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打造“金课”,培养创新型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急速调整,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重心也逐渐转向内涵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是课程的建设,而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通过课程为媒介加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现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打造“金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主题,通过学科竞赛和跨学科的模式,探讨土木工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竞赛;跨学科;教学改革
  0 引言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知识全面的学科。土木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结构、地质、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材料、力学等。除了体系庞大之外,它还具有多学科整合和综合性强等特点。现阶段的全日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定位非常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具备特定的专业背景,培养目标就显得非常明确。现阶段国内各大院校将培养方向转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工程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来加强专业实践。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加强综合创新能力和学术领域研究的培养。通过跨学科培养深化土木工程的学科特点,促进土木工程科技发展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1 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最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1][2],并指出“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的重大改革中最为核心的内容[3][4]。因此,当前现阶段国内高校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中之重,即必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和培养其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其综合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为实际应用范畴和综合知识要求较强的工科学科,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大高校及各相关教育产品制造商设立的各类专业竞赛,加强与各专业、各领域综合知识的跨学科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学习热情。在各类“竞赛”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跨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改革的基础与构想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于2015年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经过四年的不断发展,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逐步完善与成熟。土木工程专业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并获得了本科学士学位的授予权。从2015年到2019年,该专业已经参与了多项全国BIM大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今年的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也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因此,带队老师也在比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带队经验,这样就具备了前期的改革基础。同时该专业的学生也具备跨学科培养的基础,学过结构、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包括实验设备资源、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科研项目等,都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跨学科资源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改革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1)依托专业竞赛,对应课程体系的改革;(2)专业竞赛指导及评审体系改革;(3)校企联合培养的完善与改革;(4)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5)跨学科组建导师团队;(6)共享跨学科科研项目和设备资源;(7)组织跨学科学术报告和交流会。
  3 改革的具体内容与措施
  依托国内现有的平台,如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国内竞赛项目,提升土木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他们对各专业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改革措施从以下七方面进行:
  3.1 依托专业竞赛,对应课程体系的改革
  开设对应的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对国内外先进土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并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竞赛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划。例如,开设《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理论课程,使学生了解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和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等。组织学生参加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竞赛,通过完成单项或综合组的方案设计,将设计作品提交,教师结合学生提交的作品质量,全面评定该课程的成绩。
  3.2 专业竞赛指导及评审体系改革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各参赛队伍都由其带队导师负责,非常有必要建立专业的师资团队,教导学生进行竞赛的研究与学习。初步设想是建立导师负责制,让学生对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解与学习,并实行导师监督制度,对于学生每天的学习进度和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学生进行答疑等,从而进一步规范竞赛的指导、评审体系。校内评审应加上学生在整个竞赛期间的表现,包括出勤率、态度、作品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等。
  3.3 校企联合培养的完善与改革
  优秀竞赛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学生能力的不断培养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生产和建设任务,而学校主要负责相关的科研情况,因此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借助企业在资金、设备方面的优势,加上学校提供相关的理论创新方面的研究。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这样既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竞争力和人力资源,又解决了学校在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4 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
  现代科技创新的显著特点是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互交错。跨学科范围和深度日渐加强,是提升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5]。依托本校的专业体系架构,建立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建立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學生获取系统专业知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现阶段,学生的所有课程主要集中在本学科内,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展。而设置跨学科课程有利于丰富原有的课程体系,促进传统思维的发散,拓展理论及实际研究方向。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与结构、信息工程、计算机及应用交叉融合的特点,开设相应的课程。   3.5 跨学科组建导师团队
  研究方向单一的导师团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由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组建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有利于促进教师使用更加全面、开放、发散的教学方式,推进跨学科方向的进展。组织研究课题方向相似或具有相互交叠研究方向的导师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3.6 共享跨学科科研项目和设备资源
  学校以跨学科科研项目作为培训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跨学科学习的思维方式,提升其科研能力。学校努力促进其他学科实验室与土木工程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以此促进跨学科的资源共享。
  3.7 组织跨学科学术报告和交流会
  组织跨学科学术报告和交流会,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或者读文献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跨学科的读文献活动,让跨学科的师生共同参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够给出不同的观点。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创造积极的学术氛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创新的思维重新思考和研究问题[6]。
  4 结语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主办,首次批准发文(教高函【2007】30 号)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目的是为构建高校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土木工程的许多研究方向涉及跨学科的内容。因此,加强跨学科间的融合,能够促进相关学科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具有多专业、多途径的跨学科资源,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可為跨学科方面的土木工程改革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全面改革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
  [2]沈荣华.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六大亮点[J].人才资源开发,2010,(06).
  [3]金凌志,曹霞,李豫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
  [4]周臻,童小东,尹凌峰等.依托结构竞赛构建开放式创新研学平台[J]. 高等建筑教育,2011,(06).
  [5]韩东颖,马平华,杨满平.依托专业竞赛和学科交叉资源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Z].教育教学论坛,2019,(10).
  [6]李强,季更生,屠洁等.地方工科高校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研究[J].广州化工,2016,44(6).
  [7]徐跃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探索和实践[Z].教育教学论坛,2017,34(03).
  [8]马肖华.依托学科交叉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J].河南教育,201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90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