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局势下教育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因素。扶贫不仅要“扶真贫”,更要“真扶贫”,只有在“输血式”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人口“自我造血”的能力,才能形成扶贫脱困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扶贫对象不够明确、帮扶措施与脱贫需求错位、扶贫政策有待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教育扶贫工作质量的提升,还会制约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实现。应创建科学的教育扶贫识别制度,采用多元化的扶贫模式,借助教育扶贫工作的认真落实,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扶贫工作质量,助力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
  关键词:教育扶贫;困境;对策
  一、试析教育精准扶贫的自身价值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扶贫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提升教育水平来实现脱贫,对扶贫对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扶贫方案的要求都较高。在众多的扶贫工作中,教育精准扶贫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能够进一步响应国家的扶贫号召。教育扶贫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地区的人口,加大其教育投资力度,让贫困地区的人口逐渐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升其劳动能力,最终实现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基于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教育扶贫工作的自身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各项扶贫工作,并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
  二、试析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扶贫对象没有得到进一步明确
  困扰教育扶贫工作人员的一大问题就是当前的教育扶贫对象没有得到进一步明确,大部分的教育扶贫项目都没有落实到个人,扶贫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落实扶贫方针。首先,创建的扶贫系统内相关信息不够明确。现在的扶贫对象选择标准主要是前几年创建的扶贫系统中找到的,然而由于以前的系统不够完善,且系统创建时间较短、工作量较大,因此扶贫工作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一些扶贫对象准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年前开始,扶贫对象的档案创建要求越来越高,扶贫对象的审核制度也越来越严格,针对已经纳入扶贫对象的好转家庭进行脱贫处理,但是依然能够享受国家的一些扶贫优惠政策。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扶贫系统档案的创建不够准则,相关信息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次,区域推进政策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落实。到目前为止,不同地区都加快了扶贫工作进度,区域推进扶贫模式虽然是按照区域落实扶贫工作,但是依然有一些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被排除在外,没有得到扶贫帮助。再次,扶贫资源被少数人占据的问题。扶贫资源本该是大多数人的扶贫资源,但是被少部分人占据了,这样就会影响一些弱势群体的自身利益,这种资源分配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帮扶工作并没有满足扶贫对象的脱贫要求
  因为导致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扶贫工作要求也各有差异。尽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的落实,并要求结合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采取科学的扶贫对策,但是在扶贫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扶贫方案的不合理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不难发现,部分扶贫对象并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扶贫资金是理所应当给他们的,思想较为落后,甚至一些贫困人员是由于懒惰才无法脱贫,拿着扶贫资金肆意挥霍。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扶贫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懒惰导致贫困及努力改变现状的贫困人员,结合其现状制定不同的扶贫方案,否则就会为懒惰的贫困人口增加不上进的借口,无法顺利落实各项扶贫工作。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地区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标准不合理,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贫困原因及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不能一味地采取一个扶贫资助准则,应该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扶贫资助金额,否则就会造成一些应该受到资助却没有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的抱怨,也会引发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问题,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扶贫工作的信任。
  (三)扶贫政策的落实现状并不理想
  虽然当前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来看,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扶贫现状依然不理想。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贫困家庭的孩子教育现状并不理想,辍学问题日益加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或者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受教育现状较差,这就增加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难度。从侧面看出,教育扶贫工作的落实不到位,不仅难以明确扶贫对象,还缺乏科学的扶贫方案。要想提升教育扶贫工作质量,我们应该实时监控扶贫对象的现状,并观察毒品工作落实情况,如果出现扶贫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并不断转变扶贫方向;如果已经完成扶贫工作,满足脱贫标准,就应该及时让其完成脱贫。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些地区的教育扶贫信息并没有及时更新,特别是扶贫效果没有及时跟进,已经脱贫的人员没有及时更新。
  三、新局势下教育精准扶贫对策的相关研究
  (一)不断革新教育精准扶贫观念
  通过不断研究以往的扶贫经验不难看出,原有的扶贫工作过于重视经济效果,也就是过于重视贫困地区与帮扶对象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提升,并没有重视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扶贫方式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新局势下的扶贫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应该重视帮扶对象的教育水平提升,结合实际需求调整帮扶方案。教育精准扶贫就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原有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教育扶贫需求制定的扶贫方案,是扶贫观念不断革新的结果。在教育扶贫工作的落实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落实好“精准”需求,明确教育扶贫对象,积极了解扶贫对象的教育需求,然后采取科学的对策精准帮扶贫困对象,认真落实好各项扶贫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工作,才能让贫困人口彻底实现脱贫。此外,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人员还应该重视扶贫工作的根本目的,不仅要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二)提升教育扶贫对象的自身综合素养
  结合实践不难发现,为了彻底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我们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提升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提升扶贫对象的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成脱贫。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受教育水平,才能提升人们的观念,才能推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脱贫。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交流较缓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上进心不强。因此,教育扶贫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学校教育工作的落实,提升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让人们接受继续教育,否则就会影响教育根基的稳定,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总的来说,教育扶贫工作应该授人以渔,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人们的上进心,自己寻找脱贫方法,这样才能长远。
  (三)进一步明确教育精准扶贫对象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扶贫工作,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教育精准扶贫对象,严格按照要求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基于此,要想明确教育精准扶贫对象,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我们应该创建教育扶贫对象档案系统。指派一队调查人员实地考察被扶贫人群的家庭情况,真实了解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然后利用信息技术的自身作用,采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教育贫困人口相关信息系统,把调查得知的情况如实录入到系统中,并及时调查更新相关数据。其次,制定合理的教育扶贫对象确定流程。贫困人员应结合家庭经济情况及受教育情况如实填写相关的申请表,并及时上交给当地的村委或社区。再次,由相关人员组建成调查评估小队,结合国家教育贫困帮扶标准评估申请者是否满足相关要求。最后,结合教育扶贫对象的纳入准则,评估贫困对象的纳入情况,最终明确被帮扶人员的名单,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落实好各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蔡其勇,赵庆来.精准扶贫的教育学解读[N].中国教育报,2017-08-31.
  [2]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06).
  [3]代蕊华,于璇.教育精准扶贫:困境与治理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07).
  [4]陈恩伦,陈亮.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3).
  [5]索利巧.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J].学理論,2016(11).
  [6]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06).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73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