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爱文

  摘 要:作为新范式的“模式II”知识生产,给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带来的新变化,从“学科为本”向“问题导向”、组织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领域以及质量控制评价方式的转变。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下应重塑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在应用情境中教学、增加跨学科实践课程类型、扩充课程编制参与主体以及建立综合、多维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80
  1 作为新范式的“模式II”知识生产
  进入21世纪,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以大学和学科为核心的传统知识生产方式越发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旧知识生产方式逐渐被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所取代。服务于社会的新观念必然会引发学科思维和方法论的转向,(英)吉本斯(2011)等6 位著名的科学政策专家合著了《新的知识生产:当代社会科学和研究的动力》一书,书中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新概念,即“模式II”。新观点为: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模式I”转变为在应用环境中、利用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知识生产模式II”。“模式II”强调知识生产过程的应用情境化,知识生产常常是以问题为中心并且是在具体情境中的;“模式II”对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生产模式提出挑战,跨学科研究成为主流;知识生产的主体、场域是多样的和异质的,“模式II”知识生产的主体包括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设计师、工程师和社会科学家等带来不同的经验和技能,知识生产的场域包括了政府机构、高校、研究中心(所)、实验室、企业和咨询顾问公司等组织机构。
  按照吉本斯的观点,知识的传播和生产过程是动态的,“模式I”到“模式II”的跨越经历了由单学科、真理性、确定性到跨学科性、实用性和不确定性的过程。知识在一个广阔的、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情境中被创造出来,相对于重点关注基础研究的旧知识生产模式,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更关注以问题为导向,运用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更多的应用于关于技术、商业、工业、经济等和政府政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知识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对跨学科研究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的情境也扩展了知识的界限、知识的应用由目标顾客和用户所决定,知识生产的过程更强调了应用的社会责任感。新的理念、方法和场景的持续更新导致新的能力和技术、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知识与技术的互动营造出新的知识生产生态。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必然会导致教育内部即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2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给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实践教学模式是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和知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构建符合教学规律和社会实践应用标准的科学系统化实践教学范式模型。美、英、澳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先进实践教学模式,如具有开放性和社区服务特点的美国社区学院模式、以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的德国高等专科学校(FH)模式、澳大利亚的以能力为基础(CBE)模式等。虽我国高职实践教学起步较晚,但在对借鉴、移植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了很多不同层面的尝试,涌现了一批实践教学模式成果,如宁波职院“产教结合”模式、苏州职院“学做合一”模式,无锡商业职院“自主创业”模式等。虽目前我国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因起步较晚,在理念、实践、制度、方式等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整体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些新举措实际上就是迎合“知识生产模式II”的一种反映。知识生产新模式所强调的知识生产的应用情境化、跨学科以及多维的质量控制系统成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知识的新范式打破了学科独享的大学课程、知识生产的应用情境催生了多样化的课程、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大学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2.1 从“学科为本”向“问题导向”的转变
  实践教学模式在从传统学科规范为根本向与社会经济环境互动开放的“问题导向”的应用体系的转变,更积极地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2 知识生产的组织从“封闭”向“开放”转变
  大学的对外职能发生根本变化,走出象牙塔,更多地与外部、产品用户、服务客户等知识生产的社会利益相关群体产生动态互动,以“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为根本,形成更开放的知识生产机制,把合作伙伴和同盟者吸纳到机构教育,高校成为更开放、可交互的新型机构。
  2.3 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领域转变
  面对来自企业的复杂问题和现实世界的需求,学科之间的沟通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需要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将传统学科知识与解决复杂问题所需要的跨学科跨专业技能相融合。
  2.4 质量控制从“同行评议”向“相关利益相关者”评价转变
  质量评价成为大学教学研究的指挥棒。知识生产新模式发生了多维度的变化,从“学科为本”向“应用为本”导向变化、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领域转变趋势以及主体的多元性、组织的异质性出现使得知识生产参与者的质量标准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因此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同行评议”向“相关利益相关者”评价的转变。
  3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与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建设
  为了回应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审视教学模式与知识生产的关系,实践教学应实现以下四個方面的改革,下面以商业类专业为例进一步阐述。   3.1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在应用情境中教学
  商业类知识,如商业主体运行、商业交易方式、市场营销以及商业企业管理等知识的取得,是在广阔的应用情境下生产的,而不是纯学术环境。通过在“需、求”和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商业应用情境下,边干边学、带着问题学,在解决问题中、在互动中促进知识生产。
  3.2 改革实践课程类型:增加跨学科实践课程类型
  商业领域的各部分是融会贯通的,商业知识生产也就具有跨学科性,知识储备和技能获得越多,面对问题时分析方法和解决路径就会越多。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必须打破现有学科界限开展教学活动,增加跨学科实践课程,通过跨学科式的教育和研究来进行。丰富的跨学科背景,其思维的广度和高度远超商业企业同行。
  3.3 改革课程编制主体:扩充课程编制参与主体
  背景各异的知识生产者异质性很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智力支持,商业知识生产过程需要社会各组织主动参与,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扩充课程编制参与主体,不定期开展“工作坊”研讨,邀请从事商业、管理、工程、技术等不同专业背景专家参与。不仅促进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更为师生提供探究不同思考和不同方法的智力环境,以此来推进跨学科研究。
  3.4 改革实践质量监控:建立综合、多维的评价机制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不仅涉及商業知识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如何评价知识的问题。商业类专业的质量评价应突破传统同行评议的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异类团队等实施新型质量控制,形成由各学科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质量评价团队,转向更加综合、多维的机制。
  4 几个关键的问题
  4.1 如何促进在应用情境中教学?
  教学中应用情境的建构,通过建构虚拟或仿真的情境,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大脑中对所处外在的商业世界有了内部的表现。创设与商业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真实情境相一致的职业情境,有助于高效地理解真实商业环境,例如现场调研。促进商业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使学习者在解决企业真实的问题的过程中有机会生成创新与创意,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进而解决问题。
  4.2 如何增设跨学科实践课程?
  商业类专业实践课程应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知识生产新模式中,商业知识主要在跨学科的情景中生产。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教会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来自不同学科的方法或术语解决一个主要的题目或一个实际问题。
  4.3 如何建立综合、多维的评价机制?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践教学评价的新理念,现在的商业类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系统囊括教学评价,它的价值取向必然是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学生价值的整合。对课程编制的评价是评价重要内容之一。在重新调整课程标准时,既要兼顾社会主流阶层的参与,使其所认可的知识共同融入商业类专业实践课程领域中。
  “知识生产模式II”背景下,将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体会知识生产协作的过程,培养社会责任感、跨文化合作能力,以及沟通技能等,通过帮助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些实践不但有助于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为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经验”提供了很好的体验方式。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吉本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等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22.
  [2]王凯.大学和产业知识生产模式的异质性与融合性研究:基于制度逻辑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1):110-115.
  [3]舒成利.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原始性创新发生机制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6):640-644.
  [4]张玉虎.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与大学课程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4,(7):116-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6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