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金融发展须由财政投融资推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金融作为资金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润滑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其经济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关注三农。资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但是金融在我国表现出极不平衡的城乡二元态势,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由于农村资金利用的诸多问题,其发展涌现出许多难点及困境,这就决定了其发展须由财政政策来领头。
  【关键词】农村金融;困境;财政投融资
  
  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曾说过:“农业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农民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农村问题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针对三农问题及乡村振兴不断进行政策支持,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农村金融的发展依然处于瓶颈,城乡金融的不平衡发展依然是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财政投融资将财政手段和国家信用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整合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
  一、发展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动力不足
  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农业银行或者农村合作信用社提供的支农贷款主要有小额惠农贷款或小额信贷,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支农金融产品或者理财产品。从需求角度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主要由于农民投资行为具有保守性,出现存多贷少的常态;反过来,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创新动力、不创新,又导致农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少,这种恶性循环的主要困境在于需求,改革重点在于使广大农民认识重新金融产品,摒弃“风险”就等于“损失”的认识,并推动建设信任机制,这样才能增强创新的需求动力。
  (二)金融机构支农的内生动力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金融资金的支农力度显著提升,但是仍存在着结构性失调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支农主体性失调,由于农业贷款及投资具有周期长、成本大、收益低、风险高、难以抵押等特点,许多金融机构都不愿经营农业性金融产品,即使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农村业务,也设有涉农资金或贷款上限,金融机构支农意愿不强。另一方面,表现为地域性失调,农村发展也有好有坏,在一些贫困山区,尤其是特贫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农民家庭财富少、抗风险能力小,各类农业或非农业金融机构不愿在这些地区提供涉农资金,甚至当地的金融机构将部分资金跨地区转移投资,不服务于当地农业。
  (三)农村人员信用信息不完善
  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农村征信体系,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信用信息散且杂、流动性较高的农民工,使得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困难、农村人口档案建设困难且运营成本高昂,我国目前没有相对全面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也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的农村信用信息评价指标。这就导致各类金融机构无法真实有效的采集到所需要、想要了解的相对人信用信息,极有可能形成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这会增加相对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这无疑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拦路虎。
  (四)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
  自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的“适时启动农村金融地方立法”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将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作为保障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虽然四年间多次强调农村金融立法的重要性,但截至目前,尚未正式出台统一的农村金融法律。目前主要是通过政策指导有关农村金融发展事项。正是因为只有政策而缺乏法律保障,故其政策的执行效果与政策目标相去甚远。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政府部门对支农表现得不积极,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干预支农资金流向,致使支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中的相关部门在处理欺诈、逃债、赖债等乱象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指导,这也导致农村金融效率低下。
  二、财政投融资是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
  财政投融资与一般财政投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将国家信用纳入其中,以国家信用引导稳定预期,这样就使得财政目标及政策更加容易实现。针对上述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本文认为财政投融资可以较好的解决。首先,针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需求动力不足,核心问题是农民的金融知识和金融意识薄弱,才導致农民的风险预期较大,若以国家信用作为农村金融的基础,可以大大提升农民对金融的信任。其次,针对金融机构支农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农业信贷的周期性长、收益低、风险大,若以财政政策利用政策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以财政牵头形成长效机制,这样会降低农业信贷的道德风险。再次,针对农村信用信息不完善,主要源于金融机构对广大农民的信用信息调查的成本较高,但是财政投融资可以充分发挥乡镇及村委会的干部,利用已有的规模优势,实现低成本管理农村信用。最后,针对农村金融的法律环境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农民的法律意识较薄弱,而普通金融机构不可能为广大村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但是财政投融资是政府行为,政府可以通过村委会对其提供这些培训服务,也可以通过村委会加强法治建设。
  三、结语
  农村金融是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和波动性。面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思路是以财政投融资为基础,以提升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为手段,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优化农村金融法律政策环境为支撑,建立包容、高效、开放、可持续和较为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形成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金融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成,张荣.新常态下农村金融发展困境与突破[J].新金融,2016(11):37-40.
  [2]郑建库.从财政投融资角度看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发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5(11):46-47.
  [3]罗继红.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桂海论丛,2018,34(1):68-72.
  [4]覃志立,严红.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困境及破解路径:以四川为例[J].西南金融,2018(9):8-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70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