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方智库的“中国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敬鑫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外部力量中,西方智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社会的“中国观”,也越来越明显地打上了智库的烙印。
  中国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西方相对实力地位转换的加速,直接推动西方主要智库越来越关注“中国话题”。对中国来说,西方智库不再仅仅是外部观察者,他们已经成为参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另一股力量。西方智库近年来对中国话题的关注和研究,经历了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由于西方智库是知识精英、舆论精英、政治精英的汇聚地,具有知识与政策的桥梁、政府与公众的媒介等特点和优势,所以总体上看,西方智库的“中国观”对国际社会“中国观”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制造、传播“中国观”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研究热点问题,生产“中国观”
  智库是知识、智慧和思想的一个集散场所,最重要的是要产生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知识,思想和观点是智库的第一要素。智库提出的观点、思想和主张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对知识界和政府部门产生影响,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紧紧抓住当下热点问题,并对这些实际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深刻分析,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西方智库的涉华研究,更是具有很强的经世致用特性,他们力图通过研究“中国热点”,以便产生“中国观点”。他们在涉华研究中的议题选择和倾向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舆论风向标的作用。
  2、借助自有渠道,展示“中国观”
  西方智库不仅以研究中国问题为己任,也越来越注重对外展示其涉华研究成果。其自身具备的传播渠道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出版涉华著作或研究报告,二是自办刊物,三是创立官方网站,四是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3、通过社会媒体,传播“中国观”
  除了自有媒体,西方智库还非常注重利用其他社会媒体,广泛传播其“中国观”。由于媒体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其本身不具备生产思想的功能,缺乏对重大事件或政策的独立分析能力,因此需要借助智库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对公众进行新闻报道和评论。而智库就利用了这一点,借助社会媒体的传播,放大自身舆论影响力。智库研究人员借助大众媒体,发表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引发公众关注,形成公众舆论和“社会共识”。
  4、紧密联系政府,推销“中国观”
  智库作为以政策为导向的研究机构,其产品主要体现为政策建议,其主要目标受众是决策者。因此,西方智库非常看重与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最为典型,智库通过“旋转门”机制,往往能够将其精英安排到政府机构任职,使研究人员从政策分析家转变为决策参与者,从而影响政府的对华政策。
  5、广泛合作对话,包装“中国观”
  为了增加研究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西方智库也越来越重视相互间的合作,以及吸纳中国学者参与。通过人员的交往、国际研讨或者正式结成智库网络,智库跨国性研究活动日益增多,科研项目的国际化倾向更为突出。很多国外智库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也不断与中国的一些大学联合建立研究机构,或对一些智库进行资助。
  此外,一些华人学者也充当着各国智库中国研究的中坚力量。通过广泛合作,尤其是中国学者以及海外华人学者的参与,相关涉华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的确有所增强,其提出的“中国观”也更容易被接受。
  基于上述对西方智库塑造“中国观”途径的分析,为了进一步展示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提供更多来自我们自己的“中国观点”,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加强国内智库建设,争取塑造“中国观”的话语权;二是加强对西方智库的整体研究,及时预判其涉华舆论动向;三是加强与国际主要智库的交流对话,积极提供中国观点。
  (摘自《对外传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713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