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标签理论在教育中的发展及现实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大鹏 段艳蕊

  [摘 要]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说明社会越轨现象的一种理论,随后在教育领域内得到了发展与借鉴。标签理论给如何看待学生的越轨行为,如何看待和对待越轨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路:对问题学生去标签化。而教师期望效应和赏识教育的兴起,又很好地阐释了正面的标签对学生学业和发展的驱动效应。
  [关键词] 标签;标签理论;问题学生;越轨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2)05-0013-04
  一、标签及社会标签理论
  标签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后被引申与扩大为对人或事物的一个等级性或总体性的判断和标定。从性质上看,标签可划分为正标签与负标签,正标签即正面性的评价与判断,如“乖孩子”“聪明的孩子”“天才”等,负标签即负面性的评价与判断,如“笨蛋”“差生”“捣蛋鬼”等。标签理论也叫“贴标签论”“烙印论”“标定论”等,它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犯罪学家莱默特和贝克尔提出的,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乔治・米德和犯罪学家坦南鲍姆,它主要针对社会越轨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标签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到70年代它甚至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标签理论对越轨行为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越轨行为的产生,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被社会建构起来的,它往往是社会优势群体的一种主观判断和定义。越轨与不越轨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不固定、变动的。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曾有过所谓的“越轨行为”,但只有少数人被贴上了越轨的标签。就是说标签的张贴是有选择性的:标签的张贴是依人、依事、依地、依情况而有所差异的。而在选择的过程中又是不公平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贴上越轨的标签。在标签张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阶级控制、权力渗透,以及群体或阶级的不平等等因素掺杂进去。就如对精神病的诊断,即使是同样的病情,医生对社会地位高的人就会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诊断得要轻。
  其次,对越轨行为是如何得到进一步的保持与强化,越轨行为是如何得到进一步发展,即初级越轨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向次级越轨行为转化的,标签理论作出了强有力的解释。它认为当一个人被标定上了社会越轨者的标签后,被标定者通常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满,并会做出一定的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一般被标定者会倾向于做出两种反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顺从性反抗,即被标定者对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感到很不满意,他会在标定后作出一系列越轨行为以使社会越轨者的标签名符其实,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拒绝性反抗,被标定为社会越轨者,当事人同样会感到不满,但他还是会尝试通过相反的途径来证明自身,以改变他人对自己社会越轨者的标定。一旦被标定为社会越轨者之后,人们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刻板印象,他们的努力往往也很难改变人们对他已经形成的印象,因而他们的努力很难再得到认可,最后也会以失败告终。因而不管被标定者在被贴上社会越轨者的标签后,倾向于作出哪种反应,最后都会殊途同归,逐渐认同和接受社会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标定,形成一个新的自我概念。
  被标定者不仅在标定后会有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而且还会受到一个群体的强化。标签的张贴会把人们自然地划分为不同的群体:社会越轨者群体与正常人群。被标定者会面临这个群体的不同待遇,他们会受到正常人群的排斥与疏远,会受到社会越轨者群体的拉拢与理解,两个群体因此形成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界。
  很显然,标签理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没能看到隐藏在各种规范过程背后的经济因素所起的决定作用,忽略了越轨者本人主观上的行为,也不能对所有的越轨行为给予合理的解释。但标签理论在对越轨行为进行考察时,用其独特的视角注意到了规范产生的过程,使我们看到了越轨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些环节。最重要的是标签理论注意到个人被贴上越轨者标签的过程以及标签对于个人的影响。
  二、标签理论在教育中的发展
  (一)对问题学生去标签化
  在社会学者雷・C.里斯特《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一文发表之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社会标签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与价值。人们开始用标签理论来研究学校里的问题学生以及他们的越轨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这为我们重新认识学校里的问题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如何看待学生的越轨行为,如何看待越轨学生
  对于越轨学生及他们的越轨行为,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基本上都是持一个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越轨学生就是一些有问题的学生,越轨行为就是需要矫正的行为。而在标签理论引入之后,我们开始了教育的反思:学生的越轨行为中是否还包含了一些积极的因素?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标定是不是成人的一种武断的判断,或是带着自己的严重的个人主观偏见所导致的?比如,一些学生总是喜欢问“为什么”,是由于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还是故意调皮捣蛋?如果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很可能就会将这种行为定性为越轨行为,把学生标定为问题学生。
  2.为如何对待学校中的越轨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往越轨学生、问题学生一般都会被标定出来,从而受到额外的关注与对待。在一个班级中一般会有几个学生被标定为问题学生,老师和同学也都会一致认为,对于他们要格外关注与教育,才能使他们的问题得到纠正。而结果正恰恰相反,问题学生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愈演愈烈。他们自从被打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后,就很难再做回好学生,以致后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问题学生的矫正为什么往往出现了适得其反的结果?标签理论为这个问题提供自己的解释。
