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水资源分配设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缓解当地用水紧张问题有着直接作用。本文以安徽某灌区为例,得出当地平均农业用水利用率为0.388,之后通过计算得出全部实行滴灌工程后,该灌区灌溉水供需平衡,最后对该灌区农田水利滴灌系统进行了简要设计。
  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资源 利用率 优化布置
  1.研究区概况
  安徽某灌溉区区域内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该区域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7℃。夏季7月日平均气温27.7℃,冬季1月日平均气温0.6℃,年温差27.1℃。近年来,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被越来越重视。
  2.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分析
  2.1“首尾测定法”计算农业用水利用率
  2.2灌區农业用水效率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不同地区典型灌区农业用水效率,结果见表1。由数据可知:灌溉区年农业用水效率值在选定区域内最低,平均值仅为0.388。近年来,选定区域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差距在不断缩小,基本稳定在0.6以下,和发达国家的0.75水平相差较大,节水潜力较大。
  3.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水资源控制和分配设计
  3.1灌区需水量计算分析
  (1)调整种植结构。根据灌区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条件,对种植结构进行逐步合理调整,以满足对水资源需求,调整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面积保持不变。
  (2)灌溉制度确定。现状年该灌区灌溉形式为“滴灌+漫灌”,灌溉设计保证率P=75%。预计在设计水平年该灌区全部采用滴灌形式,灌溉设计保证率P=90%。
  作物需水量计算采用“彭曼-蒙特斯法”计算,作物日均蒸腾量按照5.7mm/d的最大值计算。
  (3)需水量计算。结合项目灌区建设发展,在此全部以“滴灌形式”为计算标准,最终得出项目区全年总灌溉需水量为1450万m3,毛灌水定额为362m3/亩·a。
  3.2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分析
  研究灌区有5条干管从附近水库供水,负责灌溉面积为4万亩。在 P=90%保证率下,5条干管可分配水量约为1620万m3,比项目区全年总灌溉需水量1450万m3还多出170万m3,因此项目区灌溉用水不存在缺口。但由于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漫灌地,所以灌溉水缺口约为305万m3。
  4.农田水利工程优化布置
  4.1农田水利管网布置方案确定
  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对漫灌区进行滴灌改造和规模扩大,涉及面积为4.39万亩,设计采用输水管道为“有压管+无压管”结合输水,并在干管中部设置一处稳流池,其负责其自压区域灌溉,而南部自压区域由进水池负责。根据控制面积、造价,共有表3所示的3个管网布置方案。
  相对而言:PCCP管安全性比玻璃钢管好,但造价高,因此最终选择方案三作为该灌区节水改造和扩大规模的施工方案。
  4.2农田水利滴灌系统设计
  (1)分干管布置。由于项目灌区地形落差大,为尽量减少输水能耗,将分干管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南侧,向北侧单向供水。分干管间距设置为一个条田长度,范围在800-850m。
  (2)加压滴灌设计。本项目分干管采用PVC-U管,永久铺设于地下,工作压力0.4MPa;支管、毛管为PE管,临时铺设于地面。为保证滴灌带灌溉面积,选用WDF16/3.2-100型滴灌带,灌水器流量拟定在2.8L/h左右。
  5.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灌溉用水占到该地区总用水量的95%以上,且灌溉水利用率较之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因此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节水灌溉的首选。该灌区建设历史悠久,各级政府投资力度大,因此具备大规模推广高水平农田水利工程的条件。在规划时,必须要立足于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效益和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晓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8): 43-43.
  [2]代毅.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及施工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135-135.
  [3]安侠芳.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水能经济,2016(6):119-119.
  [4]陈邦尚,李伟.化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No. 427(05): 47-50+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84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