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机遇和挑战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中国加入WTO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张。文章先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区域分布和投资主体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而对我国“一带一路”下对外直接投资现存机遇和未来面临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投资存量
   自“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我国鼓励国有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国企业也在这一号召下开始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额显著提高。“走出去”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中国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大举措,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张也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
   目前形势下,我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扩张。商务部统计数据反映,我国在2017年度境内投资者总共对全球6000多家境外企业,共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高达1180亿美元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过去增长了14.7%。同时,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的大力扩张使得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达到了1456.7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过去增长18%,对外投资规模超过同期吸收外资规模,实现资本净输出。
   从对外投资存量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这四个行业在2016 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均超过了1000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达8335.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5.9%。
   在对外投资的地域分布上,阿联酋、印度、土耳其、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成为2016年我国前 10 大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国。2016 年 1~10 月,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合计 1091.5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74.8%;其中对美投资的增幅高达173.9%。
   基于以上数据可分析得出,中国当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快,势头迅猛。根据商务部数据,到 2015 年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8826 亿美元。然而这个金额只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 3. 4%。跟世界其他主要的投资国比起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相当于日本的74%,法国的69%,德国的55.7%,英国的56%和美国的14%。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流量上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存量上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水平低,需要在日后不断加大对外投资规模,提高资本净输出。
   (二)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根据对外投资中各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来看,投资最多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和金融业。而制造业相对投资存量少。中国在采矿业的投资较大,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中国合理也应当扩大这方面的投资,保障国内的能源需求,加大能源储备。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服务业和科技业发展较为落后,中国通过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合作办企等方式,可以学习借鉴他国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經验,也能更好地融入当地,实现企业本土化。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中国的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严重,并且个别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还非常严重。因此,中国也应当不断扩大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通过政策引导我国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到国外,对我国的去产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三)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和投资主体
   从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分布高度集中,超过80%的投资存量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据《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亚洲的投资流量最大,其次是拉丁美洲。个人认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环境压力等因素影响,此类产业可以积极到周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办厂,不但可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还可以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但同时,有些地区和国家一方面受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影响,另一方面国家本身政局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地缘政治冲突明显,因此投资安全性备受挑战。我国企业在投资前,需要充分调研当地的市场环境,了解当地政局情况,以减少投资风险。对于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或者高端制造业,则需要在比较发达的国家,诸如新加坡等进行投资,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跨国并购,合作办企等方式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来看,国有企业占比较高。2000年以来,在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大部分。根据历年OFDI统计数据,国有企业的投资占到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半以上,到2016年,尽管非国有企业占比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流量占比下降,但依然占55.2%。在今后对外投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政府不仅要扶持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而且要扶持非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面对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类国家尤其在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道路、铁路、机场、港口、快速交通、电站的构建等。而中国正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人才和成功的经验。因此双方可以实现合作来有效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第二,随着“一带一路” 倡议的落实,与之相应的金融机构也能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支持。如最近成立的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与“一带一路”相呼应的的丝路基金。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来进行对外投资,同时也可以利用东道国当地的一些融资方式,采取PPP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措。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亚洲国家,地缘相近,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历史,这也为中国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挑战
   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由于文化、宗教、政治等的巨大差异,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法律、政策风险以及大国势力的干预和阻扰。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投资回报率低下,在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国家投资风险大等的一系列问题。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到目前的局势来看,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回报率低。一方面,由于我国海外投资主要面向东亚发展中国家,主要投资投向为基础设施建设,而这类方向的投资普遍回报周期长,回报见效慢。加之一些发展中国家本身国内政局不稳定,且国内经济发展缓慢,是造成投资风险大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回报率高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受技术制约和对方的技术保护影响,此类产业分布比重较低,因此投资收益也相对较低。要打破这一局面,中国企业就应该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業。
   另外,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大量的投资。首先前期投入成本较大,面对一个新的市场,中国企业需要做好前期当地市场调研,构建厂房,配置机器设备,人员招聘以及原材料的投入等都是巨大的成本开支。其次,企业还要在当地积极寻找新的中间产品供应商,销售渠道也需要重新开拓,这都将带来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而除了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我国企业寻求其他融资途径也非常有限。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能力,不局限于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技术发展特点,“因地制宜”,投资项目有所不同。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大力投资能源产业,对于需要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基础设施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侧重投资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或者高端制造业。同时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通过并购、合资等多种投资方式,缩小对外投资企业在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东道国存在的差异,且能减少开辟新市场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风险。跨国并购的方式虽避免了重新开拓市场,但这种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母国公司与被并购企业的整合问题。在两者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水平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双方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留住被并购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占玮.新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机遇与风险分析——基于“一带一路”倡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
   [2]侯文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问题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6(0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05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