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承担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改善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能力,及时地对国内工作经济结构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有效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改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高中国工业领域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因此,文章将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真实状况出发,对调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解决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065
  中国工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差距,为了能够迎头赶上,积极地开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地深化国内工业经济发展实力,就成了中国在新时期进行经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此时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变得复杂多变。因此,只有有效解决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才能提高相关行业的生产力及竞争力。
  1 阐述中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状况
  基于国际市场发展状况视角研究,国际金融环境状况依旧复杂多变,在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格局变得越发复杂、多变,这为国内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风险。虽然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趋稳,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调控改善了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全球各国都在迫切地寻找能够提振经济的新要素。因此,国外诸多发达国家将目光投到了工业经济结构升级及调整方面,并且产生了“再工业化”发展的理念。
  比如,利用高新科技实现清洁技术的开发、利用,完成环境调整、控制、优化的发展目标。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对产业与贸易结构实施有效调整,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建设及发展。积极淘汰耗能及污染高的传统产品,确保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期间,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工业化及信息化等在国内经济的拉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夯实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1]受此类现象影响,中国在调整工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反而压力更大。
  因此,中央政府在确保调整国内工业经济结构科学、合理的过程中,结合国情制定、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从而提振国内消费及市场需求,支持社会投资,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得到一个和谐稳定的融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不断开发高新技术,为战略价值突出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保障。另外,国家关注自主创新、技术完善的程度不断提升,为社会改革的稳定、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2 针对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遇到的相关问题分析
  2.1 建设国内工业项目的速度十分缓慢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地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转变,该做法进一步优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不过,结合当前国内工业行业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来说,市场中相对成熟的工艺相比其他项目较为严格,这样不仅导致中介以及评估部门的收费增加,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压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降低,严重制约了各地区招商引资的发展。受到引入工业项目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国内建设、发展工业项目的速度十分缓慢。
  2.2 企业获得的利润不断降低,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通过分析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可以发现中国国内工业经济发展正遭受十分巨大的下行压力影响,从而使正在调整结构的工业企业面临了较大的困难。比如,中国煤炭行业,中央政府通过主动干预、调控煤炭的进出口税额、产量,确保了国内煤炭价格始终保持在涨幅态势,该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煤炭相关行业的持续发展,不过却影响了行业内企业的实际利润收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国内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做好工业布局的调整优化
  全国各地区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工业结构发展真实状况,对地区内部的轻重工业产业进行科学的结构调整,才能促进工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例如,对各产业间集中度进行科学调整,使产业链得到优化。大中小企业均应做好共同产业结构发展目标的设计、制定工作。要对国内外发展经验进行学习,打造与本企业特色有关的支柱型产业。与此同时,要积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为企业工业园区改善整体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同时,国家要积极地为工业行业相关企业提供经济、政策帮助,推动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还要加大力度扶持效益稳定、规模大、声誉好的企业。最后,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其和大企业间的合作牵线搭桥。
  3.2 对工业发展方式进行调整
  国家要设计转变耗能突出、污染严重、投入较高的生产模式,要引导相关企业超耗能低、投入少、污染低的方向发展。比如,引导工业企业增加要素在生产过程阶段的投入,使工业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得到保证,从而促进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对于工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应主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企业技术的长期发展机制,将传统落后的产能尽快淘汰,以此推进节能减排。贯彻落实国家所下达的节能减排的任务和目标,在保证经济延误时间、产品标准生产时间、机器维修响应时间、物流运输响应时间、客诉响应时间都是成本管控的重要环节。用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及差异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生产活动实施事前规划和事中控制。效率目标分解成KPI进行考核,各部门历年成本指标进行对比,料、工、费折成单吨指标,这样促进全员成本意识,从各个方面进行管控。效率指标分为单吨指标和单人指标,每年指标与上一年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这样才能找出差距的原因,并就原因采取改进措施,保证效率指标一直处于正常高位水平。
  3.3 建立全面成本管控体系
  全面成本管控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全部成本管控、全部流程成本管控、全员成本管控。全部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耗费,各个环节的料、工、费绝对消耗和相对消耗要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努力降低单位消耗。不仅要关注单位变动成本,还要降低固定成本。全部流程成本管控是指产品设计、工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整个过程都要进行成本控制;全员成本管控是指发动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生产员工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的控制。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涉及设计、技术、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项工作,要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必须调动和组织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各项费用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全体员工讨论,使成本控制工作成为全体员工自己的工作职责,并付诸行动。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中数据与业务不集成、数据不准确、核算周期长、监控不及时等各种缺点。信息化把生产经营的各个流程虚拟地整合在一起,把各个流程的逻辑紧扣在一起,从而更高效、更及时地处理各种问题,节约时间成本。因各个企业类型、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也不一样。业务单一、品种单一的企业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系统,一套MIS或是ERP就可以解决问题。多品种、多业务的企业要设置多个不同的成本中心来核算并考核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管理层。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开展,智能制造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智能制造更关注整个流程的顺畅以及响应速度,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成本分析更能提供有效的决策和预测,成本管控更侧重于业务流程时间的管控。通过逻辑清晰的流程和数据的智能分析,用建模的方式来实现事前成本核算分析,更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4 结 论
  企业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的地位,除了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应外,更应该关注成本管控。特别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成本管控的边际效应会体现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企业管理者利用现代技术工具,优化整个业务流程,把效率作为成本管控首要要素,针对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以便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與时俱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奥拓·布劳克曼.智能制造——未来工业模式和业态的颠覆与重构[M].张潇,郁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71-174.
  [2]梁静.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40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