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中国能源安全启示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由于各类国际政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变化,很多产油国的原油出口中断,国际油价发生剧烈动荡,国际原油运输风险激增。基于此,为了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必须要积极促建多元化的石油进口体系。
[关键词]国际石油市场;中国能源安全;石油贸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4.007
1 前言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原油市场,中国需要积极促建国家原油储备系统,立足于国有油轮船队,使用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切实提升原油进口、运输方面的安全系数,强化中国能源的安全水平。石油出口地区的政治风险持续升温,石油出口国家动荡不堪的局势,严重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石油市场供应结构,这对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提出了更多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石油在国家经济发展、安全维护方面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中国原油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不但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更会让国内产生通货膨胀。因此,中国为推进现代化发展,就一定要时刻关注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2 国际石油市场的贸易特征
最近几年的国际石油贸易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石油价格波动加剧。阶段性高企的油价和原油供应中断风险,加重了石油进口国家的经济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对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石油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在世界各国中的分布非常不均,导致很多国家之间会因为争夺能源资源而发生政治事件,甚至还会发生战争,导致石油原油价格走高。国际原油出口数量较多的区域是中东、俄罗斯、中南美以及北美等地,原油市场贸易商逐渐将目光从中东、非洲转向南北美洲、欧洲等地。基于当前现状,国际石油原油市场已经集资源的政治化、外交的军事化、产品的金融化于一身。石油资源方面的争夺战最近几年更是日益激烈,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石油资源问题的出现而逐渐僵化。
中国要不断强化同世界各地原油产地之间的多元化合作,有必要强化同中亚、俄罗斯等能源国家的石油贸易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石油能源输出国,而哈萨克则是石油能源资源的新兴大国,两者在国际石油供应市场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俄罗斯正在不断拓展亚洲市场,哈萨克和中国属于非常关键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于石油资源空间距离更近,也更加便利。中国一定要不断强化同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之间的石油贸易合作往来,提升其在石油进口贸易份额中的占比。此外,中国还要继续强化同西非各个石油能源产出国之间的合作。最近几年,西非国家在中国石油资源进口总量中的占有份额正在逐渐提升,特别是安哥拉,中国与安哥拉之间的石油能源合作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同时,中国和尼日利亚、加蓬等诸多西非国家的贸易交往关系非常好,石油能源方面的贸易合作关系更为良好。以往,南美国家和美国的关系较为密切,中国在此的石油能源进口数量很少,最近几年南美国家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逐渐升温,对中国出口石油资源的数量也在逐渐提升。
3 中国能源安全方面的核心问题
中国能源安全方面的核心问题就是石油资源的严重匮乏,中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各项能源资源的需求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能源消费数量也在增加。长期以来,中国能源资源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中。及时进行能源进口才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能源安全形势愈加严峻。中国的能源安全相关问题,并非简单的能源资源总量问题,更是能源结构之间的矛盾问题,当前中国境内的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在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份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以至于中国产生了严重的能源结构矛盾。当前时期,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清洁而高效的能源资源无法满足消费要求,尤其是石油总量、规格的增长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能源结构主体是煤炭的国家,在交通运输之外,国民经济通常都是将煤炭资源当成是关键能源类型的。但是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这给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巨大的难题。因此,一定要积极探求全新的能源资源,替代煤炭资源的实际应用,可是这在短时间之内是难以实现的,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来维持发展需要,这样的现象会产生很多问题,也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国际上,石油能源航运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霍尔木兹海峡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面临运输受限的威胁,而新加坡海峡的运输瓶颈也影响到我国能源的可获取性。
4 中国为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4.1 积极促建石油能源的安全体系
一定要积极建立和发展国家石油安全相关的战略体系,确保中国的能源资源安全。石油储备体系的有效发展,既能够对石油资源的进口价格进行有效稳定,更能够全面提升政府机构的财政资金,对石油资源的禁运与投机具有良好的平抑作用。伴随石油进口数量的持续上涨,积极促建对应的石油储备策略非常关键,中国在这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远不及其他发达国家,依然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强化。
