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开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传统文化商业街区是现代商业与传统历史文化的结合,反映了地域的更新与发展。然而,随着旧城的改造,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应有的历史氛围和传统文化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质化现象严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著名文化商业街区南京夫子庙,分析现代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历史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8日
一、传统文化商业街区的形成与发展
傳统文化商业街区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街区,通常经过对旧城历史文化地段改造而成。历史性商业街区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中国自宋代里坊制城市结构解体以后,城市街道就变成了商业街,成为城市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繁华程度的体现。近年来,城市消费逐渐提升,商业发展不断加速,全国对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部分文化古镇的商业开发热情高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开发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域规划设计或者商品改造创新问题,而是演变成对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商业街区的开发已经开始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二、传统文化商业街现状
(一)具备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各项建设趋于成熟。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利用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政府干预程度较大,又常与景点连接,兼顾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包括社区、政府、开发商、零售商、旅游者、环境等多方利益,增加了自身的价值与效率。街区内部店铺排布整齐,道路干净整洁,所提供的设施建设服务全面,无论交通、餐饮、娱乐、休息、购物,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南京夫子庙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为游客提供了街边休息设施、店内餐饮服务等。
(二)街区文化商业化产品丰富。传统文化街区商业化将有利于文化产品生产的一切活动,从而用经济手段支持人们从事有利于生产的准备及创新活动。而且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大量的保护资金,政府无力全额“买单”,商业化无法避免。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过程中,街区以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为主体,综合街区沿线的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特色化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吸引投资,打造自身的独特品牌。
(三)传统文化商业街区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街道及其人行道,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试想,当你想到一个城市时,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是街道。”街道具备各种功能的同时又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而传统文化商业街区承载的不仅是普通街道应有的,它还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脉络的载体,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如南京夫子庙街区文化产品纪念店、饮食店、黄包车体验活动,体现了旧城的饮食文化、交通方式等方面。
三、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发展的不足
笔者通过对南京夫子庙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对街区不足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当前街区存在以下问题:
(一)文化产品的过度商品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历史文化产品的过度商业化,使一些具有当地独特文化的老店逐渐变成了普通纪念店、购物店,游客不会自觉地去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如南京夫子庙的商店,人们进入后直接去购买自己所想的;古玩店、纪念品店以商品售卖为主,并没有设置文化解说服务,游客往往走马观花,而真正的文化自然很少被了解。文化产品所有人注重眼前利益,忽略文化本身,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二)注重表象建设,忽略传统文化。政府干预街区建设,依托旧城建设进行修缮和改造,保护措施比较完善。进入传统文化商业街区,看到古建筑,眼前一亮。但“商人重利”,在响应政府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内部产品以盈利为主,忽略了文化传承,造成街区内部几乎全是购物店铺、各类纪念品、小吃等现象。如文化步行街区中,店铺建设外观古典,内部主要是购物,游客到这里购买特色产品结束后几乎没有其他收获,对于当地文化也不甚了解。
(三)街区内道路管理混乱。通过对南京夫子庙内部交通实地观察,南京夫子庙道路比较宽,但交通工具和行人的可行路线没有分开,人车混合现象严重,延长了车辆驶离时间,影响了行人行走速度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车辆的鸣笛声会干扰游客活动,甚至降低游客对街区的好感度。
(四)噪声污染严重。传统文化商业街区集区域文化特色为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而通过对南京夫子庙街区实地观察,街区内噪声主要来源是交通噪声,包括机动车辆、街区内部交通等,以及社会噪声,包括街区内部活动和使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这些设备的噪声级不高,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人们得不到安静的休息环境。
四、对策
(一)依托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打造主题文化街区。南京夫子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其街区是利用特色文化对店铺建筑、产品进行改造而成,保留了许多百年老店。在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的繁华街道上却没有特色鲜明的主题,内涵不清。
依托地域文化,努力打造地域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多主题的街区,对街区进行整体规划,分段打造不同的文化主题,进行城市文化展示,同时集餐饮、娱乐、购物等为一体,丰富街区内容。如,外部建设,对文化主题建筑细节进行仿古建设,不仅是房屋建设,还包括屋内装修、摆设;内部产品,体现主题文化,可进行观赏把玩;其他产业联动,带动休憩娱乐、餐饮、购物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开展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南京夫子庙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可以发现现代街区商业化程度很高,对客流量和地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忽视了利益背后的文化遗失。为了加强街区历史氛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参与性强且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体验活动。 从消费角度看,“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所创造的那种‘情感共振型’的体验最令人难忘”。体验活动应依托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回归大众,如地域特色游艺活动、情景重现、工艺品观赏制作等。以南京为例,可以开展旧时学子“学宫学习”、“上京赶考”的演艺活动,游客可充当学子“听讲”和“考试”;开设服饰店,游客进入街区可自行更换传统衣物进行游览,且人多不会感觉怪异;观看古卷、学习书法活动可以定时开展,让游客切身感受中华文化。
(三)完善街区建设,提高居民好感度。传统文化商业街区不仅仅是为游客了解区域特色文化提供了空间,更多的是为当地市民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交往、休憩、购物等活动场所。为使传统文化商业街区可持续发展,得到居民的认同和支持是必要的,为此可从两个方面提高居民的好感度。一是提供消费优惠政策。经改造的商业文化街区,在产品设计和价格上往往会以游客为目标群体,排斥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产品类型的扩充,售卖居民可直接成为会员购买产品可在价格上享受优惠,让居民积极参与到街区活动中来,使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当地特色文化,感受民俗風情;二是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不管任何建设都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商业街区活动往往会破坏居住环境,为改善这一问题,街区在晚间时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避免开强光以及公开广播,需要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尽量远离居民区,以避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五、结语
“很多特色商业街区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是因为其代表的地域文化体现出了这个城市最辉煌的历史、最核心的特质、最强烈的魅力,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主旋律。”特色商业街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终将成为观察一个城市最直接的窗口。现在文化街区开发还需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展现城市形象,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高茜.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3).
[2]万陆洋.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研究[D].江南大学,2008.
[3]张敏.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8).
[4]马蓉.平遥古城商业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
[5]石峰.青岛老城的街道与生活[D].南京:东南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9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