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在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学生人数众多的我国高等院校来说,如何创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在校学生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当前高等院校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学生人数较多、学生层次多样化、学生服务要求提高等特点,决定了在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高校和学生协调统一的发展需求模式,高等院校需客观地发掘当代大学生特点与需求,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理念中,寻求突破,从而进一步有效促进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为此,必须充分利用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以探究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校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创新模式;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8-0059-02
  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变化,受先进思想理念熏陶的在校大学生,面对学校所提供的管理与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分析探究当前形势所带来的新特征与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创新管理模式,满足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为高校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高校大学生在校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层面较多、决定因素较为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新时期学生培养需求变化较大,管理模块划分更加科学细致,例如当前学生管理包含学籍管理、奖学金评定管理、勤工助学管理、学杂费管理、党团建设管理、学位管理、学业培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等多方面,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要求,存在诸多不足。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规模化带来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考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各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长,截至2019年全国高校合计2 956所,在校生人数达到4 000万左右,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逐渐从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此外,为践行我国教育改革理念,学校教育培养方式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而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致使高校在校学生的学历结构趋向多层次展现。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出现了一些学生管理方面的难题,例如,由于高校人数的增加,使同一所高校高考录取分数差距不断扩大,从而所录取学生的各方面基本状况也相差较大,单一性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合多数学生,这就要求高校针对不同特征群体制订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培养方式、管理制度等方案。总之,如此多的在校生人数及复杂的学历层次结构,最终必然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幅度提升。
  (二)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革
  随着我国科技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变革,各种管理模式趋向网络化、平台化、大数据化发展。与之相比,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无法快速、准确地处理学生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一课堂式教学被多媒体网络式教学所逐步替代,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这种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打破了传统管理机制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自主地安排个人的学习行程,深受学生们的推崇。但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冲击,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无法匹配快捷多变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致使形成软硬环节的错位,从而出现大量的管理问题。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教学内容的来源也愈加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愈加多样化,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这导致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全部由老师引导和传授模式,老师的作用趋向弱化。而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老师是管理的核心要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学生管理。
  (三)学生管理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强调“以管理为主”,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学校将学生看做被动服从的个体,忽视了学生应有的管理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核心多体现为“以服务为主”,教育理念趋向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高校制定一切管理制度之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不再只关注基础理论的传教,而注重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校摒弃传统的“以管理为主”学生管理理念、一味地强调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高姿态,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创建“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新模式,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学生管理的要求,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欠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没有将每一学生看作一个独特、完整的个体,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严重欠缺服务意识,从而产生诸多管理方面的弊端。
  二、当代大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为了应对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在面向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带来的弊端与不足,高校应充分结合时代特征与学生个体需求,寻求解决策略与方法,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和良好发展的外部空间。通过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所产生的问题研究,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应采取以下方面策略予以改善和提高。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应转变认识,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理念为学生管理模式的核心,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高校学生管理者需正确定位,将自我视为向大学生提供帮助的服务人,而大学生作为实施管理模式后的受益者来对待。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作为构建新时期学生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将服务意识深深扎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搭建网络数字化的管理平台
  为契合当前世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高科技时代,高校应依托科学的管理理念并结合“校本化”特征打造属于各高校特有的学生管理网络数据化平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从而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精准、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持,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向精细化、智能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高校构建的学生管理网络数据化平台应包含学生招生管理、学生教务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奖助管理、学生社团管理、学生思想心理管理、学生学业管理、学生就业管理等功能模块,最终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育人提供外部助力。
  (三)推进学生管理者专业化进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来推动,因此推进学生管理者的专业化进程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高校学生管理不再局限于在校行为、教学管理等几个基本方面,还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奖助贷管理等管理环节。可以说,高校学生管理范畴不断加大、延伸,因此,要求從事大学生管理的教师的职业能力要不断加强与提高,从而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结语
  由于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我国高校应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特点、目标等几方面要素,发现学生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创新大学生在校管理工作的模式,严格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有效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峻汝.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0).
  [2]  薛琨.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
  [3]  张燕.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6,(6).
  [4]  袁贵仁.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J].求是,2011,(18).
  [5]  马海泉,吕东伟.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势在必行——教育部学生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访谈[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6]  旷永青,王再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J].中国高校论坛,20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54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