为了确保中国的能源资源安全,一定要及时强化中国能源资源的獲取能力,研究更多能够进行实际应用的资源种类,使用天然气等能源,强化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石油资源的依存度,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新型能源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不断上涨的能源资源需求数量,能够让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的能源资源类别比较单一,导致国家对能源资源的进口具有依赖,倘若出口国家切断了能源资源的供给,中国的能源资源供应就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严重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国家要积极研究开发新型的能源资源,来替代石油资源,确保能源资源的安全。同时中国应使能源来源多样化,一定要同诸多石油原产国建立起合作关系,减少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家的占比,促建多样化的原油进口方,降低石油资源供应过程中隐藏的风险。强化能源资源的相关法制的建立,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能源方面的立法工作,强化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这样既能够减少能源资源的违规开采,更能够基于法律的方式对能源资源浪费现象进行有效管理,让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实现最大化。对应有效的能源资源约束法治能够管控能源的过度开采,缓解能源资源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 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制度,缓解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能源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能源资源方面的浪费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一定要对能源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对既有资源进行有效节约,全面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国家面对的能源资源危机。相关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开展能源资源的有效节约活动,强化人们对能源资源进行节约的自主意识。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积极促进现代化的节约体系,淘汰能源消耗巨大的旧产能。
4.2 积极发展中国的跨国企业
发展中国能源企业国际化,积极做好能源资源市场服务工作。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中国要积极促建石油能源资源的跨国企业,参与国际上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地位,不再任由其他国家管控石油资源,避免国家能源资源的安全危机。基于对其他国家跨国企业成立的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建立本国跨国企业,逐渐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定地位。
4.3 确保国际石油能源航运安全
中国在石油能源的运输过程中,运输方式有海运、铁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海上油轮运输,石油运输航线需要经过关键的海上战略,会经过战争、海盗风险较高的区域,为了降低石油能源遭受的海运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4.3.1 积极发展中国自有的油轮船队
国际上部分国家依靠本国油轮船队来运输进口原油,以确保进口石油资源的安全运输。外国油轮在遭遇战争、恐怖事件、海盗抢劫等风险事件的时候,难以同中国政府、海军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所以,应鼓励中国航运企业扩大油轮船队,承担其石油进口运输的关键责任。中国政府、海军、石油企业以及航运企业一定要密切协作,切实提高中国自身的原油海运安全监管能力。在确保船期的基础之上,使用绕航的措施,尽量绕开海盗活动区域,积极促建可管控的石油能源运输船队,提升船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强化石油能源的运输安全。
4.3.2 拓展石油能源的多元化运输方式
石油能源的管道运输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其运输数量非常大,并且安全系数也更高,能够避免海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当前,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管线有中哈输油管线、中亚天然气管线、中俄石油管线、中缅油气管线等。中国一定要积极促建高质高效的油气管道,减少运输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危险系数较高海域的运输风险。中国一定要积极增强对石油能源管道的建设,发展运输管道的建设,这是强化石油能源安全运输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有效措施。
5 结论
石油资源相关的问题始终都是国际话题之一,其会影响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其中也包含中国。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交易价格的波动加剧,对石油进口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石油交易价格的一度攀升,不但与原油出口国家可以提高交易价格谋求更多利润有关系,其中更包含其他国家对石油市场价格的干涉与影响,促成了石油交易价格方面的垄断。不管是哪种原因,这样的状况都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因此,从业者一定要针对现代国际石油交易市场的发展方向,及时对国内能源安全的保护措施进行调整,保护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时,要强化同国际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交往,转变当前的国际关系,从而提升贸易市场中中国所处的地位,建立平等、公正而客观的石油交易環境,强化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确保中国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亚威. 中国能源外交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2]张姣.“对外依赖性”和“战略自主性”:中国国际能源合作探析[D].北京:外交学院,2016.
[3]朱雄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4]许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作者简介]丁耀(1987—),男,汉族,安徽合肥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中级经济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75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