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乡村旅游建设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娄甜田

  摘 要:乡村旅游的智慧化是适应时代变革、技术革新而提出的发展新途径。通过分析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发现存在基础信息服务设施不完善、缺少详细规划方案、市场营销手段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人才不到位等困境,进而探讨了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对策,希望能为智慧乡村旅游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15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视作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产业,能够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依托独具特色的田园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统的观光游基础上,逐渐拓展出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等新兴旅游项目。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游客数量逐年稳步上升,2017年共计接待28亿人次,占全国接待总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乡村旅游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8年止,全国农家乐的数量超过220万家,美丽乡村数量已达到560个。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乡村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进步,智慧旅游悄然兴起,游客只需使用移动终端便可实时掌握交通、住宿、景区服务等各类信息,由此大大提高了游览体验和出游品质。智慧旅游的出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智慧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新技术的加入对于打破城乡信息壁垒、推动鄉村旅游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智慧乡村旅游
  智慧旅游概念于2010年由江苏省镇江市率先提出,随后应用于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大型国际性会务活动。学术界目前关于智慧旅游的概念意见尚未统一,不同学者分别从技术应用、管理变革、业态变革、模式转变、服务等角度阐释了智慧化对于旅游业的作用。
  智慧乡村旅游是政府政策层面的一个概念,国务院在201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和投资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1万家智慧旅游乡村,重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服务。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并不是单纯的旅游信息化,而应把服务游客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技术的革新要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智慧化的乡村旅游在技术层面上,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便携的移动终端上网设备和计算机软件,为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在应用层面,一是服务于游客,让旅途更加便利,提升旅游体验;二是为行业打造创新性、智能化、高效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三是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创建更可持续、更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
  2 智慧乡村旅游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2.1 缺乏旅游智慧化服务理念和规划方案
  目前,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在智慧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旅游企业在乡村旅游智慧化的过程中未能树立清晰的服务理念,对智慧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乡村旅游发展停留在粗放阶段,被动等待游客来访,服务水平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各地旅游规划方案多为整体规划,很少涉及专门的智慧化发展。规划方案的不完善,导致各地普遍存在开发不科学,只注重经济效益,无序开发而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无法持续利用。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对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一段时期内无法获得有效回报,因此不受重视,有些景区虽有智慧化规划,却难以执行。长此以往,乡村旅游的发展将继续在同质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缺少亮点和特色的景区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2.2 基础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乡村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在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差甚远,尤其是信息化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如宽带、通讯设施等不通畅。互联网和通讯设施是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基础,对于智慧乡村旅游建设至关重要。这类基础信息设施的不完善,会导致网速迟缓、通讯不畅、热门景点游客无法及时疏散引导、旅游车辆集散调节混乱等严重影响旅游品质的情况出现。从管理层面上来说,缺少信息化管理平台,旅游景区的管理监测、市场秩序监管、安全运营等功能无法实现,就不能充分发挥智慧化旅游的宏观调控作用。
  2.3 市场营销推广手段单一
  在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方面,大多数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仍依靠“口口相传”的传统推广方式,或者参与政府主导的旅游展会、赛事等进行宣传,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效果不明显。国内已有部分地区突破了常规手段的限制,开始利用新媒体网络宣传景点,如开设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官网等。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内容重复、单调,优质原创内容少,互动版块缺乏、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如有些景区的新浪微博只在景区举办重大活动或旅游旺季时发布宣传信息,且内容、图片与其他景区雷同,与粉丝互动不够频繁,信息更新不够及时。这些问题会导致游客无法从平台上获取足够的有效信息,且平台本身吸引力不足,不能起到良好宣传作用。
  2.4 专业人才匮乏,管理不到位
  智慧乡村旅游的建设要求有大量专业人才,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景区管理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掌握旅游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旅游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和互联网思维。就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多数大学毕业生会选择在城市工作,基层工作较为辛苦,回报较低,发展前途不光明,种种原因导致乡村旅游企业难以招到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因此,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仍以当地村民为主,家庭式经营占据主流,这类人员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和专业领域不匹配,很难对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做出贡献,制约了智慧化进程。同时,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由政府主导,鲜有大型旅游企业加入,一些新型有效的管理方式难以引入,多数经营者经营方式落后,市场较为粗放。管理主体的缺乏、方式的落后导致智慧化发展缺少平台引领,技术的推广较难开展。   3 智慧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3.1 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打造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APP或微信端,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咨询,包括景点基本介绍、交通状况、住宿情况、娱乐项目、购物等相关信息,同时整合飞猪、马蜂窝、携程、艺龙、去哪儿等线上旅游平台的相关信息,为游客提供查询服务。另外,在APP上開通在线导航、酒店预订、门票预订等线上服务功能,开通电子支付通道,推出特色一日游、周边游等多条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最后,开设点评功能,满足消费者从查询、下单到最终支付、行程后评价等一站式服务需求。
  二是打造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利用摄像头、计算机等设备实时采集景区各类旅游数据,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硬件方面,在景区各大景点、人流密集地、出入口和停车场安装摄像头,监控景区人流量、车辆状况,发生拥堵及时派工作人员疏散,保证游客安全,同时保护旅游资源;开通电子门票,设立电子门禁,加快游客入景区的速度,避免等待时间过长破坏游览品质;引进VR设备,提供虚拟旅游服务,丰富游客体验。软件方面,建立数据库,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游客消费、游览规律,分析投诉、咨询、评价内容等,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2 针对旅游智慧化制定详细规划方案和行业标准
  由政府牵头,组织专门人员去沿海先进旅游目的地考察,参考其经验,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智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内容应涵盖发展目标、建设路径、软件和硬件基础标准、各级部门相应职责和任务等。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各行业参与到智慧化进程中,积极引进投资,拓展营销渠道,推广智慧旅游产品。
  整合区域内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分区域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的开放包容特点,开发历史乡村游、科技乡村游等新型模式,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利用信息化技术,开放线上线下联动项目,如线上预定线下种菜、养殖、采摘等体验服务,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
  3.3 将新技术、新媒体运用到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中
  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游客精准画像,选择更加符合游客要求和使用习惯的平台投放广告,如开设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发布景点介绍、配套服务设施运营情况等相关信息;建立APP,方便用户进行手机端订票、订酒店等实时操作;开新浪微博,雇推手发布原创软文,邀请专业旅游博主前来体验,并向粉丝推介,利用节事活动、主题活动、热门事件积极开展营销等。
  另外,管理部门应定期整理营销效果数据,分析新型营销手段对销售额、游客量的影响程度,建立数据模型,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营销手段,为营销方案的优化和之后营销内容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3.4 引进互联网领域专业人才,充实管理队伍
  加强乡村旅游智慧化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与企业、学校合作,引进计算机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的高端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引入条件,吸引大学生前来就业。同时,重视本地从业人员培养,一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将部分人员输送到高校定向培养;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实施定期培训计划,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和队伍管理。
  4 结束语
  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要想走得长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发展方向,积极适应行业变革。智慧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技术的力量,树立互联网思维,打破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05):66-73.
  [2]唐洪广.“智慧旅游”与信息化[N].中国旅游报,2012-04-20(011).
  [3]郑耀星,曾祥辉.福建省乡村智慧旅游发展创新策略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09):1138-1141.
  [4]王君泽,李婕,张磊.智慧旅游建设框架研究[J].智慧城市评论,2017,(01):45-53.
  [5]张旗.智慧旅游对旅游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7(02):34-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6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