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管理会计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及保留企业应用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管理会计的运用越来越重视,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福建省外事服务中心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一家立足涉外服务领域、专业从事外企人力资源代理服务和代办签证、认证、翻译及出入境咨询服务的综合性涉外服务专业机构,其在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在初级运用阶段。文章结合其工作实际进行探索,提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及其保留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措施,以期对同类事业单位有所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事业单位;保留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5-0070-02
  一、福建省外事服务中心及保留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实践
  福建省外事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一家立足涉外服务领域,专业从事外企人力资源代理服务和代办签证、认证、翻译及出入境咨询服务的综合性涉外服务专业机构,保留5家下属企业(福建省外服留学咨询中心、福建省外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福建省外国机构服务中心、福建外企航空服务公司、福建省好友旅行社),总资产从1994年成立时的59万元发展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1.22亿元(其中企业总资产5 343万元)。中心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设立分管财务的副主任,履行总会计师职能,参与单位决策,参与单位管理活动,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在中心及保留企业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精细的预算管控。事业主体按财政要求实行部门预算,企业主体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事业主体编制年度部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三年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绩效预算等多种工具方法。对下属企业实行集中式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在事业总部,财务人员集中调配,收入、支出项目细化编入总体预算,在实行全面收支预算管理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强化对保留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事业单位完成分类改革后,保留了从事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公益一类财政予以经费保障,不能在市场上创收,要与所办企业脱钩;公益二类财政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给予经费补助,可以在市场上取得一定收入,暂时允许保留所办的企业,上缴利润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只有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允许保留所办的企业。事业单位履行出资人资格,采用标准成本法、完全成本法,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加强对保留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实行严格的费用审报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在确保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参与单位主要服务项目定价可行性研究分析和决策。主动分析市场可接受能力、供求情况、兄弟省份收费情况,做好可行性分析研究,参与单位主要服务项目代办签证、代办认证、代办因公出国的定价,报经财政、物价部门批准后执行,稳定的价格是确保单位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四)做好投资开办企业及下属企业对外投资的决策分析。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也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鉴于事业单位总部投资限制的规定,可以适度将事业结余存款转存定期存款增加收益,改变资金长期闲置零收益的状况。同时做好与主业相关的企业的投资运营管理,在确保各企业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所办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统一归集资金,委托国有银行理财、购买国债、开展合作等方式增加收益。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通过计算货币时间价值、净现值、净现值率、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工作方案,提高决策水平。
  (五)逐步推进绩效管理。事业单位主体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定岗定责,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对完成部门预算好的部门采取定量和定性法进行分析予以兑现绩效奖励。对保留的企业设计目标利润关键业绩指标法实行绩效管理,鼓励企业参与竞争,按市场用工定酬,绩效挂钩,按劳分配。
  (六)健全内控,防范各种风险。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保留原自收自支的属性,既有公益服务项目,又有市场经营项目。在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还须交纳与企业类单位相同的税费。保留的企业财政、国资部门未介入,存在管理真空,事业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其保留企业进行自我管理。根据实际分别建立事业单位和下属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七)管理会计的应用,为保留的企业今后顺利转型打好基础。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不能投资办企业,也不能开展竞争性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服务,要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回归本位。迅速扭转事业单位服务营利性,破除逐利机制,下大力气将与事业主业无关的企业脱钩。管理会计的初步应用,为脱钩后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做优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福建省外事服务中心及保留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不够成熟。
  1.法制环境不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的普及落实较慢,国家对大中型企业单位、医院、高校、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行总会计师制度,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了总会计师的管理会计职责,但执行的面还是很窄。财政部虽出台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但基本指引适用范围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应用指引运用范围还只针对企业单位,并未明确其他类型的单位。另外,《会计法》和《会计基础规范》也没有管理会计应用及其职能方面的内容,国家层面尚未做出统一的規定。一些小型微利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还处在观望阶段,推行力度动力不足。   2.内部环境不迫切。事业单位普遍没有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机构,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根深蒂固和固化,重视传统财务会计轻视管理会计,除了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外,未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由于事业单位规模较小,经费来源渠道多,经费一般有保障,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单位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接受程度不一,仍重视不够,紧迫性、积极性还不高。
