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打造鲁西南对外开放新高地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虽然山东省济宁市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电力装机容量1030万千瓦,占山东省六分之一。因此,济宁市煤、电产业占比结构偏重问题突出,煤电产业无进出口,大幅拉低了济宁经济的外向度。本文分析了济宁市经济外向度较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经济外向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开放经济外向度济宁市鲁西南
山东省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任城、兖州、曲阜、邹城、微山、梁山等11个县市区,拥有1处国家高新区、1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太白湖旅游度假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850万,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7年位居中国百强城市第62位。济宁区位交通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是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连接华北与华东、中原与沿海的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铁路纵横境内,京杭运河贯穿南北,千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内河航运能力占山东省的80%以上;济宁曲阜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13条航线;京沪高铁的开通,将济宁纳入北京、上海等大都市2-3小时经济圈。济宁历史文化悠久,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宁资源优势明显,是全国全省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是全国十三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270亿吨,年产原煤9000多万吨、占山东省60%以上,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电力装机容量1030万千瓦,占山东省六分之一。因此,济宁市煤、电产业占比结构偏重问题突出,煤电产业无进出口,大幅拉低了济宁经济的外向度。
一、济宁市外向型经济基本情况
2018年,济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93058亿元,比上年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4912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23424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0510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占比为10:453:447。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2个、增长576%,合同外资额513亿元、增长48%,实际利用外资5021亿元、增长252%,实际利用外资绝对值和增幅分居山东省第7位和第5位;服务进出口完成955亿元、增长146%,其中出口487亿元、增长31%,进口468亿元、增长298%;境外实际投资额265亿元、居山东省第7位;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11亿元、增长112%,实现营业额188亿元、增长30%;外派各类劳务人员7491人、增长26%。
二、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
尽管济宁市纵向比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但是横向比居山东省中下游水平。一是外向度低。2018年全市外向度(外贸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为86%,比山东省外向度低158个百分点,比全国外向度低253个百分点。全市有5个县市区低于3%,高于全市外向度的只有3个县市区。二是出口规模小。2018年济宁市货物进出口完成4266亿元、增长35%,其中出口2214亿元、下降73%,进口2052亿元、增长184%,货物进出口、出口、进口总量分居山东省第13位、12位和12位,增幅分居山东省第13位、17位和7位。三是出口结构不优竞争能力不强。济宁市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纺织服装和医药产品,2017年6大行业出口占全市975%,其中农产品出口占全市的301%,高于山东省185个百分点,机电產品出口占全市的265%,比山东省389%低124个百分点,比全国584%低3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全市出口的11%,比山东省99%低88个百分点。四是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小。在山东省格局中,济宁市作为鲁西南龙头城市,正在积极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直把烟台、潍坊当标兵,把泰安、菏泽作为追兵,但去年济宁市实际使用外资(FDI口径)22亿美元,远落后于烟台市、潍坊市、泰安市的168亿美元、67亿美元和54亿美元。“标兵渐远、追兵超越”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三、提高经济外向度的建议
(一)推进外贸稳中提质
一是全力稳定外贸增长。健全外贸运行监测体系,分类指导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做好贸易摩擦预警工作。二是全力开拓国际市场。扎实开展“千企百展”计划,组织企业参加百个境内外重点展会,鼓励企业在欧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一批境外营销网络和公共海外仓,在“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规划建设品牌产品展示中心,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动市内相关企业境外设厂,带动原材料、设备、技术、服务输出;支持境外投资企业将并购开发获取的境外优质资源回运国内,扩大进口。三是全力促进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一批省级以上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快形成一批支撑带动力强的出口产业集群。四是全力发展新兴业态。精心组织“跨境电商进万企”活动,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主体,组织外贸企业积极对接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培育跨境电商领域国际知名品牌。五是全力创新服贸发展。做大做强“孔子家乡山东文化贸易展”品牌,积极组织参加日韩、中东欧、美加服务贸易展会及推介活动,创新“外贸+内贸、商品+服务、出口+进口、线上+线下”模式,推动新兴服务走出去。六是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涉外部门协作,积极破解影响外贸出口的机制性障碍,建立高效快捷的退税机制,做好外贸政策业务宣讲培训。
(二)推进外资招中增效
