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与日常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制度和手段,而企业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财务绩效。本文首先对于内部控制和财务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进而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并且针对怎样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升财务绩效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财务绩效 相关性 建议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概述
  1、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由全体员工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员共同组成,为了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要素包括5点:(1)内部环境,公司的组织结构,如董事会、经理层等,其中人力资源相对而言比较重要;(2)风险评估,风险即公司在变化的市场经济当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且风险要被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3)控制活动,包括审批制度、预算控制制度和风险预警等;(4)信息沟通,信息交流在信息化的时代尤为重要,畅通的信息渠道才能实现良好的内控,沟通主要是内部与外部及各部门间的沟通;(5)内部监督,一种对自身的精细化管理。
  2、财务绩效相关理论概述
  关于财务绩效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企业由于通过环境管理措施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消费者的偏好来提升企业价值。另一种认为企业是通过改善其内部治理结构的机制来提高企业价值。
  我国目前在评价企业的时候最多的就是运用财务绩效,绩效包括企业的业绩和效率,即注重行为的结果和过程,若只考虑业绩和效率其中的一个方面可能会导致评价的非客观性,因此,财务绩效不仅包括财务业绩,还应当包括财务效率。主要通过具体的财务指标反映出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效率,进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常用的财务绩效指标有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总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净资产收益等。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关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手段的运用十分关键,而提高财务绩效水平是进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规范企业管理,因而对于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水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完善的内控环境是财务绩效的前提
  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善和提高公司的内控环境,在优化的内控环境上,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健全的内控制度会造成财务管理出现漏洞等问题,进而导致财务核算不真实,数据失真等问题,使财务绩效信息的可靠性降低。而合理的管理结构有利于经营决策体系的完善,实现财务绩效的提高。
  2、合理的风险评估是财务绩效的基础
  企业内控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风险评估,我们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强化内控管理,对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以及规避处理,进而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很多企业都由于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而破产,更有没有正确认识风险而损失惨重的公司。
  3、有力的内控活动是财务绩效的关键
  内控活动所运用的控制方式在防止企业违规操作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内控活动的有力执行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审批、预算管理、运营控制等一系列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十分有利,也会使企业得财务绩效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4、有效的信息沟通是财务绩效的条件
  信息沟通提供了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经营信息,并使企业员工明确自身的位置以及实施内部控制的好处、重要性。通过组织获取或者使用高质量的信息可以实现内控活动并得以有效实行。如果能够合理管控公司内部的各种信息流,就会促进信息在各级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可以避免因信息沟通阻塞造成的不利因素。且良好的内控管理能够增强对各种信息数据的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进而使企业的经营效果和财务绩效水平得到提升。
  5、良好的内部监督是财务绩效的保障
  监督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功能,不健全的监督制度就不能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可靠,不能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而良好的内部监督可以使内部管理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及资金运用管理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内控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有一定的作用。
  三、完善内部控制以提高财务绩效的建议
  1、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可以使其财务绩效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其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优化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其次,应当对内部管理结构予以完善,重点改善企业的管理结构,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最后,在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强化对员工的管理,将物质奖励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通过产品、资本和经理人员市场对经理人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
  2、实施企业内部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既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重要的内控要素。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来提高经营效益是最直接的风险评估的目的。企业应该根据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危急性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风险管理体系。梳理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找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防范的关键点和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起因。再者,应当对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强化,对于风险管理应当采用系统式的组合方案,以便能够尽早发现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降低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本,优化财务体系。
  3、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管理
  在企业的内控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应当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有关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企业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董事会管理、经理层管理、内部审计、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工作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内控活动的执行情况应当是有效的,这样就要求企业一定要明确好管理的职责,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内控活动的质量。
  4、增强内控管理的企业信息沟通
  加强对企业信息和沟通的内控管理,可以使企业内控管理力度得到加强,保证及时进行披露经济活动数据,避免企业因为信息阻塞导致信息失真等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内控管理中信息沟通的第一步应当健全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通过明确每个人的责任的方式保证企业各种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流通。与此同时,应当尽量采用信息化的方法管理内部控制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将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同其他业务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并通过建立局域网或使用外部网络平台来实现企业内部数据的及时收集、传递、储存、分析等等,保证各类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够实现自动化、集中化、关联化、流程化,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效率。
  5、提高内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能够提高内控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的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一方面应当发挥管理层的积极作用,审查企业内控管理的实施状况,保证各项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应当使内部审计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围绕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资金管理与运用、会计信息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全面的重点审计监督,以便能够尽早发现企业在内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或风险,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加强内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结论: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与执行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减少资源浪费,合理分配资源,赢得投资者信赖,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虽然可能导致较高的成本,但企业内部控制在促进财务绩效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自身内控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優化,尤其是内控环境、风险管理、内控管理、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等方面,使企业整体的内控体系得以完善和提高,进而使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财务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东宁,周长辉.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动态关系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4(4):43-50.
  [2]吕峻,焦淑艳.环境披露、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财务与会计),2011(1):109-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59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