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金融机构挤兑风险防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一时期,农村金融机构挤兑事件频繁发生。2014年3月,江苏某农村商业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2016年3月,河北某县农村信用联社出现挤兑事件,并蔓延至周边县域。2019年5月,山西某村镇银行发生挤兑事件。以上几起挤兑事件具有共性特点,对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及所在区域金融生态、金融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挤兑事件危害性入手,分析挤兑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防范挤兑危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 挤兑 风险防控
  一、挤兑事件的危害性
  金融机构挤兑突发事件,是一种突发性、集中性、灾难性的危机,同时也有极大的社会危害。在挤兑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巨大损失甚至迅速破产,存款人或投资人利益受到巨大损害,诱发金融危机乃至影响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以银行挤兑为例,挤兑行为会对银行支付骤然提出巨额需求。因此,挤兑一旦出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资金实力不强,往往不堪一击。其次,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以全社会的利益主体为服务对象,从而建立起以金融机构为核心的庞大而复杂的信用链。在这个信用链中,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全社会各利益主体之间生成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使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呈现发生速度快、传播面广、对政治经济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一家银行发生挤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存款者心理恐慌,最终单个或局部的金融风险很快会演变成地区性、系统性甚至全国性的金融危机,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最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能够创造和放大信用。挤兑将通过负面的乘数效应,引发信用的急剧收缩,以致使整个经济陷入瘫痪,破坏投资环境,损害国家信誉。
  二、农村金融机构挤兑事件发生原因分析
  结合近几年挤兑事件实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发:
  (1)金融机构因谣言影响导致挤兑事件的发生。对银行来说,声誉最为重要,一旦声誉受损,就很有可能导致挤兑的发生。储户对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充分,导致在储户获得关于银行不利言论或者从众心理的状况下从商业银行大规模地提取存款,加之一些中小金融机构舆情管理不足,未能及时搜集到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并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导致挤兑风险扩散。
  (2)金融机构因流动性困难导致挤兑事件的发生。由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总是存在较为突出的期限错配问题,因此,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首要风险。金融机构一旦出现流动性困难,加之储户恐慌心理,会集中提取存款,金融机构如不能满足储户需求,极易引发挤兑事件。
  (3)因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导致挤兑的发生。因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导致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难以继续经营,大量存款或客户资金难以兑付,保险偿付缺口巨大,极易形成挤兑风险。
  (4)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而导致挤兑事件的发生。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出现资不抵债情况, 并且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收购或承接其不良资产和相应的债务,只能宣布进入清算并进入市场退出程序,储户存款或资金无法及时兑付,极易引发挤兑事件。
  三、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挤兑事件特点
  (一)多由负面舆情引发
  近年来发生的挤兑事件多由“股东跑路、即将倒闭”等谣言引发。部分谣言毫无依据,因信息不对称,储户对金融机构了解不足,无论金融机构信用是否良好,一旦有部分客户取款,就会产生羊群效应,引发挤兑事件。
  (二)负面舆情传播十分迅速
  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对舆情的监测管理不完善,化解舆情风险的应急能力不足,在自媒体时代,负面舆情具有突发性,扩散快,破坏力极强,处置不及时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三)涉兑人员金融知识欠缺
  从“挤兑”涉事机构的分布看,这些机构基本处于乡镇或城乡结合部,储户知识层次较低,金融知识欠缺,且大多为小额存款储户。同时,农村地区聚居特点明显、乡缘关系突出,更助推了谣言迅速传播和蔓延。
  (四)事发地域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从近期挤兑事件看,事发地域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山西某村镇银行挤兑事件所在县域发生了非法集资案件,涉事群体较大,损失较大,并形成聚集事件,给群众造成了心理恐慌。另外,事发地域企业涉黑涉恶案件频发多发,也为挤兑事件产生提供了温床。
  四、农村金融机构挤兑风险防控策略
  (1)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意识。挤兑作为一种突发事件,虽是偶然发生的,但危害之深,来势之猛,是十分惊人的,比一般风险严重得多。金融机构要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因为后期处置工作做得再好,也是补救性、被动性的工作,都会造成损失。为此,必须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识别、分析、评估内外部各种风险因素,找出风险形成的原因,跟踪和预测风险演变趋势,并建立应对挤兑紧急预案,采取超前性控制对策,将挤兑的潜在风险提前化解。要加强预案演练,建立灵敏高效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应对之策,做到有备无患,提高实际防范能力。
  (2)加强监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挤兑风险,从金融机构自身讲,关键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和落实全过程的内控制度,环环相扣,科学合理,强化抗风险能力。资产质量是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健康与否、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不良资产过多,不仅影响银行效益,而且影响资金流动性和社会信誉,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挤兑发生。提高资产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加大清收力度、进行资产剥离等措施,遏制存量风险;另一方面,更要通过健全授信管理制度、把好投放关、选准贷款投向等措施,优化增量配置,控制风险积累,为防范挤兑风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要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强化舆情引导。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在加强银行卡、支付结算、国债、反假人民币等日常金融知识宣传的同時,特别要注重存款保险知识的宣传,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深入居民聚集区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存款保险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对非法金融活动等金融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他们的谣言识别能力,培育金融理性,形成自然的传播阻断机制,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必须加强舆情监测,实现舆情监测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空隙,实现全天候管控,严防负面信息传播。
  (4)加强内外协调,共同应对挤兑风险。金融机构自身、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要发挥合力共同应对。平息挤兑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系统性工作,仅靠金融机构自身是难以应对的,要求相关各方团结一致、加强沟通、内外协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落实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化解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责任,监管部门可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其他金融机构乘机从事不正当竞争,人民银行可以及时调拨资金,保证支付需要,新闻媒体要发挥正确引导作用,稳定公众心理。
  (5)营造良好环境,树立稳健形象。金融机构的经营需要一个安全、有序的金融环境,一个地区的金融市场环境如何,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能否稳健经营。金融机构必须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严格依法经营,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必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同业竞争与合作,实现“双赢”发展,必须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建立互助互信的良好关系,赢得客户的支持。
  (6)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恢复业务。平息挤兑后,金融机构要迅速恢复业务和形象,继续保持警惕,防止风波的回潮,抓紧做好遗留问题的清理工作;集中精力,组织营销,尽快促进资金回流和业务回升,扩增自身实力;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树立信心改进内部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开展正面宣传等,与公众重新建立互信关系,提高信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1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