一是精心筹办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参加山东省举办的港澳山东周和日韩、美国、欧洲商务周等系列活动。在日韩、欧洲、美加等国家和地区策划举办重大招商活动。高标准承办第18届泛黄海中日韩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会。抓住山东省在青岛举办跨国公司峰会机遇,组织跨国公司高管济宁行。在北京、上海等跨国公司驻华总部集中城市,开展系列登门拜访洽谈活动。二是切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对接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瞄准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实行园区招商、企业招商、资本招商,形成从项目策划、活动推介,到签约落地、跟踪督导的全链条招商机制。派优秀人才赴山东省政府驻德、美、日、韩、香港、新加坡等6个经贸代表处帮助工作,实施驻点招商。三是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跟踪抓好签约落地项目调度,重大项目实行台账管理、专班推进、专项督查,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四是全面服务企业增资扩股。建立与投资济宁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沟通联络机制,组织系列拜访企业总部活动,充分发挥“外资企业服务大使”作用,精心做好已落户济宁外资企业服务保障,促其增资扩股,并带动相关行业领军企业落地。五是鼓励走出去带动引进来。支持有实力的优势企业跨国并购境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到境外布局生产加工基地、资源开发基地、研发设计中心和国际营销网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打通资源、资金回流渠道,带动境外有实力企业回归投资发展;支持境外投资企业建立“招商联盟”,提供招商、人才信息,建立境外招商第三阵容,加速走出去与引进来协同发展。 (三)推进外经大中变强
一是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梯次培育的思路,支持优势企业实施境外并购、资源开发,促进境外投资由生产基地向境外园区转变,加快建设产业互补性强、集群效应明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二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抓住国家建设六大国际走廊和实施“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机遇,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按照“建营一体化”模式,以多种形式承揽海外工程项目。三是规范发展外派劳务。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外派劳务服务平台,优化整合招选渠道、服务网络、人员信息等内外资源,突出抓好宣传推广、招选服务和市场安全,健全制度流程、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提供“出国更方便、社会更认可、在外更安全”的全链条式服务,大力营造一流的外派劳务公共服务环境。建设提升高端外派劳务培训基地,促进技能型大中专毕业生海外就业,打造高端外派劳务品牌。
(四)推进园区转中争先
一是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开发区建立“扁平化”管理体制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实行档案封存、全员聘任、薪酬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园区经济管理、投资服务等职能,引进专业团队运营园区发展。二是强化主导产业培育。落實重点产业集群“六个一”培育工程,即出台一个专门产业政策、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个运营公司、建设一个产业园区、成立一个专业服务机构、设立一个产业发展基金,打造一批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三是强化园区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集群打造,突出强链补链,突出外资制造业招商。推进各开发区1/3以上工作人员抓招商。组织4批次以上由开发区主任带队的小分队赴境外重点对接区域开展主题招商。依托龙头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外资企业客户来济宁开展合作洽谈。突破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支持中日韩(济宁)国际合作项目试验区、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与发展。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实行“标准地”制度,鼓励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挖掘低效闲置用地潜力,开展园区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推动优质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四是强化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各开发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开发区2019-2021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提升道路、绿化、消防、电力、供热、供水、供气、通讯等“九通一平”;同时推进基础条件较好的开发区对标国内先进开发区,推动基础设施向信息、金融、科技、物流等新“九通一平”跨越,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居住、教育、医养健康、商业、社区、休闲娱乐、公交场站、专家公寓和综合性生活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加快完善开发区生产、生活功能配套,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四个一”国际化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即一个国际社区、一所国际合作学校、一家国际合作医院和一批国际知名法务、金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五是强化园区争先进位。推进济宁市开发区在山东省争先进位,力争2家省级开发区进入山东省10强,2家进入50强,两年内全部进入前100名。同时加快推进开放通道加快建设。抓住山东省“谋划建设开放通道,把东部口岸优势向西部延伸”机遇,加快推进济宁综保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申建,推进兖州北站国际陆港规划建设,开行兖州至青岛港直达班列,加快济宁机场口岸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Z]2017-12-15
[2]彭新媛,王忻昕“一带一路”倡议下山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8(34):39-40
[3]侯小菲,吴恩涛“一带一路”机遇下延边州开放型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5(33):58-59
(王彬,山东省济宁市口岸办公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8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