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政府会计革新是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推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必要基础。行政事业单位要把握新政府会计制度在管理层面的具体化影响,在优化创新过程中规范经济业务、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优化财务预算、核算及资金管理,在应用高质量会计信息中同步提高绩效管理层次与资金应用效益。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影响
   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财政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中,新政府会计制度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发展有了全新的变化。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出、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有着重大影响,会计准则执行力提升,合理编制权责发生制等,要在把握影响的过程中创新管理路径,统一会计标准体系,实现运行成本绩效评价等,确保业务与财务管理有机联系中提升财政资金执行力以及综合效益。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重新建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即“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适度分离”主要体现在“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三个层面,“双功能”包括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个层面,结合资产、净资产、费用等要素实现财务会计核算,利用预算收入、支出及结余三个要素实现预算会计核算。“双基础”中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双报告”是借助财务会计核算形成对应的财务报告,在预算会计核算作用下以决算报告形式呈现出来。“相互衔接”体现在对部门预算管理方面的现金收支进行规范化“平行记账”。同时,预算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二者属于勾稽关系,合理化编制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且在附注中披露。在此基础上,新政府会计制度对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合理化统一,财务会计功能强化,比如,利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要进行计提折旧或摊销,借助坏账准备等减值概念,明确预计负债以及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此外,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功能进行了改进,预算会计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债务预算收入、投资支出等包括其中,基建会计核算得以整合,报表体系、报表结构得以完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和附注构成,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按经济分类披露费用信息、要求披露本年预算结余和本年盈余的差异调节,制度可操作性也明细增强。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
   (一)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财务与预算管理层次提升
   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指出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是政府会计组成要素,提出了八大会计要素,预算会计要素是其中之一,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等是其组成要素,而财务会计要素包含资产、净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方面,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实践中分别采取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机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非流动性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确保资产总量估算更加精准,利于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此外,新政府会计制度能够细化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财务监管两大层面工作内容,增强其管理发展中各层次制度兼容性,实时优化财务预算收支环节,规范资金调度、配置、运用、管理等方面的同时达到供需平衡,强化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对比、剖析,优化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管,加强对记账、算账等集中管理,最大化促进财务及预算管理层次提升。
   (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财政资金应用效益最大化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作用下,权责发生制原则巧妙融入到收入、费用两大要素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环节得以优化,能够实时客观折射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预算执行、资金结余、资产负债等各方面具体情况,便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日常各阶段各层次业务与财务管理有全面、深入地认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同时优化资金与资源调配路径,在实现财政资金应用效益最大化过程中促进行政效率提高。
   (三)规范会计核算原则与计量基础,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出和我国新时期企业会计准则等实践有机联系,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属于财务核算双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当下固定资产确认方法进行了调整,旧准则中单位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价值不低于1000元,但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该确认标准极易导致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不具体,影响固定资产核算精准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在提出的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整,和固定资产有机联系的经济利益才有可能出现在会计主体中的同时合理计量财务成本,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确认,利于从根本上规范会计核算原则、计量基础,确保固定资产确认、计量更加合理化。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合理变更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及摊销无形资产,根据具体用途,将计提折旧融入到当期费用,也可以计入到对应的成本中,优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能够客观折射业务活动开展中固定资产具体价值。
   (四)规范会计行为,优化财务收入与运行成本管理
   收入、費用两大会计要素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入及运行成本的真实写照,能够全面、深入、客观评价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管理与绩效高度。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和我国出台的新《预算法》有机联系,能够深化行政事业单位结转结余资金管控,统一支配节约资金,避免项目业务开展中出现资金浪费、滞留、挪用等现象,促使资金运用以及会计行为同步规范。在此基础上,会计技术、绩效评价有机整合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的关键所在,在技术手段作用下的绩效评估中,优化配置内部资金以及资源,防止出现“高成本、低质量”现象。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路径
   (一)深化管理制度体系,构建财务信息共享机制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深化已构建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自身各方面管理具体影响,固定资产范围调整、财务收支管理、资金专项管理、内部审计等,细化已制定的职责、内控、绩效、信息化等制度,在完善技术指标、标准体系等过程中同步创新财务以及业务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围绕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以业务项目为导向,科学构建财务信息共享机制,在财务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优化传统单一而滞后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信息数据采集、整理、分析、运用等环节高度其中,在财务信息数据全面共享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规范日常开展的将存货清查、物资采购、投资清查等工作。
   (二)强调信息化管理,更新管理硬软件并落实衔接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要强调新政府会计制度落实中信息化管理,优化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科学构建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科学设置财务预算、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风险管控、人员技术培训等功能模块,定期更新管理硬软件,促使管理系统平台处于高效运作中。在此过程中,行政职业单位要落实衔接工作,确保管理系统模块关键性功能顺利实现,及时进行账务清查,比如,长时间挂账下的应收款项、应付款项,需要处理的各类固定资产,包括不能回收的长期项目投资,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系统化核定各类固定资产折旧额等,在强化管理中规范财务收付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政府会计制度满足新时代下会计发展客观需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产生了深层次影响,要准确把握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资产、流动资金等管理新情况、新要求等,在发挥优势作用中优化财务收付、权责、监管等方面,促使财务与业务工作高效开展,在管理信息化、程序化、标准化中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公开度,确保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更加完整、真实。以此,实时资金最大化效能的同时增强综合实力,在综合效益目标实现中推动持续性发展,让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付利.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J].纳税,2018(31).
   [2]王建,邱煜凯.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视角[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5).
   [3]刘玲.《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齐鲁珠坛,2016(01).
   [4]路青利.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创新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4).
   [5]张进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与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7).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亭镇财政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05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