  (二)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事业单位核算还较为简单,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人员老化、思想僵化,法律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管理型的财务人员还很欠缺。
  (三)尚未设立内审机构。相对于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规模较小,管理、核算还较为简单,虽按规定建立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但普遍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建立了内审机构也是财务或后勤部门兼管,失去了内审的独立性。
  (四)绩效考核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事业主体定员定岗,按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并结合遵守工作纪律情况,制定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年终考核进行绩效评价,对完成绩效好的部门在奖金、薪酬调整、岗位晋升、培训机会方面予以倾斜。对保留的企业设定目标利润利用关键业绩指标法实行绩效管理,贯彻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绩效挂钩,鼓励企业立足涉外服务领域,参与竞争,按岗定酬,按完成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按市场用工定酬,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不同分配机制,搞活内部分配,推动企业稳步发展。但以上绩效考核还处在按关键业绩指标实施绩效管理的初级阶段,尚未实施利用平衡计分卡、股权激励等先进的工具和方法。
  (五)信息化水平还不高。管理会计是内部经营会计,要利用单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但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还处在单机应用的信息化1.0阶段,尚未实现业财融合,系统集成功能还较薄弱,信息化共享建设亟待加强,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需要。
  三、福建省外事服务中心及保留企业完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财政部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事业单位及保留的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方向。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实现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
  (一)进一步夯实管理会计应用基础。
  1.强化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8年12月27日财政部下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3号——行政事业单位》等5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通知(财会[2018]38号),为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提供了样本。也希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尽快增加管理会计的内容,将管理会计的职能列入会计的职能,即在核算、监督职能之外,加入预测经济前景、战略规划、参与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业绩评价的管理会计职能,为管理会计的推广普及提供法律依据。另外,希望财政部尽快建立分类管理会计案例库,全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加快推广应用。
  2.建立独立的管理会计机构。合理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开展管理会计日常工作,将管理会计的职责编入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范畴内。
  3.强化单位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加快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开展管理知识讲座,不断提高管理层的认识,单位主要领导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的特点,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重用专业优秀、责任心强的财务人员,不断优化自己,转换角色,摆正定位,不仅加强财务核算监督,还要结合业务发展走势准确预测,并主动参与到单位管理活动当中,推动管理升级,实现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感受管理会计带来的进步和效益。执行总会计师竞争上岗制度,继续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助推单位经济效益提升,良性前行。
  (二)加快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对现有财会人员,综合考核,使其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信息素养符合管理会计的要求,加快培训,提高收集、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熟悉单位流程、服务职责、财务状况。加快复合型人才引进,引进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还需具备统计学、管理学、法律、经济学、信息、管理会计、会计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三)设立内审机构。随着事业服务多样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建立独立的内审机构,不仅对事业单位和保留企业进行独立审计,还要加强对单位主要领导和财务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防范风险,规范运行。
  (四)采用绩效平衡计分卡,加强绩效考核。在充分考虑事业单位服务职能、企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尝试采取平衡计分卡推进绩效管理,选择财务(产出维度)、工作效率(内部业务流程维度)、顾客满意度(客户维度)、职工满意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四大类,财务主要侧重对收入支出比例,预算执行情况,人均人员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考核,工作效率主要考核完成的目标工作量和实现的收入;顾客满意度指标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衡量指标。常常通过随机调查获取样本,以顾客对特定满意度指标的打分数据为基础,运用加权平均法得出相应结果。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选择职工满意度、职工培训和发展等方面指标。
  (五)加快系统集成,实现业财融合、信息共享。管理会计需要集中整合、科学分析大量业务信息,才能为单位提供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评价等决策信息,因此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支撑,应加快系统集成,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各个系统联网,实现业财的全部融合,形成面向管理会计的综合信息系统,满足事业和保留企业管理会计的需求。Z
  【主要参考文献】
  [ 1 ] 郑明端.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措施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8,(02).
  [ 2 ] 章昌源.新常态下公益二类事业單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商业会计,2018,(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7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