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融合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人才培养视角的影响下,社会对高校大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加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已经成为了高校内部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加强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文章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教育;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7175
  现阶段,在高校中,加强体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彰显体育科学德育功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而且也是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项内容,备受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高校要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加强体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赋予体育学科德育功能,并积极整合各类课程和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进而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1有利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全国高校素质会议中,要求加强各类课程和素质理论课之间的融合,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素质教育和各类课程之间的融合。其中,体育学科在高校诸多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1]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所以加强体育科学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12有利于贯彻落实好体育课程目标要求
  对于体育学科来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其中至关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立德育人”。而且通过加强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可以贯彻落实好相应的指导纲要,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寓教于乐的体育项目,可以将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计划进行完善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在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建设过程中,运动技能目标和学生参与目标等,旨在不断增强学生体魄,并使学生掌握各项专业技能,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2]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资源,为体育课程素质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有助于推动“育体”和“育人”等融合目标的实现。
  2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融合的完善策略
  21构建课程改革制度,实现体育课程育人专业化
  在课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求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重点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分配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掌握运动技能,并渗透一定的思想政治理念,实现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
  其中,针对课程设置,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合理化控制体育课程基础知识的课节,将课堂学习形式进行丰富化,进而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相符合。比如:高校要定期开展体育和素质知识竞赛,将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3]
  22注重课堂教育,更丰富课外德育形式
  第一,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中,在设置课堂内容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求知需求,对学生成长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将体育教学内容拓展开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还要将教学形式进行丰富化,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情景模拟、角色体验以及团队竞争等,将知识传播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
  同时,对于素质教育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亲和力,突破课堂的限制,将素质教育方式进行创新。[4]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以后,高校体育教学要加强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将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实现互联网和素质教育的完美整合,进而确保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要想将德育教育范围进行拓展,体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高校要善于组织体育社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进而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潜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所在。其中,高校可以开展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将学生体育信念和理想信念积极整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3构建高校体育德育评价体系
  在高校体育中,立德树人是重要的一项思想内涵,但是在实际上,一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德育功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体质和技能评定等方面,具有评价体系的扶持,[5]但是在德育方面,缺少完善的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难以将体育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于高校教委,要基于战略视角,对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构建完善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其次,高校要借助细化标准,并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要求教师要以此来作为行为准则,将体育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4加强素质教育队伍建设
  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工作队伍也是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必须要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将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来。比如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要求必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教书和育人的高效统一,进而保证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6]
  第一,将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般来说,教师扮演着引领者、传播者等角色,对高校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操,将教书育人职责落实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
  第二,注重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素质教师来说,要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出自己的职能和作用。高校要为素质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比如专家讲座、课程再培训以及进修深造等,而且要想保证教师良好的素质教育热情,可以将其视为教师的重要一项考核内容,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意识。
  25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素质教育功能,必须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基于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全民体育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定期开展运动员,将体育文化建设落实到位。[7]
  同时,针对高校体育社团组织,对于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观念也具有极大的帮助。借助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将素质教育的渗透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体育素质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进步。并且将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育人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化,将德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优秀体育人才,进而将高校体育教学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完美结合,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崔秀然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7):217-218
  [2]钟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保障的内涵、维度与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8(15):88-90
  [3]李爱国,邹平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4):119-121,130
  [4]朱晓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融合探析[J].内江科技,2017,38(11):53,75-76
  [5]贾秦,张文洲,周立刚,等少数民族预科生体育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2):179-180
  [6]韓伟,隋芳莉,李艳梅,等体育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7-59
  [7]刘献国,刘广宣试论社团活动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9):69-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7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