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组织凝聚力的形成机制与组织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忠华

   摘要:组织凝聚力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一致团结的状态,在组织运行和发展中表现为对组织高度认同,在领导的带领下,始终保持向心力、稳定协调发展的状态和合力。组织凝聚力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探求组织凝聚力的构成因素,分析各要素的作用机制,对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和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组织凝聚力;形成;转化;建设
   组织凝聚力是组织团结力和向心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组织真正形成建立的标志。那么如何界定组织的凝聚力,它由哪些因素构成,怎样发挥作用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凝聚力界定的看法,并对它的构成因素以及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组织建设的建议。
   一、组织凝聚力的形成:组织凝聚力及其构成
   (一)关于组织凝聚力的界定
   “凝聚力”原为物理学概念,1930年,科特·利文首先提出组织凝聚力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Festinger等学者正式为组织凝聚力定义,认为组织凝聚力是一个吸引组织成员并促使他们留在组织内部的作用力所形成的一个磁场。中国学者李海提出组织凝聚力是组织在追求其目标过程中齐心协力并保持其一体性的一种状态。唐艺玲从研究公共组织凝聚力的角度认为凝聚力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成员之间的吸引力、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本文认为对组织凝聚力的界定应从这一概念最初原意出发,凝聚力一词原意指一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凝聚力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克服离心力,保持向心力,使物体运动保持匀速和均衡的合力。为此,本文认为,组织凝聚力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有共同理念、团结一致的状态,在组织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对组织高度认同,在领导的带领下始终保持向心力,稳定、协调不断发展的一种状态和合力。
   (二)关于组织凝聚力的结构
   国外对组织凝聚力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单维度、多维度、多层次多维度三个阶段。国内学者关于组织凝聚力的构成研究中,李海提出组织凝聚力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员工向心力、领导凝聚力、任务协作、人际和谐、利益共享与价值认同。李青钰认为凝聚力的结构不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静态结构,因素间存在的本质相互影响使凝聚力呈现内部动态的表现形式,主要构成因素包括纵向的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横向的成员相似性、成员相吸性、成员和谐性和目标一致性。
   组织凝聚力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价值观,组织规范,中层领导、部门合作、领导者人格魅力、人员特征、工会作用、环境威胁九个因素。这九个因素从三个视角考虑形成:第一从组织结构角度看,包括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因素,横向指基层、中层、高层三个层次,基层包括:人员特征,中层包括部门合作、中层领导,高层组织层面包括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价值观、组织规范、工会作用、领导者人格魅力。纵向包括两条主線:一条是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价值观、组织规范、部门合作(包括工会作用),另一条是领导者人格魅力、中层领导、人员特征。第二是内外视角。内部因素包括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价值观、组织规范、中层领导、部门合作、领导者人格魅力、人员特征、工会作用,外部因素包括环境威胁。第三是动静视角。静态因素包括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价值观,组织规范,领导者人格魅力,人员特征。动态因素包括:中层领导、部门合作、工会作用、环境威胁。为什么选取这些因素,有必要对以上因素进一步解释说明。
   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组织愿景是组织向全体成员展现的美好的未来图景。它能使人们产生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组织使命是组织的基本任务,组织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它能唤起成员的责任感。组织目标是在组织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要达到的状态和水平,是完成组织使命的重要手段。
   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对外在事物的是非判断标准、选择依据,是组织认定的正确方向和信念,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反应了成员对待事物的共同态度。
   组织规范:是组织纪律,是组织针对全体成员及其活动所确定的基本准则,是统一成员观念和行为的标准体系。
   中层领导:是组织的信息中转站,沟通上下成员信息,指导带领基层成员实现上层意志,是指挥链发挥作用的中间环节。
   部门合作:部门是组织按照分工的原则对组织活动进行专业化组合的形式,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服务关系、支持关系使组织内部力量汇集共同支持组织目标。
   领导者人格魅力:领导者人格魅力是领导者人格上的吸引力,通常表现在品德高尚、诚信自律、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敢于创新,知人善任、顾全大局,思维敏捷等,领导者人格魅力是对下属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人员特征:主要指员工的知识、能力、态度、责任感、进取心、大局意识等方面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员工素质。员工素质高,自律能力强,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表现出积极的协作意愿,人际关系和谐。
   工会作用:工会主要职能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参与组织民主管理,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使员工精神得到充实,为组织建设一支稳定有素质的员工队伍。
   环境威胁:外部环境中出现不利于组织活动方向和目标实现因素时,全体成员会立刻产生紧张感、强烈的危机感倾向于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二、组织凝聚力的转化:作用机制
   组织凝聚力的各项构成要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要素之间又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
   (一)单因素的作用
