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生态种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桥梁。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与农民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种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生态种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4.001
  生态种养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从而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通过生态种养,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将不同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
  1 生態种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生态种养供给严重不足
  农业生态种养供给的程度决定了农业生态种养能不能顺利进行,这影响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经济的转型。在宣传方式上,目前只停留在表面工程,如张贴海报、发放书籍和开展讲座等方式,而提供田间指导和技术服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在供给内容上与民众真实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服务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的需求。
  1.2 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科技投入力度逐渐增大,但由于需求面大、资金量少,农业科技投入仍显不足。我国农村对生态种养推广的投资少,与当地实际需求差距甚远,各地对于如何构建合理的服务体系的专项资金没有涉及。因此,要想有效地推进生态种养模式,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1.3 生态种养机构科研能力较低
  我国农业生态种养机构科研能力不足,甚至不具备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研机构分布不均匀,且数量不足;二是科研队伍规模较小且机构没能很好的分工协作;三是科研效果不明显,投入产出比不明显;四是农业科研院所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不具备科研能力,科研设备要么没有,要么设施陈旧,基本上不具备从事农业科研的作用。再加上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具,所获得信息的实用性不强。
  1.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户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单一性信息需求向多元化信息转变,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向现代网络技术转变。更重要的是,农户更希望通过交流、互动、咨询等比较直接的方式获得有针对性与专业化的实用信息,并希望及时将信息进行反馈,从而获得帮助。所以农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不再是直接搜索查找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而是更希望寻找一个平台,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咨询和交流互动,从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2 提高生态种养的对策
  2.1 加大政策普及力度,扩大试点范围
  由于农户对生态种养模式缺乏相应的了解,对生态种养的发展持有消极态度,所以农户不愿意主动参加生态种养模式,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生态种养模式的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对收益缺少信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户收入、加快农村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方受益的原则,扩大农村生态种养模式的试点范围。政府联合各部门,培养专门人才,定点、定时、定户对农户进行培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购置新设备的补助。
  2.2 加强对生态种养模式的支持与监督
  在农村绿色生态技术推广中必须要有相关的监督部门,以检验生态种养模式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在现行的农业政策中,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水平,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振兴“三农”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农村的扶持与政策导向,同时应该监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督体系,确保“三农”资金能够用在实处,解决农民在生态种养进程中的资金问题。在政府进行资金补助的同时,应引导农户进行自我管理,拓宽筹资渠道。
  2.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技术指导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建设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以支持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生态种养模式是以实践为主的服务,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进行农技推广,信息技术人才就成了农村科技服务技术方面的主体。各地方政府应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农业种植资源的同时,统一规划,进而形成适合当地实情的人才体系;多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形成层次多、覆盖广、具有一定完整性的农村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广泛覆盖农村地区的完整的技术指导体系,进而推进生态种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通过与各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农林技术类研究机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密切合作,建立长期志愿服务体系,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敬花,贾敬敦.芝加哥都市垂直农场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05):75-79.
  [2]高原,刘洋,吴贤国.国外农业生态建筑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科技,2018(05):31-35.
  [3]陈建国.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8(17).
  [4]杨乃绮,刘阳阳.苏北地区“多层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究——以宿迁市朱湖镇家庭农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7):14-18.
  作者简介:龚君豪,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农业推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4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