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祝宁
摘 要: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公共图书馆也逐步向数字化发展,读者服务和资源管理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化中既包括了对现在新媒体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大胆创新和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促进了读者服务模式的优化。这种新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读者对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使用便利。因此,对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和服务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新媒体;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0-0188-02
引言
由于新旧媒体在当下高度有效融合,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质量和使用率得到高速提升,体现了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大趋势。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新媒体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困扰着读者对于新媒体公共图书馆的使用。基于此,我们需要全面分析,优化改造,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新型的服务模式。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积极响应新媒体潮流的号召,突破传统服务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并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项目。当前图书馆可利用的新媒体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移动手机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汇总最主要的新媒体服务方式是移动手机图书馆,在馆内工作人员通过将大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只做相应手机图书馆APP,读者主要通过下载注册或者网页访问进行查询,享受海量图书馆资源服务,实时了解图书馆动态。另外,手机移动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读者喜好进行大数据关联,推荐相关内容,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内容。
(二)微博
微博是目前公认的大型社交平台,受到大家广泛认可,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开通了微博账号,有专业人员进行微博发送图书馆动态,进行相应服务理念的宣传,这样就可以与读者有效沟通、实现良性互动关系,在微博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扩大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带动更多粉丝读者参与到阅读中来。同时,公共图书馆会发布一些有趣的微博内容吸引更多粉丝,并且与其他图书馆微博账号建立良好的友馆联谊。
(三)微信公众平台
目前,国内微信的使用度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实时聊天软件,其便捷的各项功能,如信息、视频、分享、阅读、文字等功能已经使其跃居国人沟通交流工具第一的地位。目前我國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开通有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图书检索、公告通知、座位预约、留言推送、讲座推送、各式活动等内容和功能,便于读者充分享受新型阅读服务。
二、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信息安全制度有待完善
公共图书馆有了新媒体的强势融入,就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查询便利。但是,新型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高效、便捷图书服务的同时伴随有一定风险。比如,读者通过新媒体在享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时,个人信息和浏览记录会被大数据记录保存,如此图书馆就可以利用大量的个人用户登录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研究读者个人行为信息偏好等内容,进而推荐更加合理的书籍信息阅读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引入互联网信息时间短,技术有待完善,安全上仍然存在漏洞,用户信息有泄漏风险,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相关技术的攻关,法律条文、监督机制的完善,乃至为读者提供安全、便捷的阅读大环境,都是亟待提升的重要方面。
(二)数字馆藏资源建设比较落后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基础设施、硬件设备、馆藏资源软实力方面目前总体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图书馆对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普及时间晚、范围小,所以仍处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起步阶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文献资源不够丰富,古籍与经典文献检索电子资源困难;其次,数字化设施维护欠缺,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数字电子设备大都处于关闭或损坏状态,无法提供相应服务,降低了服务效率,并且容易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相较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来说,我国新兴的新媒体类型公共图书馆已经算是全面改造升级,可以帮助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并发挥图书馆既定功能。
(一)可以借助移动平台,对读者实施信息及时推送
当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其特点是实体书籍数量巨大;书籍类目繁多;查阅难度较大。由于图书馆就是因为书籍数量巨大而得名,因此,难以避免会出现以上几个特征,导致类目繁多,增加阅读检索困难。这就需要进行多类项目的设置,和移动平台的接入,其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强读者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认知。目前由于网络发达,大部分人开始在网上搜索阅读书籍,但是受到版权限制影响,书籍内容难以找全。这时,图书馆就可以发挥馆藏优势,及时推送图书信息,方便人们查阅,增加了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杂志类时效性比较强的刊物,数字图书馆就更能凸显其价值,在纸质媒介难以搜索时,网上却可以长期保留、查询,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二)改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最主要的创新服务就是改善读者服务模式,当前的服务模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服务效率低下。在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中,服务人员一般都配置较少,在人员紧缺状态下,特别是有了重要活动事项,有些读者不得不自己进行动手操作,难以得到专业图书管理人员的帮助指导,导致读者耗费时间降低阅读欲望;其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水平有限,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图书管理教育或者只是一些闲散人员担任管理员,导致图书管理业务水平长期徘徊不前,且这一职业非社会主流工作范畴,难以得到正规培训。由于此业务枯燥乏味,也容易引起从业服务者的流动性增加。因此,要全面改变服务模式,应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入手,进而带动新员工,最大程度上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方便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 (三)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体验升级
现代化网络社会高速发展,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接入网络,方便了生活、工作、学习等。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使得新媒体得以在图书馆领域发挥其自身的优异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服务体验。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进行数据库的对接和使用,随时对图书资源、报刊文献等进行查阅使用,并且由于科技的大量融入,查阅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层面飞越和提升。照此发展下去,未来的AI人工智能搜索引擎发展空间巨大,人们就可以得到更加优化的读物体验。由此可见,科技才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第一动力,才能高度契合当代社会需求。
四、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举例
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可以有效摆脱因地域限制而带来的服务范围的局限化,在网络环境中可以架构出实体图书馆空间之外的可供游离服务的读者服务模式。这样的新模式可以摆脱距離导致的各种限制,可以使读者随时随地享用公共图书馆的书籍资料等资源,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中享受到图书馆服务,获取需要信息。
(一)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系统
图书馆走上智能化服务道路仰仗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诞生和使用。据相关资料显示,1998年新加坡图书馆率先使用射频技术实施了图书馆的管理,紧随其后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在图书馆对射频技术进行使用。我国大陆此项技术的使用从2006年深圳市图书馆开始,后续其他城市如宁夏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应用射频技术管理图书,应用于图书的自助借还,并且还配套设有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在原有的射频技术基础上,增开图书智能归架、防盗系统、图书索引精确导航等多种功能,智能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随之服务能力也实现了上升新台阶。
(二)触摸屏服务
触摸屏主要是用于书籍信息检索查询的输入设备,根据人机交互原理设计,读者利用应用软件在触摸屏上可以更加直观、便捷的获取所需信息。我国国家图书馆首次推出触摸屏体验系统是在2008年,其主要服务功能设置有馆藏资源、服务介绍、政府信息公开网整合、电子报刊等多个项目系统,之后其他各地陆续开始设置触摸屏服务,进行了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可以涵盖更加广泛的内容信息,如读者须知、图书馆资源利用导引、特色馆藏、城市信息、外购数字资源等,触摸屏服务已经成为广大读者与公共图书馆直观沟通的主要新型服务模式。
(三)移动图书馆服务
智能手机时代飞速降临,手机图书馆在蓬勃兴起开始发展,国内的数字图书馆也迅速紧跟时代步伐,适时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国家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武汉图书馆等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手机版图书网站”和客户站服务系统,前者一般包括动态新闻、分馆导引、图书馆讲座、电子书等;后者包含书目查询、读者借阅情况查询、读者卡有效期查询、讲座预定等内容,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读者。
综上,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背景下,就是要体现出与传统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在对读者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要进行全面优化,以便于保证对广大读者持续增长的阅读查询需求。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一系列分析,进而讨论了新型读者服务的模式,希望可以为图书馆新模式系统建设和读者大环境改善起到些许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衍斌.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S1):123-125.
[2] 王晰巍,曹茹烨,杨梦晴,等.中美公共图书馆新媒体应用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4):40-46.
[3] 马富岐.浅议图书馆基于新媒体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6):95-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9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