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时代地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社会深度转型期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为给政府预测、管理、引导和控制地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支撑,文章对地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进行探究,先阐述了何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进一步分析其特点,然后对网络舆情演化趋势进行剖析,并据此为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特征;生命周期;政府对策
   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公民表达自身意愿与诉求的平台与手段。网络舆情在使公民获取海量数据、自由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的同时,也对舆论的话语格局产生了极大影响,不可控因素增多,对地方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特别提出要“尽快完善互联网内容,形成健全的网络综合治理制度,净化网络空间,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突显了政府在新时期对网络舆情控制与管理的重视。
  为此,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笔者认为,在社会深度转型期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应该针对地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方面政府的预测、管理、引导和管控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作为参考,因此文章将地方网络舆情演化作为本课题探讨的入手点,分析这类现象的本质,找到蕴藏的规律,真正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治理提供解题思路。
  一、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
  刘毅将网络舆情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上表达和传播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学者姜胜洪经过研究分析后,表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指的是社会群众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网络聊天和网络论坛等这些途径,针对周围或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突发性事件进行讨论而形成的社会政治态度。陈璟浩指出,社会群众通过电脑和网络,对社会中或者身边发生的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故进行热议后形成的情绪、观点和态度等的汇合,便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另外他表示,社会安全事件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网络平台中形成的事件,另一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经过网络热议后形成的事件。
  在本文的观点中,社会群众通过网络平台接收、发布、传播各种社会中发生的公共事件的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建议和政治态度等,便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这类的公共事件涵盖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各方面。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
  1.突发性和扩散性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因此各种公共事件可以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包括不真实和真实的信息。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呈现出更显著的扩散性,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从时间角度上进行分析,网民可全天候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关于公共事件的相关言论,引发更多人关注;从空间维度而言,在网络平台上,所有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使得各种意见快速汇聚到一起,产生交互,出现网络舆论。在网络中网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各种突发事件的热议,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快速扩散,对稳定格局产生冲击。
  2.匿名性与多元性
  网民身份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需要顾忌的事情少,不必担心真实身份的曝光。大多数人在针对某一突发公共事件表达意见时,处于一种匿名状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多元性可以从三个角度上进行理解: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本质便具备多元性特征,突发事件类型不同、网络舆情类型也不同;②参与网络舆情的利益主体多元性,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3亿人,不同身份、不同利益群体的人都可在网络渠道中就不同事件给出自己的观点;③对于相同公共事件,不同社会群众给出的意见或者形成的态度是不同的,不同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角色立场、知识水平等对同一时间的判断是不同的。
  3.非理性与情绪性
  网络舆情的非理性与情绪化特征形成原因有三:首先,阶级分化使得阶级矛盾堆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的情绪与公众心理相互作用使非理性舆情在网络上的产生和弥漫。其次,网络的匿名性大大弱化了公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责任意识,大多数发言具有随意性并包含着个人情绪。最后,公众受知识水平、舆论导向、信息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掌握事件的全貌,加之网络谣言的传播,缺乏理性化分析,偏颇地在网络上发出自己情绪化的宣泄。
  4.呈现群体极化特征
  诺依曼提出了“沉默螺旋”理论,根据这一理论,舆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形成声音宏大的观点意见持续性壮大,与此同时,另一方沉默或者力量较小的呼声会渐渐下沉。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与从众效应的双重影响下,在意见领袖与网络平台的双重导向下,网络舆情易于出现“一边倒”的群体极化特征,从而形成政治合意,产生社会压力,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社会稳定风险增加。
  二、六阶段模型
  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很多学者将网络舆情的发展分成不同阶段。比如我国学者崔鹏表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輿情是信息生态系统,在这种舆情的形成、发展、壮大和消失等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特征,特征和生命周期特征相似。在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中,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分成不同模型,比如三阶段模型、四阶段模型等。
  Adizes结合企业发展过程,总结出生命周期三阶段模型;学者宋海龙认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般会经过四个过程,分别是形成过程、快速发展过程、波动过程和衰退过程。还有人将网络舆情发展过程划分成五个环节,即形成、变革、规范、绩效表现和消亡;崔鹏学者结合危机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剖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具体过程,将其分成萌芽、爆发、扩散、反复、衰退和长尾环节。
