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兴衰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广交会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见证着中国外贸的兴衰。研究广交会的发展史,对外贸企业产业的升级布局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广交会;外贸
凡是做外贸的朋友都会听过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07年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曾几何时,广交会是中国企业产品出口的最重要窗口,甚至有“广交会是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说。如今的广交会表面依然繁荣,然而,参展企业却冷暖自知。
广交会始于1957年4月,地点选在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创立的初衷是为了打破当时以美国为主导的欧美列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外汇。而之所以选址广州,是因为广州毗邻香港,便于来自香港的商人到会采购。不经不觉,广交会至今已63载,经历各种严重风险考验却从未中断,它为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立下汗马功劳。
我们可以把这几十年的广交会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7年开始至80年代末。这段时期参展企业基本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企外贸公司。广交会作为和外商联系的唯一桥梁,承担着国家的出口任务,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的产品质优价廉,深受外商青睐。尤其在中国入世后,外贸形势一片大好,贸易额井喷。这段时间也就是广交会最好的时期。广交会摊位里客户排队下单的场景随处可见。凡能挤进广交会的商家几乎就能躺着攒钱。
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该时期中国产品成本优势逐步减少,同时,网络信息时代兴起,外贸交易渠道增多,各种行业展会泛滥,广交会的作用开始弱化。2008起,广交会正式搬到琶洲,展会总面积大了7倍,而且从之前的2期变成3期,众多供应商拥入广交会,竞争激烈,只有在广交会有摊位就能攒钱的日子一起不复返。
为何广交会的攒钱效应发生在90年代到21世纪初?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广交会名气大,但容量有限,能容纳的参展企业少,能参展的企业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17万平方米的流花展馆,寥寥数千个展位,最后也只发展到2万个,细分到具体某个行业,外商充其量也只有数十供应商可选,订单自然就扎堆了。
第二,随着中国出口条件转好,外商参展数量不断增加。以春交会为例,1980年参展商约为2万人,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而到了2007年,外商人数已超过20万,国家和地区数达到211个!由于采购商增幅远远大于参展商增幅,做成了这段时期广交会摊位总是客似云来,排队下单的到处可见。当时人民币对美元几乎是固定汇率,企业完全不用担心汇率风险,基本上只要拿到摊位,报出价格,订单就会到手。
第三,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改革激活了生产力,开放带来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经验,使得中国工业制成品有质的飞跃并远远超越了周边东南亚国家。同时,中国拥有充足且低廉的劳动力,保证低廉的成本,再加上中国人民特有的勤劳品质,订单的交货期得以保证。就这样,在广交会上呈现在外国参展商眼前都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自然赢得源源不断的订单。
第四,那些年头,电子商务并没有普及,外商一般通过参加展会来采购商品。而广交会作为当时国内唯一最大型的综合展会,必然是所有参展商的首选,成为购买中国货物的最主要渠道。
90年代开始到到2010年左右,是广交会发展的黄金20年,广交会也一跃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展会,“Canton
Fair”的品牌扎根于每个外商心中。多少中国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千方百计谋求广交会摊位,因为广交会摊位几乎同成功挂钩。
然而,到了2010之后,很多广交会参展商,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始出现削减或者转让广交会摊位的现象。对很多企业而言,广交会有点“鸡肋”的感觉。根本原因还是攒钱效应减退,甚至付出的成本无法收回。笔者参加了30多场广交会,见证了这一切,对此感触很深。
广交会自104届(即2008年10月)起,开始整体从流花展会整体搬到琶洲新展馆。整个琶洲展馆的会展面积为66万平方米,成为世界最大的展会之一。广交会搬迁后,展位一下子成倍增加,僧多粥少的现象大大缓解。另外,国家为了扶持中小生产厂家和欠发达地区企业,特地给这些企业增加摊位。这样一来,参展商数目激增,但是这些新参展商展出的产品差异化低,有的为了占领市场报出低于行业平均利润的价格,他们的行为,为日后行业价格战的打响埋下了伏笔。
再看宏观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40个年头并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国劳动力成本,地租价格和物流费用早已超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接近发达国家。尽管我们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汇率方面,人民币从2005开始不断升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8.26一直到最低时期接近1∶6,产品单价就这样直接抬高了。
面对成本的增加,外商也被迫精明起来,一改过去的豪爽,开始货比三家。不少外商还直接在华设立采购办,寻找本地供应商直接下单。此外,随着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兴起,外国采购商可以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到国内商品的行情并可通过网络采购。如此一来,广交会供求撮合作用大大弱化。
如今的广交会,依然有充足的人流,只是排队下单境况早已不在。我们会看到采购商到处收集产品信息,打探价格,却极少现场下单。大多数情况是,采购商会后把广交会收集的信息汇总,然后向供应商索样作质量比较,最后甚至用手中得到的低价去打压意向下单供应商,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完成订单。对于广大参展商来说,既然要应对同行的竞争,包括一些恶意抄袭和倾销,也要面临外商的打压,为了争夺订单,很多时候只能用简单粗暴的“红海战术”,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一路走低。
一方面企业在广交会接单不如人意,利润偏低,而另一方面广交会参展的费用却一路走高。目前广交会一个摊位的正常售价是2万多元人民币,如果通过中介购买,价格就会飙升至8~10万(注:广交会是禁止买卖摊位的)。有时候,摊位费并非大头,因为摊位的装修费,参展样品的制作和运输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外地参展商来说,还需支付庞大的差旅费。广交会期间,酒店价格都是平日的数倍,打折机票也难觅。于是,一届广交会下来,一个企业可能要付几十万的成本,对比起广交会不足订单,企业决策者自然会三思。其实,就展会而言,除了广交会外,企业还可以参加一些行业展会,甚至能在国家补助下参加出国参展,因此企业能根据每个展会产生的效益来选择,广交会并非唯一的候选。
笔者认为,广交会的参展企业正逐渐洗牌。第一,有开发和创新的能力的品牌企业会增多。他们凭借自有专利和其他雷同产品分开,并借助广交会的大平台进行推广和接单,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第二,有外资背景的参展商也会增多。这类参展商由于有外资背景,对国外市场更加熟悉,展品的陳列和摊位的装修风格更吸引眼球,产品也更适销对路,他们比本地参展商更容易和外商建立关系。第三,部分行业会被淘汰出广交会。一些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例如圣诞装饰品,工艺品等,由于行业利润太低,企业无法承担展会费用,会逐步退出,最后基本剩下最大的几个品牌企业。
广交会的历史也是中国外贸的发展史。无数外贸人通过广交会发家致富,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环境在变,广交会也在变。自101届起,广交会的名称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仅仅一字之差,广交会的功能也随即改变。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在努力改善贸易失衡(顺差过大),也预示了中国将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向出口、进口和内需并重的开放型经济模式转变。广交会又成了这么一个前哨站。
国际环境变换莫测,外贸业务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风口浪尖上屹立不倒。作为资深的外贸人,我衷心希望广大同行能充分利用广交会平台,展现自我,获得更多的订单,壮大企业,为我国外贸事业添砖加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9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