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社区的就业“三板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10月14日晚,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居民张中利家。
“婆婆,菜上完没得?”张中利的小女儿看着满桌饭菜垂涎欲滴。
“好喽!”60多岁的何学惠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回锅肉。
三代人举起了酒杯。
对他们一家来说,这天是个好日子――这天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张晓艳给他们带来好消息:社区帮张中利在沙坪坝的一家企业找到一份检验员的工作。
张家人举杯相庆的背后,社区就业的“三板斧”正舞得虎虎生风。
上门登记 对口搭桥
作为大渡口区第一批“农转非”人员,张中利一家生活过得很拮据。
1986年“农转非”后,何学惠和丈夫带着两个儿子住进城市。
城市虽好,生活却难。
很快,何学惠就下了岗,只好去做钟点工,一个月50元。
为减轻爸妈的负担,大儿子张中利没读完初中就辍学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又没什么技术,张中利始终在失业和做杂工间徘徊。
直到2005年,这个大家庭的月收入还不到400元――“在城里生活,这点钱啷个够嘛?”何学惠哽咽说。
转机出现在2008年。
一天,何学惠到社区服务中心办事,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材料。
“你们在忙啥子?”何学惠好奇地问。
“社区将推行‘一户一档’管理模式,准备通过入户调查,为失业居民建立就业服务档案。”工作人员回答,“大姐,要是你家有人失业,可以到我们这里登记,一有合适工作,我们负责推荐!”
“这么好啊?”何学惠赶紧给儿子登了记。
几天后,社区通知就来了――“你儿子的工作有着落了!”
根据张中利的条件,社区很快为他寻找了相匹配的工作,“去月光小区做保安,月薪900多元”。
那天晚上,张家人激动得彻夜未眠。
今年8月,社区干部再次为张中利在沙坪坝一家车厂找了份工作。
“收入高了很多不说,最重要的是,我干上了梦寐以求的技术活。”张中利揉着眼说。
现在,张中利一家的月收入已接近4000元。“一家人的日子开始慢慢有了滋味。”何学惠呵呵笑着。
技能培训人力升值
一天傍晚,锦天康都小区。
徜徉在夕阳下,42岁的社区居民陈建梅心情好极了。
这天,她得到了表扬――雇主夸她饭菜做得好,卫生也做得很“巴适”。
“多亏了社区举办的技能培训,让我找到了工作。”陈建梅说。
新一社区很多失业人员,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或一技之长,难以被推荐出去。
“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坐在家里喝空气吧?”
几经磋商,社区决定推出充分就业的“第二板斧”――技能培训。
“利用社区活动中心,请来专业培训教师,免费教授失业人员电脑技术、家政服务等实用技能。”张晓艳说。
2010年9月的一天,失业在家的陈建梅正在家里唉声叹气。
电话突然响了。
“陈姐,社区搞了一个家政服务培训班,你过来学习嘛!”
陈建梅一溜烟似地跑去。
还没培训完毕,陈建梅就收到了“订单”――来自锦天康都小区的家政业务。
“老公,我有工作了哟。”陈建梅一回家,胸就挺了起来。
业务做熟了,请陈建梅的雇主也越来越多。
“这都得感谢社区呀!”陈建梅抑不住满脸兴奋。
由于丈夫患糖尿病长期吃药,19岁的孩子又在技校读书,以前,陈建梅天天守着泪水过日子。
“现在好了,我的月收入有1000多元了,一家人的生活好过多了!”陈建梅咧嘴直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晓艳说,通过技能培训,很多失业人员有了一技之长,不仅找到了工作,还拥有了“升值”空间。
就业补贴保驾护航
“欢迎光临,今天整点啥?”一家卤菜店门前,汤昌会在招呼客人。
47岁的她住在新一社区建设村,丈夫是精神病患者,长期住在精神病院,女儿在读大学。以前,这个三口之家仅靠低保度日。
“吃一顿肉,都觉得是打牙祭。”汤昌会说。
社区干部见汤昌会家日子过得苦,就对她说:“你出去另外找份工作吧!”
汤昌会低下头,不置可否。
她心里有一个担忧:“出去找工作,又不稳定,反而把低保整落了划不来。”
社区很多失业人员都像汤昌会那样,因怕丢了低保,都不愿出去就业。
“不能总让这些家庭天天过着‘饿不死又吃不饱’的日子啊。”社区领导很伤神。
怎么办?
一磋商,社区推出了充分就业的“第三板斧”――结合市里推出的低保联动政策,推出就业补贴:只要再就业人员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20%,就可以在三年内享有60%的低保。
新政策一出,张晓艳立即找到汤昌会。
“真的有这种好事啊?”
“真的,我保证。”
有了保证,汤昌会立即去一家卤菜店做帮工,每月600元。
月底,汤昌会果然领到60%的就业低保补贴。
“女儿再也不用吵着要肉吃了。”汤昌会拿着铲子,锅里的回锅肉正“噼啪”作响。
新一社区推出的“三板斧”,就这样为社区居民开辟出了一条充分就业之路。从2007年至今,新一社区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5%左右,还获得了“重庆十佳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4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