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他们的地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是当代公正理论的阅读佳作。全书充满了桑德尔个人的课堂风格,不断以苏格拉底诘问的方式以及丰富的典型案例引导读者思考。公正的深刻理论都是始于简单的选择问题,“查理”飓风之后的价格欺诈、紫心勋章的授予资格、政府金融救助金的奖金事件,以及最著名的“电车难题”——面对失控的电车,你挪动扳手将电车引向侧道,以一人的死亡换来了其他五人的幸免,这个行为是否符合正义?
  只是,读罢也许会有些遗憾,因为作者并没有为这些案例给出答案。尽管作者在书中提及了各种选择的理由,讲述那些在各种价值判断的具体场合中所可能存在的公正理念。但可能你会疑惑,这些高深的理论除了作为谈资,能真正提供些许解决问题的建议吗?
  说起公正,在美国当代的政治语境中,公正意味着“尊重自由和个体权利”这一观念与“功利主义使幸福最大化”的观念,可能已经根深蒂固。但正因如此,桑德尔才要指出,自然不是无可争议的真理,公正的背后是复杂的道德伦理。正如桑德尔所言:我的目标不是试图用什么理论去说服学生,而是把他们训练成有头脑的公民。在本书中作者系统介绍了公正理论的三大脉络: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功利主义、尊重个体权利的自由至上主义、提倡公民德性和共同善的社群主义。各种案例正是为了引出我们内心的价值判断,进而指出各种理论学说的优势和潜在的问题。
  这三种学说有一种迭代和竞争的关系,相似的发展历史总是在上演,在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之前,正值功利主义居于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支配地位,源起边沁的古典功利主义,延伸出密尔的开明功利主义、帕累托的新经典功利主义、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并深深影响着美国思想界。直到罗尔斯之后,坚持权利取向的自由主义逐渐占据上风。同时,罗尔斯的成功也在于对自由主义理论自身的突破,也就是对激进派自由主义所做出的修正。激进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曾喊出振聋发聩的呼声:没有市场机制和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就是通向奴役之路。政府应当尊重基本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尊重我们拥有市场经济赋予我们的劳动成果的权利,因此各种杀富济贫的再分配政策无疑是侵犯了我们的权利。而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平等自由主义认为,若没有对基本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具体规定,我们就无法有意义地实践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也就是说,应当由政府确保每一个人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思潮之一,桑德尔作为社群主义的代表,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肯定了权利取向的自由主义的可取之处,进而,超越了他们。这个突破口就在于,权利与共同善之间的关系。自由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对各种相互竞争的善生活观念保持中立的理念。尽管自由主义内部对福利无法度量的权利存有各种解释,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具体规定着我们权利的正义原则证明,不应依赖于任何特殊的共同善观念,即权利优先于善——康德认为,为了达到这一道德法则,我们必须抽离于自己各种偶然的利益和目的。罗尔斯坚持认为,为了慎议公正,我们应当搁置我们各种特殊的目的、情感以及各种善观念,这是在无知之幕背后思考公正的关键。总而言之,某些个人权利胜过共同善,在具体规定我们权利的正义原则证明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的善观念之上。
  但是桑德尔认为,共同善优先于权利。这个理念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促进的目的论。权利在任何时候都应依据既定共同体中普遍流行的价值或偏好。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由其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因此,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成为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桑德尔为此著有《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从道德主体、分配原则、社会契约等角度,指证罗尔斯为代表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偏颇,详细阐释了正义内在于善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桑德尔就是以其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评而蜚声西方学界的。本书呈现了这个批判的思考过程,这本《公正》的背后,是深厚的理论积淀,因为桑德尔几乎所有的著作都是围绕《公正》所提出的体系来衍生的,如《金钱不能买什么》《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公共哲学》《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本书作为讲义不出意外地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选课人数至今是哈佛大学的纪录。
  桑德尔的批判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以至于罗尔斯在后期的《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其实也承认了正义论中的理论缺陷,“接受了那种构成深厚、道德上受约束的自我的可能性”,并试图进行修正,但同时仍然坚持认为,“这种忠诚和拥护应当与我们作为公民的身份无关”,我们之所以将公民身份與道德身份区分,是为了尊重那关于良善生活的“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功利主义由于欠缺道德性的计算模式以及价值衡量标准的悖论,所以在理论上的正当性日渐式微,但有趣的是,现实生活中最盛行的恰恰就是功利主义,这也许就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而且也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功利主义作为政府行为在许多时候是完全适用的,但作为个人行为的准则则不必然。总体来说,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利大于弊,罗尔斯式的分配正义可能对当下转型的中国社会更有吸引力。
  《公正》一书中的很多案例,其实都是在极端情况下的超越国家法秩序的价值判断。之所以没有答案,是因为这些都不是真理问题,不属于科学上的对错或者是非。所以大家觉得,这些选择更像是心理测试。这个角度而言,这本书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公正》的阅读难度并不高,丰富的理论学说都是深入浅出,但是这本书的延展性非常强,从中可以窥见当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整体脉络,通过桑德尔的精确总结来按图索骥。
  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说的:我们通过正当的行为而成为正当之人,通过有节制的行为而成为有节制之人,通过勇敢的行为而成为勇敢之人。那么,就让我们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公正,你究竟会趋利避害、尊重理性,还是追求崇高的道德准则?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9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