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及风险规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是家庭个人实现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农村家庭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成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农村家庭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面临更大的投资风险,也对投资收益有着更高的预期。拟分析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风险成因,探索降低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风险的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资;农村家庭;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3.051
教育投资风险的概念提出源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教育投资形成,该理论认为更多的教育投资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而在社会生产中取得更高的投资报酬。普遍认为高学历的受教育者在工作岗位上容易获得高收入,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获得更高的社会声望。
1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动因
1.1 实现社会阶层流动需要
农村家庭在收入、社会地位上普遍处于社会底层,让适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突破阶层固化,实现阶层上升的最有效途径。尤其在本村或邻村有通过接受教育实现这一目标的正向激励下,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愈加明显。另外,相较城镇家庭,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更高,即农村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更低。比如,一个出身农村家庭的学生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那么他最可能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即使打工工资水平尚可,但是他在没有过硬知识技能傍身的情况下,打工是不稳定的职业选择,有可能牺牲了过多的休息及自我提升的时间,在社会保障方面也不尽如人意。
1.2 预期收益需要
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往往能够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者获得更多的收入,也会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通过走访部分农村家庭发现,现在政府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力度加大,对达到一定年龄的农村老人也有养老补助,但是相较现在的物价水平及医疗费用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很多农村家庭依然依靠“养儿防老”,子女经济负担重,为了减轻第三代家庭负担,对适龄子女宁可“砸锅卖铁”也要让其接受高等教育,为的就是摆脱这一家庭困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3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需要
在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密切,“学而优则仕”是古代读书人的最佳选择。“朝廷有人好办事”,中国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情社会,导致即使在现代社会,中国极大一部分人对“当官”也有着极大的热衷,从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时就可看出,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有一大批自身条件过硬,完全可以从事更专业工作的精英。
1.4 抵御就业风险的需要
一般来说,个人就业情况往往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向相关。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岗位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个人为了谋求福利更高、上升空间更大的职业岗位,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更加迫切。假使社会从业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那么在普遍寻求高等教育的浪潮下,就业市场就变成卖方市场,雇主更愿意招聘教育程度更高、个人能力更强的求职者,如此循环,家庭及个人高等教育的投入也随之水涨船高。农村家庭从业者因其社会资本薄弱,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更好职位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农村家庭为了规避系统性的就业风险,就必然让適龄家庭成员接受更高的教育。
2 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风险分析
2.1 高等教育质量与信息不对称风险
高校的持续扩招对高校软硬件设施的配备提出巨大的挑战,很多高校的博士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本科生授课教师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教学能力总体偏弱。高校的职称评定制度也会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降低了整体教学水平。此外,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缺乏比较权威的评价体系,而且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不会全面披露专业的真实水平及实际就业情况。农村家庭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一般难以准确把握各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
2.2 高等教育接受者个体差异风险
接受高等教育个人因其学习能力、个性特点、自身禀赋不同,本来就面临着不同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家庭出身的个人,由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接触的事物、受到的培训、得到的机会显著少于城镇家庭,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可能更重视学术知识,而忽略社交及特长的培养。政治、经济、科技等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综合性的人才,农村家庭面临着更大的个体风险。
2.3 高等教育投资者投资收益风险
投资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受劳动者自然禀赋、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就读高校类别、高校知名度及认可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层次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益。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部属重点院校、省属重点院校的比例要明显低于城镇家庭,因而造成农村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投资平均收益明显低于其他群体。
3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风险规避措施
3.1 个体风险规避
农村家庭接受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应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参与竞赛活动,为在人才市场竞争积累资本。对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安全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保险进行规避,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家庭可以购买保费相对较低、保障相对较强的险种。
3.2 成本降低视角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全国各地都建立了生源地贷款制度,各高校也建立了完善的在校学生资助制度。极大的解决了农村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子女,实行 “三免一助”政策,极大的降低了高等教育成本。对适龄且身体素质达标的个人,也可以选择参军入伍,根据现行大学生参军政策,入伍大学生享有学费补偿、学籍保留、就业安置等多方面优惠。
3.3 投资收益风险规避
农村家庭因社会资本薄弱,缺乏中国人情社会中的“人脉”,所以在招聘信息获取,职位获得及升迁上存在劣势。因此,农村家庭在投资高等教育的时候更应充分认识到收益的不确定性,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有明确的判断,转变就业观念,模糊“国企”与“私营”“公职人员”与“临时工”的界限。
参考文献
[1]陈方红,许祥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财会研究,2014,(2).
[2]舒强,张学敏.农民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收益风险[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3]马文武,李中秋.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2017,(4).
[4]乐志强,周杨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风险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2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