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题组

  [摘要]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辽宁城乡一体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辽宁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四个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65-02
  
  加强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辽宁城乡一体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辽宁经济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辽宁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突出强调,要“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可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素质提高、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备,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实施顺利,基层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相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相比,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总体任务相比,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仍显不足,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这些年,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但相比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增长来看,仍显不足。而且由于各级领导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存在差异,也使得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极不平衡的现象,并导致很多地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着空白点,一些地方文化站缺少活动场所,“合作办公”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活动室房屋陈旧、简陋,超期“服役”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地方设施老化、缺乏及时更新的资金投入。这些都制约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续乏力。近年来,各地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上还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投入效能明显不足。各地投入的重点一般都放在文化设施、文化场所的硬件建设上,而对配套的设备及维护资金的投入,对基层文化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必要的启动资金投人,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经费投入上,却明显不能与其需求相匹配。因而形成了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屈指可数,基层文化设施“有马无鞍”,无法正常开展文化活动的局面。
  三是重建设、轻管理,文化设施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很多地方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都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文化建设上项目时,积极向上级、向财政打报告、提申请;文化项目建设完成后,却疏于利用与管理,因而使得文化场所与设施的利用率并不高,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一些地方图书室、文化活动室长期闲置;一些地方远程教育设备、电视机、功放机、电脑、图书等器材装备,损毁、丢失问题突出,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个别乡镇、村屯将建好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挪作他用,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是农村文化服务队伍建设滞后,提供有效服务能力不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除了硬件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即要有一支过得硬的从事农村文化服务事业的人才队伍,来组织动员广大农村居民兴办、参与文化活动,以充实老百姓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但恰恰是在这方面。辽宁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从文化队伍建设情况来看,各市普遍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人员年龄偏大、缺乏经常性培训等现象。这样的文化队伍无法胜任带领农村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工作,也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加以解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想搞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首先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部门应把对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教育与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把这些领导干部的认识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上来。要让他们摆正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文化是一种持久的、无处不在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支柱,是农村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问题。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真正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真正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到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中。纳入目标考核中,从而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机制建设。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机制建设是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期而稳定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机制建设上下工夫,以机制建设促文化发展。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上一条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以达到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1.建设长效的投入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投入结构。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设长效投入增长机制。把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列为每年公共财政预算的固定支出项目,并根据地区经济增长的情况。适当增加投入比例,以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同时还应适时调整投入结构。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各项经费短缺的现状。确定合理

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的配套与维护、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等各方面的经费投入,帮助解决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后续发展的问题;省财政也应适当调整资金投入方向,向经济发展比较困难的地区倾斜,以帮助解决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保障每一个农民享有基本的文化受益权。
  2,建设规范的管理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应从上至下确立一个统一的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政府管理主体,明确其管理职责。具体的说,应责成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无论政府哪个部门规划投入建设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最终管理权都应归属于当地政府的文化管理部门。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不仅对本地区全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负有责任,还应承担对本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职责,以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提高各种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应使投资与管理相分离。以投资监督促进管理。以管理控制协调投资。
  3.建设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果。省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制定关于全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各地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立项都应在同级财政部门的审核下统筹进行;各级财政部门则应定期将本地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总。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政府各职能部门下拨的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则应由接收对象向同级财政部门通报,并由同级财政部门向上一级财政部门上报备案。应赋予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的审核与监督权。各级财政部门对于投入本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应负责监督其落实情况和使用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在进行资金投人时也可与被投入部门领导签订资金使用责任状。并根据其约定对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防止建设资金教挤占或挪作他用。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能够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用。
  4.建设科学的用人、培训机制。提高文化服务能力。
  为改变目前一些地方农村文化队伍不稳定的状况,各级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择优选配农村文化专职干部。并实行定岗定责和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心;各级政府还应适当提高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以稳定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调动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外,省政府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过程中。可增加一定指标,用以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艺术类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基层去从事文化工作,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途径。
  鉴于各地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普遍比较低下的情况,各地文化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保证每个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同时,各地文化管理部门还应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大胆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培训内容紧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培训方式符合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实际接受能力。以此促进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队伍的建设。
  5、建设完善的考核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应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列入对各级主管领导的考核中,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任务细化、量化。作为各级主管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先罚后。以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最终实现。还应建立与完善对文化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情况作为对基层文化单位及文化从业人员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拓宽思路,创新形式,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
  一要创新文化活动方式。改变以往单纯搞娱乐活动或文艺演出的做法。把农村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劳动技能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调动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村文化活动水平有一个整体的提高;二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导向。大力扶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深刻反映农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创新农村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把农民的真实愿望与真实生活反映出来,把各种农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时送到农民的身边,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三要引导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把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交给农民。由农民自己探讨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课题组负责人:卞芳;执笔人:粱新颖马忠)
  
  责任编辑 杜福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3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