   1. 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这一因素的凝聚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成员的感召和吸引方面,其次,美好的愿景和使命让每一位成员都意识到这一责任和担当不是靠个人的力量能实现的,必须团结一致最终才能成就梦想。再次,这一因素起着稳固作用。只要梦想尚未实现,这一团体就不言放弃。    2. 组织价值观:表现为成员的认知一致,对待事物的态度一致,行为方向和表现一致,众人如同一人,价值观越一致,成员越是相互欣赏、密切关系。
   3. 组织规范:组织规范为行为提供标准。理想、价值、观念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对行为没有具体指导,而规范能为行为提供明确要求,使成员在行为上增加一致性。组织规范也可以减少不正当行为,避免组织效率损失。
   4. 中层领导:密切上下级关系,将上级领导意图传递给成员,将成员意见转达给上级,信息双向反馈使上级决策从实际出发,基层行为支持上级,缩短上下级距离。
   5. 部门合作:部门合作表现在同一层级部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提供服务和便利,减少阻力增加合力;部门合作体现在上级管理单位和下属部门之间的指导支持关系,使上令下行,密切配合;部门合作也体现在职能部门与下级单位之间的指导关系,使下级单位活动有方向、有标准。
   6. 领导者人格魅力: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让成员钦佩敬仰,具有感染力;平易近人、谦虚豁达、善于与人沟通,对成员具有吸引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责任有担当,让成员坚信追随他一定能实现美好目标。
   7. 人员特征: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有较好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正确领会组织精神完成本职工作。具有开放性性格特征的员工能够及时与人沟通,对同事愿意表现出支持和帮助。具有责任意识的员工严格自律,是成员之间信任的基础。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员工在任何情况下不背离组织,是组织的忠诚卫士。
   8. 工会作用:密切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向员工传递组织的政策与主张,向组织反映员工的意愿和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感,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员工归属感。工会协调劳动关系,起着稳定大局的作用。
   9. 环境威胁:自觉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表现组织公民行为。更愿意接受组织的要求和指令,自觉服从和配合,增加沟通频率,表现出内部空前团结的氛围。
   (二)多因素的作用
   组织凝聚力的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聚集了有共同志向的成员主动加入这一群体。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蓝图,成员必然产生共同的信念和准则,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而促进形成组织规范,为成员提供一个标准的行为框架,成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保障。组织规范提高成员素质,高素质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最强大的力量。领导在不同层面发挥引领指导作用,领导力越强,对成员的吸引力、影响力、带动力越强。高层领导具有较强的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会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及时发现组织问题、克服离心力,密切组织与成员关系,促进部门合作。紧密合作的集体共同构建积极有利的内部环境,在不利环境的威胁下,激发出巨大的团结力量,形成坚固的堡垒一致对外。
   三、组织凝聚力的构建: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建设。整合资源和协调运行是组织发展的两项活动。整合资源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因此,整合资源的核心就是形成凝聚力。本文认为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应重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组织愿景、使命和目标,提高吸引力。愿景、使命和目标越明确越能形成强大的感召力、识别力和吸引力,在理想事业中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为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培养向心力。优秀的组织文化必将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应该继承民族传统中优秀精华,继承本组织生存与发展中优良的作风和成功的经验。应该发展文化,使组织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引领作用。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汲取世界文化中的先进理念。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第三,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增强战斗力。员工素质影响对组织任务目标的理解力、接受力和执行力,影响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方式、组织氛围,决定其是否有责任心、进取心、勇于接受挑战勇攀高峰的信念。优秀的员工群体必然是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
   第四,充分发挥工会作用,重视协调力。工会的建设首先要体现其职能的相对独立性,这是其发挥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教育职能的基础。其次,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以及在工作作风上要树立为基层服务意识,将工会建设成职工安全、稳定、和谐之家。
   第五,密切关注环境变化,增强掌控力。管理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对外部环境的掌控与把握。增强对环境的掌控能力首先要衡量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确定影响组织发展的要素数量和种类,逐个调查分析,准备应对策略。其次是应对环境的多变性。并拥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自我调节能力。
   组织凝聚力是组织的向心力,是组织的团结力,是组织号召力和影响力实施的条件,是组织竞争力形成的基础。积极构建组织凝聚力,充分发挥每一要素的凝聚作用,必将成为组织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參考文献:
   [1]李海.张勉.李博.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李海.张勉.组织凝聚力量表的构建与有效性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10(03).
   [3]唐艺玲.顾杰.公共组织凝聚力建设探析[J].学理论,2016(09).
   [4]李青钰.李镐伯.钟文瑞.创业企业凝聚力动态结构模型[J].管理观察,2018(04).
   [5](美)塞尔玛.霍恩.运动心理学前沿[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6]李跃军著.体育行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9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