  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标签理论认为问题学生也是普通学生,可能因偶然做出了某种越轨行为,被身边的重要他人――老师标定为越轨者或是问题学生。一旦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以后,他们同样也会倾向于作出两种不同的反应:顺从性反抗和拒绝性反抗。被标定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与客观事实不符,他就会拒绝教师对自己的标定,并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来证明自己不是老师所说的问题学生。但要想改变教师心中已有的刻板印象,往往相当困难,所以学生证明自身的行为都会失败。最后,他们也会放弃改变老师对自己标定的努力,逐渐在教师的标定中接受并认同越轨者的身份。同时,这种角色的标定也会受到群体的强化,学生群体会根据教师的评价与标定,自然性划分组合成各种小群体。问题学生一般会受到所谓“好学生”的排斥与疏远,他们常处于班级的边缘。出于自我保护与归属的需要,这些问题学生也会自发地形成自己的小群体,在他们的小群体中他们往往可以得到理解与尊重。在这种群体的分化中,问题学生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强化,越轨行为进而就很难得到矫正,甚至会进一步发展。   标签理论对此提出了对策:不要随意性地、轻率地给学生贴上不良标签,要学会欣赏与理解学生的行为。学生还处于发展中,我们不能对他们进行一次性的评价,给他们乱扣“帽子”。对待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排斥、疏远、隔离他们,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普通学生对待,在正常的环境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们去除身上的不当行为。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教育要去标签化,贴标签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对问题学生的标定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正标签”的广泛张贴
  在教育去标签化呼声高涨的同时,一股新的标签运动也在悄然兴起,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教师期望效应
  1968年美国学者罗森塔尔教授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2.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对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赏识教育是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断对孩子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予以及时的肯定与赏识,在赏识中不断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强化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因此,也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3.正标签效应
  教师期望产生的效益,赏识教育获得的成功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正面标签的巨大作用。教师的高期望与赏识的言语实则是往学生身上不断地贴上正面的标签。当教师对学生寄予一种高期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并接收到这种期望时,他们会倾向于做出与这种高期望相一致的行为,从而在期望前后行为上会有很大的改变。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言语鼓励与赏识时,他们也会倾向于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努力,进而就会取得较大的发展与成功。
  三、教育:去标签化还是利用标签
  去除标签使我们在如何对待与解决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及越轨行为的问题上有了新的思路,在解释与解决问题学生的实践中也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而正标签的张贴也在教育生活中创造了很多“教育神话”。那么,教育应该利用标签还是去除标签?取舍之间,对标签及标签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就变得迫切而有必要了。
  (一)教育标签的本质
  教育标签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固化、僵化的教育教学评价。对学生贴标签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较公开、正式的评价,这种较正式性的评价很容易渗透到师生的内心并得到认可。教师一旦给学生贴上标签,短期内就很难再对学生进行二次评价。因此这种标签式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及时、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给予准确而客观的评价,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再者,固化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也会形成一种束缚,学生会倾向于沿着教师给定的方向发展,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会逐渐丧失,学生的发展成了在老师划定的跑道上慢跑,这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二)教育标签的主体界限与效应
  如果说正标签可能会对被标定的主体在行为和学业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仅仅是对被标定的主体而言的,而对某一范围主体的标定同时也意味着对其他主体的排斥。例如,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验中,选取一定名额的学生把他们标定为高智力的学生,实验结果表明被标定的儿童有了显著的变化,标签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而那些没有被标定为高智商的儿童,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效应呢?他们是否会因为同伴被标定为高智商而被相对性地剥夺了发展的可能性?即对被标定主体起积极效应的正标签,对在他以外的主体来说,会不会就是一种消极标签?被标定的儿童被认为是高智商的,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儿童,他们会不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不是高智商而是低智商,至少他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不是高智商?这其实正是标签理论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标定的范围与标签效应的不可调和。即如果标定的范围过大,把大家都标定为神童,就没有不聪明的孩子。没有不聪明的孩子,那又何来神童之说呢?孩子们也会怀疑这个标签的真实性,神童的标定又会失去意义,标签效应也就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如果标定的范围过小,又可能为了少数学生的发展而牺牲了多数学生正常发展的机会。教育中的标签如果想取得期望的标签效应,必要会划定其标定的界限,标定的界限越小,产生的标签效应也会越强。教育中的标签的取向一般是小群体、小范围的,主体是明确的,也就意味着排他性。这意味着一个孩子成功的背后可能是建立在多数孩子消极标签之上的,标签积极效应的发挥也必然有消极效应的伴随。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说,这对没有被标定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从德性的角度,教师行为的正当性也是值得推敲的,牺牲了多数人的利益成就了一个人或一部分人,这能说是道德吗?从功利主义价值观来说,我们要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教育标签却成了少数人走向幸福、获得成功的工具。因此,在教育去标签化还是利用标签之间,笔者认为教育应该去标签化。
  参考文献:
  [1] 高和荣.越轨社会学[M].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M].张宁,朱欣民,译.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4]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吴永军.对教育评价的若干社会学分析[J].教育实验与评价,2000.
  [6] 杨连友.刍论学校教育中的“标签效应”[J].当代教育科学,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285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