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过去十年中,我国村镇银行成长速度缓慢,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它在其经营模式上面临一定的问题。未来解决村镇银行无法真正融入农村金融环境、存贷比高运行、流动风险大、经营观念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据此,以村镇银行经营模式为切入视角,探讨了在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出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显露问题,最后提出了村镇银行在特殊环境下稳定健康成长所必须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发展概况;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49
  1村镇银行发展概况
  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资源,目前而言金融服务在农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如何深入农村,如何有效重构村镇的资源变现为自身的金融优势这是一个难题。而村镇银行的设立可以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业与城市金融服务业之间的差距,因此政府大力提高在农村金融服务、电商、农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2006年,国家就开始出台了关于农村银行新政策措施。2007年3月,全国第一家农村银行的成立正式拉开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序幕。2007年新成立19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发展的首要目标是“立足县域,支农支小”,主要服务对象是村镇企业家的资金贷款和农村农户的农资贷款。2007年—2018年6月底,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村镇银行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1300多个县域,县镇覆盖率近70%。从区域分布来看,村镇银行在进一步向中西部区域扩展,有效解决了农村银行整体发展不平衡整体的问题,且发展质量良好。据数据信息统计,到2017年底,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为1018家,占比为65%。其他地区村镇银行数量为549,占比35%。它已成为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新生力量,在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村镇银行的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存在金融服务薄弱,银行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信息不匹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实质是无法与当地环境相融合。当地村镇银行利润率近几年来持续下滑,村镇银行产品单一,由于个体单一、网点少、覆盖面小,创新能力弱。此外,村镇银行利差小,盈利不强,风险承受度较小,且不能形成规模效应。2018年,中国银监会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偏远地区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2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分析
  在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村镇银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并且由于自身身处农村,所面临的金融环境因素制约了自身发展,而且也会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具特殊性。
  2.1没有真正融入农村环境,不能因地制宜服务于客户
  农村银行自营、自担风险、自筹资金,因此从本质上说,村镇银行和其他金融类机构之间没有区别。在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它们会以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为使命,并且认真恪守有关政策和规定。它们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但是由于身处农村,风险高,收益低,且深受自然环境和市场变化影响,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村镇银行难以实现“以乡镇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村镇银行设立地点来看,大部分将总部设立在县城行政中心,而不是设立在靠近农村的郊区。它们把大部分目光放在大额贷款的企业身上,而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业贷款业务上,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疏远了农村真正要服务的客户,更偏离了村镇银行开立之初的本意。因此,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发生了变化,它们并没有深入农村金融环境,无法满足农民的多样性需求,不能因地制宜的服务于广大农村市场客户。而村镇银行真正融入农村金融环境,因地适宜服务好客户,才是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2村镇银行存贷比高,流动风险大
  村镇银行地处农村,可以说是“草根”银行。首先,由于地域限制和经济约束,农民和小微企业的闲置资金有限,这就会导致村镇银行无法吸收一定的存储资金。其次,村镇银行是属于小型农村银行,农民对其缺乏信任度,而且它們所提供的业务服务比较单一,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资金吸入。此外,村镇银行就地理分布方面相对独立,网点较少,缺乏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农民客户的吸引力不足。因此我们通常会发现现实中的村镇银行往往会面临可贷资金不足(即吸收存款量较少,无法提供更多的贷款资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相应的规模效应。但村镇银行从接受客户贷款到客户拿到贷款最多需要4个工作日。对于县内资金需求明显的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这一特征会导致村镇银行存储额度与贷款额度比严重高于银监会的监管高限。相关文献对此也有所体现。张海峰(2008)以吉林诚信村镇银行为例发现其存贷比严重超过合理标准,这会增加自身的流动风险性。因此,村镇银行规模较小,要注意并及时应对存贷比的异动风险。
  2.3经营管理理念陈旧,抗风险能力差,信用风险高
  村镇银行主要针对“三农”提供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因为农村农户占比很高,是村镇银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客户。村镇银行在农村虽然拥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但是农村客户依赖于自然环境。他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这将导致农村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一些借款人缺乏守信用及遵法律意识,极易增加信用贷款的坏账风险,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一旦出现风险,村镇银行也没法做出补救挽回措施以减少损失。谢金楼、万解秋(2010)发现村镇银行作为新生事物,存在发展迟缓、不能真正服务于三农、陈旧经营观念无法满足现有客户多样化需求、信贷风险大等问题,他们认为村镇银行风险来源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所面对的客户信用。本文认为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隐患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村镇银行的经营观念落后,传统的经营方式无法面对变化的农村金融环境。周海燕(2016)认为,农村银行希望在广阔的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服务理念及创新的管理方式。   3我国村镇银行改善经营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政策扶持,准确定位市场,真正融合农村
  农村地区村镇银行分布零散,银行业务活动成本高且利润空间小,客户积极性较低。政府可制定因地适宜的政策对部分村镇银行给予支持,例如降低营业税、减免所得税、针对三农提供贷款优惠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另外也能够提高农村客户对于村镇银行的认可度和信誉度。其次,村镇银行要准确定位市场,明确自己的最终客户是农村中的农民和村镇上的小微企业主。针对客户做到有的放矢。章芳芳(2008)根据收入状况把农民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文化程度低、勉强维持生活的人;第二类是从事务农自给自足的人;第三类是已经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本文认为村镇银行应主要针对文化程度低、勉强维持生活的人和已经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它们将成为农村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这也为村镇银行扎根农村发展金融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奠定了基础。通过政府引导村镇银行创新服务试点,他们把握市场定位,真正的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使村镇银行摆脱了盈利能力差、客户积极度低的局面。
  3.2增加融资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农村具有很多的客户资源,这也就意味着农村具有非常高的资金储置量。村镇银行应充分运用当地资源,以优惠利率吸引客户手中富余资金,积极主动吸收农村市场资金,并将其投入到其他市场,使得资源再度创新。其次提高村镇银行的服务质量。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村客户的小额活期存款,其他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导致很多农村资金“外流”,这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此外,村镇银行的知名度远低于国有的商业银行,如何吸引客户资源是解决村镇银行资金吸存难问题的关键。所以从吸引客户资源入手,改善服务质量就成为了吸引资金的有效手段。
  3.3强化风险管理措施,建设良好信用环境,完善股权结构
  村镇银行的股权应表现出结构多样化的态势,不是由银行起到控制作用否则村镇银行就会变成了其他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邓春宏(2010)认为,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经营效率,避免了管理层不作为的现象。其次村镇银行提供贷款可以采取联保贷款手段,通过自愿原则进行内部评估并相互监督,贷款人员要承担对贷款资金的安全保护,这样可以降低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同时还可以提升客户体验。村镇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来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燕,陈渝.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6,(2).
  [2]謝金楼,万解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69-73.
  [3]曹艺,才凤玲,苗闫.关于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的现实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7):81-82.
  [4]张海峰.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基础与出路探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11):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