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中高职衔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工业经济转型的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省从2012年建立了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中职与开放本科的四类衔接形式。其中中高职衔接的比重最大,本文以物流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为例探讨了当前江苏省中高职衔接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现代教育体系 中高职衔接 物流专业
  一、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步丧失,中国制造不再拥有低成本优势,中国面临提升服务业水平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在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提高劳动力素质与技能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备条件。新型工业化推进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根据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按照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要求,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同时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随着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一线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过去分类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限制了劳动者持续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可能,从较低毕业层次接受更高一级职业教育不仅途径非常窄,而且人员也受到限制,显然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对于一线技术人员的持续教育和知识技能学习是不利的,限制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在确有需要的职业领域,可以实行中职、专科、本科贯通培养。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
  江苏省教育厅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正式推出。涉及领域和培养形式也不断拓展。
  二、江苏省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1、江苏省中高职项目衔接的概括
  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建立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各类衔接形式,并在2013年开始又增加了中职与开放本科的衔接,到2015年这四类形式的职业教育衔接项目已经相对稳定,项目数逐年增加(见图1),在校生人数也逐年扩大,2015年立项共509项,计划招生23750人。
  在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类衔接模式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项目总数占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的比重最大,占到历年来总项目数的一半左右(见图1)。2015年立项272项,计划招生12745人,分别占总数为53.44%和53.66%,成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重中之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已经进行实施了四届,目前有四届在校生(即2012―2015四届学生),其中2012级的学生在2015年秋季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2、江苏省中高职衔接项目中物流专业现状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当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项目实施使一部分有意愿、有潜质的中职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打造物流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从2012年开始,物流专业就被列入到中高职衔建设中来,成为首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2012到2015年四年立项的项目分别是4项,4项,7项和8项,稳中有升,2015年有5所高职,9所中职共同参与,计划招生425人,分别占中高职衔接项目数的2.94%及招生数的3.33%。
  在江苏省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参与学院中,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四年来一直从事中高职衔接物流专业的建设,另外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建设了2014、2015两届,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才开始涉及中高职物流衔接项目,应该说在中高职衔接项目中物流专业相对较为稳定。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开始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实施中高职物流专业衔接,已经持续了四届,每届2个班的规模,并在2015年增加了和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同样是2个班70人的规模。2015年秋学期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2012级的2个班物流专业学生将进入高职阶段学习。
  三、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已经完成四届学生招生,第一届2012级学生也将在2015年9月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尽管我们认识到衔接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显著的问题,对于人才质量的培养存在影响。
  1、招生缺少协调性
  现在中高职衔接的学生招生完全由中职学校完成,高职院校并不参与。但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都是三年,在学生来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完全不能掌握生源的质量。中高职衔接的过程是上下贯通,生源的质量对学生的长期培养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   现在参加物流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的五所学院都是省示范学校,物流专业都是重点专业。比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无论师资力量还是实训条件、还是学科建设都是院内首屈一指,在同行中都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这些院校的物流专业在普通高考招生过程中,一般都具备良好的吸引力,招生的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专业。
  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由于在招生环节高职院校的缺失,不能保证招生的质量,生源质量的不可控会大幅度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该优于单一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如果达不到这一最初的目的,还不如把招生指标留给普高的学生,对于上述学院的物流专业并不是招不到合适的高中毕业生。
  2、专业建设缺少协调性
  物流专业在中国兴起和发展的时间不长,各类学校办学时间并不一致,一般来讲,国内物流专业在高职院校首先实现大规模专业建设和招生,通过国内外学习和相互交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完善了自己的教学条件,对于物流专业的认识程度是要远远高于中职。
  相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成熟度,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无论是在办学经验、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成果、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高职院校。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强调的是人才培养的贯通,那么专业建设的贯通性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历史和行政体制的问题,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或行业。不同部门或行业所属院校由于人、财、物等资源对学校的限制,从中长期规划到专业发展都带有很强的导向性。即使专业名称一致的学校,因所属行业不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面向行业特点差异性,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实验实训功能和条件具有明显的差别,给实际对接造成一定实质性障碍。因此不能保证对接专业的贯通性。
  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兴起于2000年前后,随着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物流专业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成立于2004年,迄今已经培养了9届毕业生和2届在校生,2015年9月即将迎来第12届学生,办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施完备。
  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物流管理专业发展上,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建设上去,把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人才培养要求等相关里面提供给中职学校,保证中高职衔接不同阶段人才方向的一致性,实现对接专业的贯通性。并提供师资力量培养、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提高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办学水平,为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发展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工作。
  3、课程教学缺乏协调性
  正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建设上无论是经验还是教学成果都明显优于中职学校,参与中高职衔接的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基本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和优势并没有很好地为对接的中职学校服务,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
  由于中高职衔接强调贯通性,虽然贯通性当下做的并不好,但是对接院校还在努力去实现,最常见的就是双方会讨论下各自的教学计划,简单划定哪些课程中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高职阶段开设。仅此而已,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依然各管各的。这导致了中职阶段开设的部分课程在高职阶段不再继续讲授,高职阶段物流专业在这些课程上的教学成果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因此在对接过程中并没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优化。
  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中高职对接的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中专的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中该课程是大一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两所学校对接中,该课程被安排在中职讲授,高职不再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是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院级精品课,多年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教学团队,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安排、教材使用、网站建设等教学资源都已完备。相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资源几乎是一片空白。同样是《国际贸易实务》,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已经出版了项目化教材,但是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并没有使用,相反选择了一本很厚的本科教材,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都异常难,中职学生更加不思议。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方面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并不能为中职学校所用,另外一方面中职的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高职设定的要求。因此中高职衔接的最初目的也就打折扣了,仅仅只能解决一个中职学生学历的问题。
  4、就业缺少协调性
  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很重要一点体现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中高职衔接的初衷也是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员,但是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学生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中职阶段只承担招生,并不管就业,因此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如高职院校。因此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分别参与到对方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去,包括招生和就业的相关环节,才能督促双方更好地重视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现有的环境下,中高职衔接的项目里,很难对中职的管理部门要求他们参与到高职学生的就业环节中,但是高职院校通过和中职学校共同与企业合作,将中高职衔接项目办成企业定向班,这样双方的目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一致,企业的评价不仅会对高职产生影响,也会引发中职的重视。
  四、结论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中中高职衔接的物流专业从2012年的3所高职、4所中职增加到2015年的5所高职、9所中职,应该说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完全符合国家教育政策与中国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也要意识到该项目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第一届学生还没进入高职学习,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高职和中职的教育人士对相关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持续的关注,通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把现代教育体系建好,实现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最初宗旨。
  (注:本文研究得到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模糊网络分析的中高职衔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斌: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教育多层次培养物流人才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
  [2] 李树平、张红娟:谈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应解决的关键问题[J].物流科技,2013(11).
  [3] 张红娟: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析[J].物流科技,2014(03).
  [4] 汤霞、王新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J].职教通讯,2012(23).
  [5] 夏冰: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5(6).
  (责任编辑:赵小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1637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