  文章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和现有的学者研究,认为网络舆情从萌芽到最后销声匿迹,可以分成六个过程,即潜伏、发展、波动、爆发、衰弱和消失。   三、趋势解析
  (一)网络舆情的热点多发与应急能力有限之间形成显著差距
  突发公共事件各种各样,网络则充分打破了信息传递在地域和空间上的限制,给网络舆论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成长空间,使之快速发酵,扩散范围增大,事件关注度呈几何式增长;并在不同条件下,进入潜伏期或直接爆发。因而网络舆情具有热点多发的特点,其来源广泛,演变迅速。相较之下,政府的介则具有后置性,处于被动应对的尴尬境地。政府很难提前准确预知舆情热点发生,同时治理速度也很难赶上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在监控预警机制尚处不成熟阶段的当下,政府往往直接面对已经进入爆发期的多方多发的网络舆情。热点多发、预测困难与应急能力有限间的对比强烈。
  (二)网络舆情的主体多元与应对资源有限之间的冲突强烈
  网络舆情的表达主体多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低门槛性、匿名性使得任何利益群体中的任何个体都可以充当信息的发布者,在网络上与公众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时部分公众受自身知识水平、信息量的限制,加之其受自身价值观念、舆论导向的作用,将网络作为一个“法外之地”,利用匿名性在网络平台大肆发表非理性化的言论,进行情绪宣泄,导致网络舆情更难控制。而地方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资源却较为有限。当未爆发网络舆情时,不少地方政府监测预防工作不到位,也无备选方案与应急机制以备不时之需;当直面网络舆情时,面对多元的主体、丰富的利益群体,地方政府难以对症下药,只能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公布的策略,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兼顾多方问题,而那些疏漏点,则极易造成网络舆情的又一轮爆发,继续加大矛盾,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在大量的网络舆情中,政府应对力量越来越薄弱,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在管理方面显得有心无力。
  (三)网络舆情复杂化与应对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凸显
  网络舆情的广泛性与非理性特征造成了其复杂性。一方面,多发的热点使公众每天接收的信息来源广泛,内容纷繁复杂,加上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失真,会误导公众舆情,诱发网络舆情错乱。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加之盲目跟风,水军重重,多元主体的碰撞下,导致网络舆情持续发酵,复杂化加剧。由于政府应对理念存在问题、监控机制缺乏、舆情信息错杂且筛选分析难度大等种种不足,政府的应对能力有限,面对复杂且突发的网络舆情,必然处于弱势,在处理网络舆情的过程中矛盾凸显。
  四、对策思路
  (一)增强政府应对能力,形成完备管理体系
  增强政府面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要求形成一个完备的复合型管理体系。首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其次,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指挥控局能力;同时,建设突发公共事件政府指标构建与评价体系;最后,提高网络监察能力,建立网络追责体系。只有做到事前监测、事中控局、事后反思,才能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一致,沉稳地面对事件,有计划有步骤地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消除不良影响,形成正面舆论。
  (二)引导公众理性思考,重视媒体导向作用
  公众的非理性表达背后,其实质是渴望政治参与和信息不畅通之间的矛盾,由于利益冲突与复杂事件失察导致的消极情绪。网上论争,本质是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充满活力和张力的表现。由此,政府在网络舆论中,掌握话语权,正面引导公众舆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要加强自身网络媒体建设,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针对网络热点问题,及时公开信息,解答疑惑,并发表有深度的文章,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其次,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对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形成官方意见领袖,建设微博等公众平台上的“国家队”,牢牢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政府主动权。
  (三)畅通信息渠道,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处理
  在很长时间里,政府对于网络舆情,习惯于选择回避和拦截的方式去应对,这种错误的方式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社会矛盾,不利于政府权威性的保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官方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所带来的信息低量,与未经筛选的网络信息爆炸,冲突强烈。公众在无法获取准确的官方信息时,易偏向各种小道消息、大众媒体的报道,甚至是各种网络谣言,进而造成公众的恐慌与不满的情绪。进而再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在网络平台上发布非理性的、不负责的言论,导致舆情的新一轮爆发,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结合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特征,政府宜疏不宜堵,建立舆情响应机制,为社情民意的传达和反馈提供有效渠道,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释放社会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姜胜洪.浅议微博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应对策,(3):47-51.
  [3]陈璟浩.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
  [4]徐晓日.网络舆情应对策略[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5]任士伟.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6]https://baike.baidu.com/item/沉默的螺旋/357493.
  [7]崔鹏.突发公共事件網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能力研究[J].现代情报,2018,38(2):75-83,95.
  [8]Adizes L.Managing Corporate Lifecycles.Prentice Hall Press,1999:12-56.
  [9]崔鹏.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J].现代情报,2018,38(2):75-83,95.
  [10]葛秀芳.探析网络舆情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38):13-14.
  [11]孙授卿.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J]..智库时代,2019(4):54-56.
  作者简介:
  涂敏燕(198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党校开发区工委党校党建研究部,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49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