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育人要求及高职课程特点,为贯彻工学结合,双主体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建设,那么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校外实习愈发重要。对培养复合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供便利,同时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高职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笔者通过连续5年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深入实习企业,全程参与指导,通过实际观察,座谈,调研,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习情况提出以下问题的思考。
一、实习企业的选择
首先高职院校对校外实习企业的选择多是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企业,前期需进行企业考察,实习岗位调研,以确认企业的经营资质,运营情况,学生的实习保障。其次,专业对口。像物流管理学生的校外实习多是选择京东,苏宁,菜鸟,顺丰,邮政速递等具有完善储配功能的企业,当然也会跟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企业需具有行业代表性,现代化管理及智慧物流的特征,才能达到学生校外实习的目的。最后还要确认企业的“实习”接待能力:包括学生实习的合理安排,实习岗位,指导师傅,实习补助,学生后勤安排,学生安全问题,实习期间的培训及对优秀实习生可发展职业能力的规划。建议校企双方将具体地校外实习规定,办法,指导意见等形成书面文件,推进长期有效的校外实习合作。
二、校外实习前对学生的“心理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外实习多数院校开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学生对“校外实习”充满了新奇,但往往对物流企业真实工作场景的辛苦性甚至艰巨性认识不足,所以实习前的“心理建设”尤为重要,不是一场动员会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及校外实习指导,建议如下:首先肯定校外实习对学生“学以致用”及综合素养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并及时传递实习企业信息,企业内具體岗位要求,往年学生实习情况等相关信息,使学生对校外实习有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其次明确告知,校外实习是将教室移至到了企业内,书桌换成了具体的岗位,明确学生的实习态度;第三,身份认知,实习=实践+学习,师傅即老师,勤学习,会沟通。这样的心理建设可以贯穿在实习前的课程学习中,使学生的实习认知逐渐形成,进入企业后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三、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
各高职院校对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基本是统一的: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安全第一,及时协调。大部分老师是能够做到的。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随着校外实习企业对学生管理的日趋完善,及对指导老师无具体量化工作的要求,指导老师的现场工作也变得“若有若无”。通过企业实践,笔者有以下二点建议:1、建议指导老师参与到企业的具体岗位工作中,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岗位流程,企业运营,从而增加企业锻炼机会及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2、利用实习间隙进行“校外实训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进行现场教学,邀请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宣讲,可以开展学生小组竞赛,讨论等。通过立体式,穿插式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丰富,专业综合能力逐步提高。
四、实习期末的“打包”总结
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时间根据教学计划一般安排为二周---四周不等,实习结束前,学生往往又是一种状态:对重返校园的期盼及对企业部门经理,主管,师傅的依依不舍。那么怎样结束学生的校外实习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近几年的实习指导中,每到临近实习结束,企业会隆重地召开对院校对实习学生的“感谢会”与“欢送会”,其中有丰富的符合学生特点的物质奖励及现金奖励,同时也有“优秀实习生”的精神奖励,从而使学生获得双重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并且“优秀实习生”的证书也是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选择企业进入企业的“通行证”。正是企业巧妙的实习策划,极大地削弱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间的辛苦,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增加对企业的满意度。当然,学生返校,高职院校的院系也可设置一个“欢迎回家”的小环节,使学生顺利地返回校园开展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校外实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市场环境,企业环境,学生群体特征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校外实习的思路,策略,管理方式也应适时调整,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落到实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2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