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地区经济转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文中摘要就结合呼和浩特市实际情况,对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 经济贡献 产业地位
  服务业是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的支柱和引擎。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需要从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角度审视谋划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1997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2%,首次超过了工业(40%)成为全市新的增长极。“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7%,“十二五”末比重达到67.9%,较“十一五”末提升9.2个百分点;“十三五”的2018年底,比重上升到68.2%,较“十二五”末又提升了0.3个百分点。
  (二)经济贡献不断加大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9.5%、68.7%,“十三五”前三年平均贡献率为72.4%,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从吸纳就业看,2011年为75.7万人、2015年85万人、2018年为90万人,分别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为45%、48.5%、50%。从税收贡献看,“十一五”末的2010年、“十二五”末的2015年、“十三五”的2018年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分别为40.9%、47.5%、55.3%,服务业逐步成为税收贡献的主体。
  (三)服务中心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的服务密度和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从服务密度看,2018年全市服务密度为1353.2万元/平方公里,与“十二五”末的1219.3万元/平方公里、“十一五”末的741.9/平方公里,分别提高了11%和82.4%。从服务业投资占全市比重看,从2011年的68.1%上升到2018年的84.5%。
  (四)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比为56.8%,2015年占比为52.1%,2018年占比为48.9%,传统服务业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以金融、科技研发、电子商务、云计算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会展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2018年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
  二、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内强外弱”的现象
  从全国27个省会城市排位看,下滑态势明显,总量由2011年的第17位下滑到了2018年的23位,后退6位;增速由2011年的第9位下滑到2018年的26位,后退17位。
  (二)区域竞争加剧
  由交通便捷和信息技术进步引起的服务消费区域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呼包鄂榆城市群各城市,特别是域内的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重点,积极推动高端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建设物流中心、云计算基地的发展目标,对呼和浩特市的服务消费需求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
  (三)人口集聚度相对较低
  服务业总量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城市人口规模偏少,影响了呼和浩特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经济的集聚发展。呼和浩特市人口聚集度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绝对数偏低。2018年,常住人口312.6万人,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仅排23位,规模不及西部11个省会城市553.33万人的平均水平。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2018年,呼和浩特市经济总量占内蒙古的比重为16.8%,而常住人口仅占全区的12.3%,人口集聚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四)工业发展不足带来一定影响
  2011年、2015年、2018年呼和浩特市工业增加值为651.4亿元、678.57亿元、588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处于后五位,而且70.4%的省会城市工业增加值已超过千亿元。工业规模较小,特别是制造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对集聚产业人口、交通运输业以及科技研发等联系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作用不强。
  三、促进呼和浩特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推动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全力打造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端服务业示范区。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适应产业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重点发展云计算、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层次、规模、水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教育培训、产业扶贫等领域向新兴服务业企业采购。
  (三)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
  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重点培育现代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旅游休闲区、中央商务区、科技创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六大类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经营集约,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四)推动服务业城镇化发展
  发挥首府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打造就业“洼地”,吸引周边地区劳动力汇集。认真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取消落戶门槛,系统建立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养老保障机制,促进各域各类人口顺畅流动。
  (五)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重启“如意号”国际班列,建设国家物流大通道。抓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建设集信息发布、业务洽谈、检验检测、产品认证、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结汇退税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挥呼和浩特市蒙医药产业、资源集聚优势,培育发展蒙医药、医疗保健及养生服务,打造国际蒙医医疗、养生、服务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研究[J].北方经济,2019(06):69-72.
  [2]郭海涛.我国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经济的地位[J].纳税,2018,12(36):1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9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