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计划的工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相当一部分高校将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立足现有教学计划,深刻挖掘教师潜力,丰富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学计划;工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0-0236-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部分高校转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意义
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我国从1999年起逐年扩大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招生数量,到2017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达到800多万,应该说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1]。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要做出深刻变革,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要发展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另一种是应用技能型,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引导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中的600—700所转型做应用技术型教育[2]。这种教育发展形势不是教育主管部门凭空想象的,而是经过实际调研和缜密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一方面它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在这些国家中高等教育就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另一种是技能型,学术型一般占20%—30%,技能型占70%—80%;另一方面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要提供劳动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但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主要还集中在培养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人才模式上,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基于以上形势,我国普通高校中将有一半以上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广大高教工作者要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方方面面做工作,但教学计划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规范文本,如何在基本的教学计划框架下,在不增加额外教学投入的情况下,调动广大教师的内在动力,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增加精力投入和智力投入,改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更多地接触和接受实际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一项很有实际意義的课题。
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通过对工科类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其整个教学计划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就从以下这六个方面入手分别阐述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1.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课上教学和课后作业两部分。在课上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知识,这些基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学生参加工作后要应用的是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把本课程的最新发展状况、动态和前沿知识向学生讲授。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授课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双语教学对学生提高外语能力和掌握国外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应该大力提倡;但对大多数因条件尚未成熟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也应该逐步增加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慢慢向双语教学靠近和过渡。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简化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过程,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于课后作业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除了教科书中已有的作业外,教师可以查阅一些外文杂志、书籍,或根据自己的科研题目留一些有实用价值的、难易适中的题目让同学以一般题、论文或设计的方式提交,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2.考试。这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考试的形式问题,笔试是一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法,可以很真实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笔试也存在一些弊端,对于专业课来说由于内容差异很大,有一些课程是不适合笔试的,比如某些课程中包含一些很复杂、不容易记忆、也没必要记忆的公式或图表,而在考试中又必须用到,那么这样的课程其实就不适合笔试。对于这种科目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一些突破,通过查阅资料提炼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来源于实际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在课后去做,再规定一个时间,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返回结果,这样是否更好些?另一方面是考试的内容问题,即便是笔试,所出的题目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出一些从实际中提炼的题目,避免纯理论的题目,以考查同学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验。实验是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教师可以结合本门课程的知识,并且对已有的实验内容进行分析、提纯和组合,力争设计出一些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或制作实验仪器,也可以与实验仪器生产厂家协作设计和制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可能会受到生产厂家的欢迎。另外,还可以制定鼓励政策,促使学生和教师走进实验室对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迸发出的新奇想法动手做实验,这样不仅可能会收获崭新的成果,还可以促进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开展。
4.实习。实习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是学生认识专业应用领域,提高动手能力的大好机会。但是众所周知,目前大学生到社会上的工厂和公司实习是一大难题,一方面所在单位生产任务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能够真正投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担心学生一旦深入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将会影响生产质量和进度,甚至出现安全方面的事故。那么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在此笔者有一个建议,那就是把生产单位的实际真题拿来,同学们不在单位实际做,而是回到学校来做,再由单位实际从事相关工作的、有经验的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来使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样既使学生作了真题得到了锻炼,又完成了实习任务。另外,我们很多高校的试验室同时也是社会职业能力的鉴定场所,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把我们的学生送到这些部门进行相关的培训,让他们考工、拿到相应的等级证书,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求职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最后还要指出一点,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互利共赢的良好方式[4]。
5.各类设计。各种设计,如课程设计,尤其是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在此我们要指出的是,要想让同学们得到真正有价值的锻炼,老师应该对设计的题目仔细斟酌和提炼,选取那些有实践意义、并且较先进的真题。
6.参加课外活动和竞赛。现在从国家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举办很多各类竞赛和活动,比如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建模大赛、计算机程序和网络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对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的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多参与这类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项目、带领他们从事一些发明创造活动,或鼓励他们把自己取得的一些小成果写成论文发表,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兴趣。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在这方面能取得一些成果,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专家:新常态经济是全方位转型升级的经济[DB/OL].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41015/210320548920.shtml,2014-10-15.
[2]鲁昕.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R].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
[3]辛楠,史修永.媒介文化背景里的多媒体教学[J].教育评论,2014,(5):133-135.
[4]张斌.多重制度逻辑下的校企合作治理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19):44-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