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不那么简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安民
抑郁症这个词,你一定不陌生。前段时间,年轻的韩国女明星崔雪莉在家中自杀,据说就和抑郁症相关。根据世卫组织的估计,目前全世界有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每年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数高达100万。
抑郁症成为现代人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如何对抗抑郁症的问题上,近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如果仅仅把抑郁症看做一种疾病,是有局限性的,想要更好地对抗抑郁症,需要扩宽对它的认知。
抑郁的多面
最近,一位叫约翰·哈里的英国记者,写了一本书,翻译成中文就是《失去联系》。这本书中他提出对付抑郁症,我们应采用重塑联系的思路。
约翰·哈里说,生活中本来有很多重要的因素,能让人避免抑郁症,比如工作的意义、和别人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大自然、地位和尊重,等等。很多患抑郁症的人,恰恰失去了跟这些东西的联系。
约翰·哈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这和他的个人背景有关。他从小就遭受抑郁症的折磨,18岁之后,正式接受医生的治疗,服用抗抑郁药物。
因为体质原因,这些抗抑郁药物对约翰·哈里并不起作用,他饱受抑郁情绪折磨。好在他没有被这种挫折打垮,而是花了3年的时间,在全世界进行了200多次采访,最后写出了《失去联系》这本书——也就是在这本书中,约翰·哈里提出,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生活方式出错了,从而让人们和重要事物之间的关联减少了。
对此,心理学专家陈海贤老师表示,约翰·哈里的观点是当下精神治疗领域的新思潮。在西方精神治疗领域,近两年有很多学者都在反思,认为抑郁症被医学泛化了,更为严重的是抗抑郁药物被滥用。
在近100年里,“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的观念,一直在不断被强化。它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抑郁症的患者被赋予医学人道主义关怀,这对患者来说也是好事,把抑郁看作一种疾病,就可以被预防和治疗,能推动人们向精神科或者心理治疗机构及时寻求帮助。
积极的B面就是抑郁症有医学泛化的倾向。我们越是了解抑郁症,在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就越容易套用抑郁症这个解释,觉得自己也得抑郁症了。很多医生都开始采用美国心理学量表来判断抑郁症,只要出现抑郁情绪,就使用抗抑郁药物,这也导致了抗抑郁药物的滥用。
这种简单的治疗方案,不仅导致了抑郁症的泛化,也忽略了抑郁症背后复杂的社会成因。这个观点补充了过于孤立的医学化视角,让我们能从更多元的视角看待抑郁症,看到抑郁症的多面性。
一种缺失
事实上,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跨学科模型,叫做“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从这个模型来看,抑郁症和所有的心理问题一样,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型综合作用的产物。当我们说抑郁伴随着大脑结构的改变和五羟色胺等激素的减少,可以用药治疗,就是從生理疾病的角度来看抑郁。
当我们说抑郁是一种长期的情绪低落,它反映了人消极悲观的认知偏差,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抑郁。人是社会关系的动物。人的情绪、思维常常是适应某种特定关系的结果。抑郁的人,没有和他人产生有效的联结,一般都很孤独。所以,抑郁反映的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有缺失的关系。
回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就会发现抑郁症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成因——人类不是一个机器,不是把身体内的某个激素调好,就充满活力了——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看待社会关系这个领域对抑郁症的影响。
从关系这个视角出发,最典型的一种抑郁成因就是失去重要的关系。比如,在很小的时候失去父母,或者关系长久的恋人分手离开,这些都可能导致抑郁。人类需要爱和友谊,不喜欢被孤立、背叛和遗弃,当我们长期与重要的人失去情感的联结时,就很容易陷入孤独的状态。还有一些人,明明和家人在一起,却因为感受不到关系和互动,导致了抑郁。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严重,因为抑郁在关系中获益,就选择维持抑郁的状态,没有主观意愿好起来。例如有一位高中女生,她在患抑郁症之前,自我意愿和需要没有被家人理解。她妈妈对她的期待很高,要求也严格,从来都不听她的想法。所以,她只好一直做一个乖乖女,压抑自己的想法。后来,她被诊断为抑郁症,她妈妈变得很小心,总是按照她说的来,生怕加重她的病情。这位女生就开始用抑郁这个武器来反抗,拿到关系中的控制权。
从关系这个视角去看待抑郁的状态,就会发现抑郁的原因正是正常关系的缺失。
重塑社会关系
应该怎么去帮助身边抑郁的朋友或者亲人呢?专家给了两个重要思路。
第一个思路,重视对方的感受,重新审视他所处的关系。
要理解现在对方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是困难的,他不是矫情,也不是意志力薄弱,他只是沉在一个情绪的旋涡中,且不能自救。家人和朋友的爱、真诚的关心,都有利于他的康复。
第二个思路,不把抑郁症标签贴在他身上,不用关系去固化这个标签。
如果认定一个人是抑郁症患者,并且不断强化这种标签,那么这人可能会慢慢习惯这种身份。于是,面对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比如适应新工作,或者与他人交往,他们会以抑郁症为理由,不去努力克服挑战。而“抑郁症患者”的身份,也会在这样的暗示中被加强,影响他对自己的判断。这样的理念还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人们在面对抑郁情绪的时候,会仓促地给这种状态贴上“疾病”的标签,优先或者急于选择药物干预。
抑郁症患者需要的是一段真实的关系,而不是被当作脆弱的花朵放到温室里的关系。尽可以像对待一个正常人一样去对待他,表达对他的期待、信心和失望,请牢记,抑郁只是他的某一面,而不是他的全部,更不是他本人。
《失去联系》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提示我们抑郁症是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重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除了药物干预以外,重塑社会关系,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受访专家: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 陈海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87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