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亚琦

  摘 要:广西地理位置优越,水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品生产省份之一。随着近年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广西水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要保证水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品质,水产品冷链物流尤为重要。首先从广西水产品资源概况出发,提出水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广西;水产品;冷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22
  1 广西水产品资源概况
  广西南有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北部湾沿海渔港群,区内同时分布着郁江、黔江、漓江、柳江、浔江等多条河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水产品品类众多,资源丰富。2018年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将北部湾沿海渔港群列入全国规划建设的十大沿海渔港群,打造北海、南澫、钦州、防城港4个渔港经济区。作为全国主要的水产品生产省份之一,对内输送到全国各地,对外出口到东盟及其他国家。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在我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产品的生产产值也在逐年提高。2017年全年广西水产品产量达378.79万吨,相比2016年的361.37万吨增长了4.8%。然而水产品因其水分、活性酶等含量较高,易发生变质,为保证水产品的品质,在物流过程中需采取冷藏储存、冷藏运输等低温保障措施。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是推动水产品需求,提高水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2 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问题
  2.1 冷链物流产业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
  日美等物流发达国家负责冷链物流运营的公司大多拥有大规模的冷藏仓库,专门的物流中心,发达的冷链技术,由此将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储运,组织化程度高。而国内物流行业中的运营冷链物流的企业本身就比较少,尤其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能独立完成综合性全程冷链服务的企业更少。目前广西的水产品物流在一方面主要为个体运输商、个体摊贩各自进行冷链组织,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组织化程度低;另外主要以物流企业的冷库和冷藏运输为主,功能较单一,信息化程度较低。总体来看,全区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呈现出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不高,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2.2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冷链物流的存储环节大多需要使用冷库来存放货物,除此之外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也需建设配套的制冷和控制系統,再加上制冷车的成本和消耗的电费,使得冷链物流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一度被称为贵族物流。如若使用全程冷链,水产品物流成本将高达产品销售额的50%~70%,因此大部分企业不选择价高质优的规范化的冷链物流,而是采用其他的土法保温或常温运输方式,其物流成本只占产品销售额的20%,但无法保证水产品到达目的地的品质。
  2.3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较薄弱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较薄弱。近年来由于消费意识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等因素,冷链物流才逐渐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但是由于冷链物流的技术和条件要求较高,物流设施设备投资成本较大,即便冷链物流的需求量日益旺盛,但还未达到爆发阶段。因此众多企业对冷链物流的投资和业务开展仍持谨慎态度。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统计,冷链百强企业合计大约只占市场份额的不足5%。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数量较多集中在沿海区域及一线城市,中部西地区资源较少。以冷库容量为例,我国冷库容量900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相对发达地区。而广西拥有万吨级以上容量的冷库仅少数几家,其他大部分为中小型冷库,且多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多层土建冷库,技术较落后,温控区间小,设施配套不足甚至陈旧老化,冷藏储运能力较低。
  2.4 全程冷链监管难度大,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由于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化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在冷链物流作业环节各方面都没有强制标准,冷链物流在运输方式及其质量管控方面,主要依靠各企业间的相互商定,因此,考虑到价格竞争和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因,冷链物流在装卸、运输、销售等环节上经常出现“断链”现象,再加上受制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限制,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要解决监管问题必须使用大量的物流信息技术,如自动分拣技术、条形码技术、RFID、GPS、货物跟踪系统等。而广西冷链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较低,水产品冷链物流的节点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不高,信息化使用意识较薄弱,更是加大了全程冷链的监管难度,难以确保商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达到质量安全标准。
  3 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3.1 把握政策机遇,加快产业升级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冷链物流产业给予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国家层面上仅2018年全年就出台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35项。2018年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主要方向集中在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加快冷链技术创新应用,建立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行业监管力度等。广西冷链物流的发展可把握政策机遇,借助政策优势,引进和培育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引导冷链物流企业创新发展,并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将重点投向市场潜力巨大的水产品冷链市场,打造综合性全程水产品冷链网络,形成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升级。
  3.2 加强技术研究和行业合作,降低冷链成本
  水产品为易腐食品,要保证食品安全,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环节都必须处在低温控制范围内。而水产品预冷、低温环境下分级、卫生管理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国家标准与国外及国际上相比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技术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冷链技术研究开发方面,一方面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选择与相关的高校展开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冷链技术,以促进技术的成熟;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冷链物流人才,推动冷链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实现冷链技术成本的降低。在行业合作方面,可通过冷链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商,实施共同配送等模式,扩大业务规模,节约物流成本,实现冷链运作成本的降低,进一步满足冷链行业的需求。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冷链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我国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广西可从两方面进行建设:一是面向生产基地,建设集仓储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型冷链物流产业园,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如依托南宁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正在建设13万吨冷藏、冷冻库,构建集仓储、配送、运输、加工、商贸、信息服务为一体,海、陆、铁多式联运的冷冻物流体系,打造西南地区最大、全国性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另一方面,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的基础下,鼓励传统物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创新冷链物流服务,发展定制化增值化服务,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3.4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程监管
  随着智慧物流的落地,物流行业科技化智能化程度逐渐加深,冷链物流行业可通过各类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等信息化手段,實现透明运营,全程监管。以广西水产品冷链而言,可依托水产品生产基地和集中消费优势,建立区域性水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同时在水产品冷链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充分运用条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GPS、GIS等信息技术,开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进行全程监管。
  4 总结
  广西作为我国水产品主要供应省份,水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应该把握机会,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开发冷链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广西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从.广东省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6.
  [2]任敏 胡永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6,(27):93-94,96.
  [3]王丽红.烟台市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6.
  [4]李剑峰.区域冷链物流发展思考[J].中国储运,2012,(07):119-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6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