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安全生产是企业长久经营生存的关键,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加强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控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借鉴项目管理过程中诸如生命周期、项目组织等方法,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进行研究。对当前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对采用项目管理进行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发展;综合应急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025-02
引言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企业自身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应急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全国化工行业先后发生了江苏响水“3·21”、山东济南“4·15”、河南三门峡“7·19”三起重特大事故,伤亡惨重、影响恶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因此,如何從生产企业自身主体责任出发,通过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提高企业的综合应急管理能力,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成为企业经营者需要迫切考虑的问题。
一、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已按照国家综合应急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但在实际的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乏常态化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综合应急保障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
1.企业专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水平不高。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对企业安全生产及其应急预案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企业防范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以及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制度性依靠。但在现实中,存在着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水平不高,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一方面,从企业自身来看,部分企业受企业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存在下级公司“照抄”上级公司,同行业之间互相“照抄”预案的情况,最终导致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预案“内容有着很高的一致性”[2]。另一方面,个别企业在编写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时,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意识,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往往由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人员自行拟订,缺乏对一线生产部门的实地调研,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最终导致不同部门间的应急预案之间以及各生产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问题,以及各部门间缺乏协调,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预案的质量和实效性,造成预案不切实际,可执行性大打折扣。
2.企业内部缺乏常态化的应急管理机制。虽然国家应急管理部针对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指导意见,但是目前企业的内部应急管理机制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企业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缺乏统一协调。虽然企业按照规定成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的办公室或者协调小组等机构,但是这些部门往往在实际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青岛11·22”输油管道燃爆事故就是由于企业内部自身的应急处置部门缺乏协调机制,导致事故信息交流迟滞,最终延误最佳的救援时机。另一方面,企业的应急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企业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第一现场,但由于信息平台建设的不足和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不能在第一时间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形成联动,而且容易扩大社会舆论压力。
二、项目管理与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契合之处
1.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具有典型的项目特征。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对“项目”的典型定义,所谓项目指的是“为完成某些独特的成果而开展的一项临时性任务”,也是一个“通过被分配了一定资源的临时性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变化而开展的工作”[3]。从这一角度看,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作为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阶段性工作,其具备项目工作的典型特征。一方面,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一样,在自然环境、生产环节、人员构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企业的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因所处行业的不同从而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资源限制。从整体的角度看,企业自身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的不足往往是囿于企业所掌握的有限的资源。企业的主体业务是盈利,这就决定了企业的主要资源甚至大部分资源都是围绕着生产经营而展开。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调动各部门的资源以形成应急响应的合力,同样是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
2.项目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开展综合应急能力建设。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实践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以项目为中心,采取系统的方式,借用临时性的或者专门的柔性组织,对某个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一方面,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建设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另一方面,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建设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能够以流程化管理的形式来组织和调动企业内的各项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完成项目建设的效率,最大程度地节约企业经营成本。采取流程化视角的方式能够与应急管理的内在处置流程实现匹配,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工作岗位的流程和职责,能够显著解决多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因此,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对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具有协调资源和提高效率的双重优势。 三、项目管理在提高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中的应用
1.基于项目管理的方法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应急预案。在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中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编制应急预案,强调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将有限的企业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率。首先,在预案编制初期,协调各一线生产部门进行统一的座谈或者实地调研,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打通各部门协同响应通道。其次,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结合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领导业务部门指导下结合行业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和风险制定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最后,要规范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编制企业应急预案要在明确本企业风险评估结果和企业组织架构、应急资源配置情况前提下,编制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应急预案[4],而不是抄袭乃至生搬硬套所谓的经验模板。
2.基于项目管理的理念构建提高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常态化机制。企业综合应急挂了能力的建设离不开柔性组织的支撑。首先,在应急管理的预防阶段,加强各生产部门之间在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协调机制,将应急管理的防范机制迁移,做好提前的风险预警。其次,在应急管理的处置阶段,及时做好企业内人员的紧急疏散措施,并对其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最后,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高校管理者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事先做好当地多发灾害应急措施,提前预警;灾害发生后应将在校人员及时进行疏散,并进行安抚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综上所述,在企业综合应急管理建设的常态化层面,项目管理能够贯穿应急管理建设的全阶段,从事前的预防,到事故处置,再到灾后应急管理的恢复重建,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将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以使各应对措施全方位的展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时间拖延[5]。
3.基于项目管理技术的企业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企业自身的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企业综合应急能力的关键。项目管理强调对应急管理队伍实施绩效考核的方式,以提高长效的行动力[6]。首先,企业应急管理队伍的建立,应当依据本企业生产的各环节,选取具有专业能力强,从业经验丰富的员工构成常态化的人员队伍结构。其次,抽调队伍的临时性人员。一方面,能够保持队伍的灵活性,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不熟悉应急处置流程的人员在参与应急响应时无法胜任该项工作,降低办事效率的后果。最后,建立对应急管理队伍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通过矩阵化的人员队伍组织形式对人员进行考核,以促进企业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项目管理的理论及其方法正逐渐与其他管理实践相融合,其在管理中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正日益显现。因此,将在企业综合应急能力建设过程中,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企业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践中,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有助于常态化的应急协调机制,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企业内部应急管理队伍。因此,采取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对企业的综合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性,还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有利于体高企业低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企业长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的通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门户网站,2019-07-26.
[2] 宋劲松,刘文婧.提高我国应急预案效力的路径选择[J].中国应急管理,2012,(6):28-33.
[3]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項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4] 王群.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223-225.
[5] 葛佳杰,韩晓彤,罗国琴.地震应急安全管理中的项目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6,(35):158-160.
[6] 丁荣贵,邹祖烨,王强,周国华.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和知识[J].中国软科学,2014,(4):83-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