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复仇与延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的解读,揭示其悲剧性之所在。复仇的主旨,悲剧的情节,跌宕的性格造成了他最终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悲剧结局。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他本人优柔寡断的性格冲突注定了他是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一个悲情王子。
  【关键词】哈姆雷特;悲剧性;跌宕
  
  《哈姆雷特》大约作于1600年,是莎士比亚悲剧时期的作品。此时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他的内心非常痛苦,所以作品多以悲剧形式出现。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最能体现莎士比亚强烈的人文主义理想,最能体现莎士比亚无与伦比的剧作技巧。因此,探讨《哈姆雷特》的悲剧艺术,对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时代的灵魂”,有重要意义。
  剧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追求人文主义理想,为父复仇,扭转乾坤却导致了悲剧性的毁灭。全剧由父亡母嫁、鬼魂显灵、装疯卖傻、编戏试探、海上探险、情人溺死、比剑中毒为主要情节线索。王子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象征,他说:“这是一个点到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然而王子所处的环境却异常的险恶,奸王利用王子的同学和情人监视他。王子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改编阴谋杀兄的旧戏让戏班子演出,试探奸王,使奸王原形毕露,又乘跟母亲说话之机杀死御前大臣。随着剧情的发展,王子的命运更观众担心,奸王想借刀杀人,派王子去英国,警觉的王子半路换掉密信,借英王杀死老同学,脱险归来。回来后,才知道情人奥菲利娅溺水而死,他是多么的伤心。悲剧的高潮部分是奸王想用毒剑、毒酒置王子于死地,王子义无反顾,勇敢接受决斗。结局是奸王被刺而死,母后误饮毒酒,而哈姆雷特也终于倒下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文章中哈姆雷特说:“世界是一所很大的地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里的丹麦实际上就是指英国。因此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情节就是“时代的缩影”,它系统而深刻地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的社会生活,从宫廷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剧场到比武场,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历史的必然要求”正是通过哈姆雷特的抗争体现的,悲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表现了时代要求变革,人民要求改变现实的愿望,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哈姆雷特性格的主题是悲伤,他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而他的悲伤体现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人文主义的危机。他的悲伤首先来自于他心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破灭。他是心中充满爱的人文主义者,深信这个世界是美的,人是高尚的,充满了没好的感情。可是,戏一开场,他就陷入了家庭的不幸当中。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一个人文主义者所宝贵的生活理想,都开始破灭了。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他悲叹:“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正在这时,父王的灵魂告诉他,自己是如何被克劳迪斯害死的,并要他为父报仇。他再一次震惊于人性的丑恶。为了保护自己,并伺机为父报仇,哈姆雷特只好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又可以借机试探对方,还可以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可是老奸巨猾的克劳迪斯却对他产生了怀疑,他特地把哈姆雷特的两个同学叫到宫里来对他进行监视;又利用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亚来作为试探他的工具。哈姆雷特万万想不到,他的老同学,甚至他的情人,也竟然变成了奸王的帮凶。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他对他的朋友说:“人类只是一件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他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使他充满了悲伤。
  哈姆雷特的悲伤另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反封建的人文主义者,一个肩负兴国使命的王子,他意识到了自己拯救国家的使命在当时那种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它最终会以悲剧告终。哈姆雷特是一个深受群众爱戴的王子,又“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去复仇,去把混乱的局势整顿好。但是,由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的时代,他的敌人又是一个无比奸诈,善于笼络臣下的国王;而他自己,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又不相信群众,当不满的人民已经被煽动起来反抗暴君的时候,他始终把这一件艰巨的事业单纯作为只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的任务,甚至只把复仇计划告诉他唯一的好朋友。他孤军奋战,终于抱恨死去。他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他的悲剧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危机。
  造成悲剧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那就是哈姆雷特表现在复仇问题上的延宕蹉跎。哈姆雷特的延宕行为是他性格发展的典型特征。关于哈姆雷特延宕的本质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决定哈姆雷特延宕的是哈姆雷特的一种价值感。哈姆雷特用自己抽象的人文主义理想尺度去批判周围的一切,他眼中曾有人类最完美的定义,但现时的风暴将这一理想击碎,人文主义信念的有限性使哈姆雷特内心充满惶惑与痛苦。置身于世界之中,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一份子,在这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界,只能扮演疯子的角色。哈姆雷特可以说是亦真亦假的疯了,一方面是复仇者的理性需要而装疯,另一方面却是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是信仰与行为、理智与情感、德行与卑劣的内心冲突中不能自拔的真疯。时代脱节了,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也脱节了。同事,哈姆雷特执着地追求复仇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像在行动上做得“丝毫不让人家指谪”,以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在国王祈祷之时他有了一个能够一剑结果国王性命的机会,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放弃,延缓了报仇的行动,他要“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他说,“这一服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时的痛苦”,表面的理由是他不愿让克劳迪斯洗涤灵魂时杀死他,以恩报怨,让国王上天堂去,骨子里却是由于内心里面有着不想陷自己于不义的顾虑,他以为以这种方式杀了国王,是对一个毫无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卑鄙的暗杀活动,和克劳迪斯干的勾当没有两样,不是一个正义的人应该采取的行动。
  理性使哈姆雷特仇恨罪恶,产生了复仇的念头,也正是理性又使他厌恶血污,要对复仇作思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徘徊动摇于惩罚与不惩罚之间,杀戮与反杀戮愿望之间,理性使人觉醒,而高度理性的哈姆雷特却由此使自己经历了犹豫、踌躇的煎熬和无论怎么做都会有深重负罪感的折磨。哈姆雷特的天性纯粹是内向的,沉思的,主观的,为了感情和思想而生就的,但是,残酷的事实要求的不是感情和思想,而是行动,把他从理想的世界唤进残酷的现实中,于是他陷入深深的抑郁和不安中。这样的性格也是他最终悲剧命运的所在。生存的险恶没能让哈姆雷特完成自身所负的历史使命,为父复仇杀死敌人也只是在偶然中的结果,但是在担负忍受多方面矛盾里,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他没有让自己融化于这些矛盾之中,这是难能可贵的。
  《哈姆雷特》展现给观众一幅恐怖的社会缩影图――“罪恶而充满阴谋的宫廷”,在这丛林般的宫廷中,要么杀人要么被杀,其恐怖之情似乎到了极点。而莎翁却巧妙地拿对主人翁的怜悯之情缓和了恐怖的气氛。使主题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扩展,延伸。其悲剧美使观众的情感在欣赏戏剧的同时得以感染、陶冶、激奋、升华,从而将这种美感在心灵深处弥漫开来,回味久远。
  
  【参考文献】
  [1]尼采.《悲剧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96.
  [2]朱维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3]周熙良.《国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4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