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文答辩式教学考核在地方高校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考核“本科化”问题,在部分课程中实践应用了一种采取自由择题、过程交流、论文撰写、多方答辩的教学考核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论文答辩式考核对专业知识水平、拓展研究思维、科研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有较好的帮助。
  关键词:研究生;专业课程;论文答辩式;实践
  引言
  课程考核是研究生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考核结果通常用于评价研究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因此采用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极其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学位授权学科与研究生数量也快速增长,而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却并没有同步发展,教学过程表现出“本科化”特征[1-2]。为有效克服传统教学考核方式存在“本科化”的问题,重庆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在部分专业课程教学考核中采取一种自由择题、过程交流、论文撰写、多方答辩的教学考核方式,调整了教师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从实施效果看,这种教学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知识运行能力与探索精神,能够引导研究生尽快进入本学科的研究工作。
  一、论文答辩式考核的实践内容与方法
  针对研究生教学考核“本科化”问题,我校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于2015级开始在《内燃机燃烧理论与技术》、《发动机性能模拟与试验技术》等专业课程中尝试采用论文答辩式考核方式。论文答辩式考核全过程包括论文择题、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论文撰写、答辩及核定成绩等阶段。
  (一)约束领域,自由择题
  论文的主题由学生在所学课程的多个专题领域中自主确定,要求围绕该领域的尖锐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且每个同学独立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经过筛选和课堂讨论交流后,确定最终的课程论文选题和目标。
  (二)详细论证,过程交流
  在方案设计论证分析阶段,研究生需要进行广泛的文献查阅,总结常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针对择题内容的新研究方案,可以是模拟技术、测试手段、性能提升、模型发展与验证等多方面的内容,不要求完整地开展研究内容,但必须结合科学理论、相似技术、共性原理、初步模拟与虚拟演示等手段开展详细的研究方案论证与可行性分析。
  (三)论文规范,撰写学术
  课程论文严格遵守学术论文规范,内容涵盖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案、结果(预期)、结论、致谢与参考文献等方面,格式统一,引文严谨,撰写语言避免口语化,要求论文表述专业化与学术化。
  (四)公开答辩,多方评价
  答辩成员由2-3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和全体学生组成,任课教师任答辩组长,所有学生不仅是考核答辩者也是评委。学生进行6分钟左右的陈述报告后,按照同学质询、教师提问、现场评分三个环节进行。结合论文质量、报告内容与问题辩答综合情况,全体答辩成员都需要为答辩学生评分。
  二、论文答辩式考核的实践效果与影响
  论文答辩式考核已经实践了3届,为了解学生对这种教学考核模式的评价和反应,在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后(课程结束至少8个月),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研究生对这种考核模式作用的评价。发放问卷15人,问卷内容与研究生的评价反馈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认为论文答辩式考核对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明显作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种考核模式对专业知识水平(88.6%)、拓展研究思维(93.3%)、科研论文写作(93.3%)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80.2%)有较好的帮助。但也发现,这种论文答辩模式对研究生科研协作能力的作用有待加强(66.6%),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每个研究生课题内容的独立性导致,尽管也采用了论文内容课堂讨论、答辩相互质询等交流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另外,从研究生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质量来看,横向对比学院近3届286位硕士研究生,在接受论文答辩式教学的研究生17人中,发表SCI检索论文9篇,学院占比近70%,并有超过20%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这些研究生培养成果也间接证明论文答辩式考核是一种比较适合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方式。
  三、小结
  研究生专业课程中采取论文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考核,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研究生对知识的融合、理解与创新,增强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这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极为深远的意义。虽然在教学执行中,小部分学生还存在消极、应付的态度,但这样严格执行之后,研究生具有更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课题研究中获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特别是在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后,论文答辩式教学考核的价值也被这部分学生认可。
  参考文献:
  [1]崔泽园,赵瑞.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6):6-8
  [2].李安萍,陈若愚,胡秀英.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认识的形成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43:26-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