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疏解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首都功能疏解是缓解北京“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产业转移实现非首都经济功能的疏解,促使津冀承接非首都经济功能中的制造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型企业转移,从而实现京津冀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在分析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阐明了京津冀在制造业协同发展中的不同定位,并结合京津冀在整合过程中所发挥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出了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8.001
1引言
目前,首都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突出,集中了太多的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另外,京津冀区域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系统结构不平衡,北京和天津两极对河北的“虹吸效应”明显,结果北京和天津太“肥胖”,导致周边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较差,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河北与北京、天津之间的发展差距尤其明显。此外,京津冀三地各自制定发展政策,自主发展尚未形成互补产业,互利互惠,整体经济覆盖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发挥出大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而且会导致周边地区失去机会,经济发展更加缓慢,形成北京和天津周边的贫困区。为使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能够协同发展,不仅要在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给予支持,而且三地政府还要加强协调与配合,逐步实现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又能带动周边贫困地区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能够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又能够使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将资源重新分配。为了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
2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要想实现京津冀地區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关键,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还可以有效解决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京津冀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各地区的优势互补。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推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同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中国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一些早期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外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上升势必将投资重点转向北方地区。另外国家也非常关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未来将更加关注京津冀的“京郊经济带”,这也符合区域经济中的产业转移理论。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这种大城市圈将成为国内经济新增长点,京津冀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为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发展,必须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制造业协同发展又处于第二产业的核心地位,因此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已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3京津冀在城市圈中的不同角色定位
3.1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
首先,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人口密度大,自然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北京经济发展必然要走的道路。所以,北京应结合自身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术人才,承担产业发展方向的使命。其次,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以创新和技术为依托。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北京一直致力于培养京津冀经济圈大量高素质人才,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效融合,并已成为国家制造业研发中心。北京将一如既往搭建制造业研发平台,致力于制造业的研发,以创新能力带动技术水平提升,促使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最后,制造业的竞争环境正在加剧,促使制造业需要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的管理水平。作为尖端技术的发源地,北京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结合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实现制造业的尖端技术落地。实现制造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组织形式的持续改进,从而充分挖掘制造业生产力的潜力,还可以通过更好的组织形式促进京津冀经济圈的高效发展。
3.2天津具备地理区位优势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首先,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天津不仅可以发展港口产业,还可以实现出口到内陆的目标,实现出口经济的发展。其次,天津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北京存在较大差距,但北京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无法承担制造业生产基地的角色。天津可以代替北京承担制造业转化基地的角色,实现更高效的科技产业化。同时,天津可以实现制造业的规模发展,进而形成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倒逼北京成为制造业的增长极,津、冀作为助推器。最后,天津的科技创新能力介于京、冀之间,应该承担起工业孵化中心的作用。天津市应以自身制造业为基础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化和规模发展,促进京津冀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3.3河北具备产业基础承接京津制造业的转移
河北省应依靠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区的发展机遇,狠抓制造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河北省在原料加工,制造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建设雄安新区,使得雄安新区在京津冀的中心位置逐渐凸显,区位优势、交通迅捷、生态良好、环境承载能力强,目前开发程度比较低,人口规模小,具有较大的承载空间,人口经济效率低,经济发展潜力不可限量。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础上,还肩负着探索优化人口密集区发展新模式、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务。在此基础上,雄安新区将利用周边产业园区的资源整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合作,有效改变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充分辐射周边地区,成为京津冀乃至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4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4.1三地协同规划,为制造业协同发展创建蓝图
京津冀需要打破制造业竞争大于合作和工业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不利格局,形成京津冀地区共下一盘棋的大局观,将京津冀各地区的优势发挥出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积极推动京津冀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制造业发展规划,加强三地产业发展规划联动。把握发展重点,形成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制造业转移升级。
在发展阶段上,首先,要利用“十三五”政策优势,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实现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其次,要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设计,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实现制造业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崛起,形成具有创新和低碳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在发展方向上,京津冀需要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统一布局,区分地方利益与整体利益,实现精确识别、定位和对接。京津冀地区要结合自身制造业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创新驱动,环保发展的新格局。
4.2集聚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制造业等产业协同发展的体现,产业集聚代表了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京津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和信息产业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京津冀的产业集聚优势并不突出,集聚产业无法实现良好的发展。在京津地区,北京的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无法很好地带动津、冀两地的产业发展,这是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症结所在。产业集聚实现了长三角产业的支撑性发展,京津冀由于缺乏这样的产业集聚,制约了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4.3实现制造业人才共享和成果产业化
北京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汇集了全国大量的人才和专家。例如,中关村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管理改革的试验区,吸引集聚全球制造业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发挥北京作为制造业研发、创新中心的带动作用,产业化成果是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但是,津、冀制造业的产业化、成果化还远远不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说明,天津和河北地区必须充分利用成本优势,在北京实现人才共享,实现更多制造业成果,实现京津冀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4.4突破体制障碍,促进三地科技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
首先,京津冀三地需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市场调控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跨境协调机制,消除不利于产业集聚和流动的行政壁垒,重组区域创新资源。其次,建立政策、市场、科技等多元一体化创新体系,促进三地产业资源深度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最后,要推进产业跨区域梯度转移,实现三个产业发展空间的对接与整合。不断推进京津生产与制造环节向河北省的迁移,优化京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4.5紧抓北京制造业转移机遇,优化产业生态系统
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以及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和河北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天津和河北要实现先进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从而积极承接北京的优势资源。在实践中深化天津、河北和北京之间的产业对接与创新对接。
在产业对接方面,天津和河北要利用北京的資源转移来承接先进技术的溢出。推动天津、河北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从而构建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发展的完整链条,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与整合”,构建连接上下游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在创新对接方面,建立京津冀制造业的协同创新体系,利用高校、国家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行业核心技术的研究突破,最终实现北京原始创新,天津市改革与河北省推广应用的合理联系过程。
4.6完善服务系统,为制造业协同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首先,京津冀必须为制造业投资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建立跨区域的信息服务组织和公开的信息沟通平台。其次,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改变记录登记方式,破坏行政区划,实现行政管辖,从而保留京津冀重大投资项目和特殊产业项目的审批权限。最后,完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培育面向制造业的一批中介组织。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咨询、审计等服务,提升京津冀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蕾.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10):151154.
[2]王金杰,王庆芳,刘建国,李博.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及区域间合作[J].经济地理,2018,(07):9099.
[3]于化龙,臧学英.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产业对接研究[J].理论学刊,2015,(12):6870.
[4]王殿茹,邓思远.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非首都功能疏解路径及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4345.
[5]邓丽珠.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05,(17):78.
[6]武玉英,李俊涛,蒋国瑞.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及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4):3640.
[7]方文尧.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与协同发展研究[J].时代金融,2018,(20):8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69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