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近况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非洲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非经济关系迅速提升;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中非合作机制不断强化、合作内容更加深化,中国对非洲投资前景广阔,机遇不可忽视,但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也将持续存在。本文主要通过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特点,分析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中非直接投资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  风险  政策建议
  前言:中国与非洲于1965年正式建交,虽然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起步时间较晚,但中国和非洲国家因历史等因素有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投资往来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少及多的过程。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也经历了起步与探索、缓慢发展,到现在快速平稳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效果,据《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582.9亿美元,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43万亿美元,占其比重为11.1%,位列全球第三,但在其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与问题。因为,本文针对以上情况与问题,就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近况进行分析。
  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进入了新阶段。非洲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2003-2017年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额从0.75亿美元上升至 41.1 亿美元,增长了 55 倍。中国对非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说明非洲近十年投资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非在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我国对非洲投资规模的扩大也推动了对非洲投资领域的拓展。从传统的农业、采矿、建筑等领域,逐步拓展至资源产品深加工、工业制造、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根据 《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的数据,2017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领域主要涉及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产业。
  2017年末,中国在非洲设立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 3400 家,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 189 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3.92 万家,非洲占比8.7%。中非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非合作机制不断强化、合作内容更加深化,直接投资合作在中国与非洲的经济联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愈发的重要。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投资额增长迅速,但总量仍较少
  根据《2017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1582.9 亿美元,虽为近十几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但仍然位列全球第三。在我国总体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的趋势下,我国对非洲的投资额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截止 2017 年底,我国流向非洲的投资额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71.25%,对非的投资存量已达到432.97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00年的80倍,而近几年的年均增速均保持在 20%以上。2017 年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为41.1亿美元,覆盖了包括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零售业等多个领域。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形势利好。但是,将对非洲的投资额放至中国整个的对外投资领域来看,其所占比例还是很微小的。
  因此,我们在看到非洲的直接投资额稳步上升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在总量上占比的不足。非洲国家对此也在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投资环境,推出更加积极有利的投资政策以吸引外资,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将更多的投资视角转向非洲大陆,如果能科学的减少或规避投资风险,相信对非投资的占比会有大的提升。
  (二)投资的国别分布不均衡
  截至2017年末,中国企业在非洲地区的52个国家开展了投资,投资覆盖率为86.7%,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3400 家,占8.7%, 主要分布在赞比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肯尼亚、津巴布韦、加纳、安哥拉等。
  从流量上看,2017年对非洲投资主要流向安哥拉、肯尼亚、刚果(金)、南非、赞比亚、几内亚(比绍)、刚果(石)、苏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其中,对安哥拉直接投资流量为6.4亿美元,同比增长3%。截止2017年末,對南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74.73亿美元,位居非洲首位。
  (三)投资领域不断拓宽,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对非直接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但仍相对集中。2017年,中国对非洲地区的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5个行业领域,依次为建筑业(29.8%)、采矿业(22.5%)、金融业(14%)制造业(13.2%),以及租赁和服务业(5.3%)。其中建筑业及采矿业仍继续保持在前两名位置,其中,建筑业占比比上年上升1.5%。金融业增速明显,占比上涨2.6%。上述5个行业投资存量合计为367.4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84.8%。
  三、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进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中非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的风险。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可从非洲、中国和第三方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非洲方面存在的风险
  非洲国家众多,共有54个国家,各国实际国情不一,所处地区地域不同,差异性较大。直接投资非洲面临的风险,可从政治、经济、税收、金融、汇率、等多方面加以分析。总体而言,虽然近年来非洲大陆政局逐步趋于稳定,各个国家之间也能维持和平共处,国际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但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持续动荡,反政府武装冲突、宗教教派武装活动频发,中国投资企业常受战乱和恐怖主义威胁,因此中国对非州直接投资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从政治上,利比亚、南苏丹和索马里等国仍存在内部冲突和战乱。其他非洲国家也不时出现政治危机和政权更迭。即便在一些政局较为稳定的国家,也通常存在政府执政效率低下、部门协调能力较差等因素,影响直接投资效益,甚至危及投资安全。在经济的大方向上,非洲国家的经济虽增长速度较快但基数较低,仍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结构对资源依赖性较高,比较单一,生产的产业链结构不配套,以上情况都会加大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风险。在税收、金融和汇率等方面,一些非洲国家的税收基数较高,储蓄率偏低,金融业不发达,导致外商在非洲当地的融资成本高昂;一些非洲国家货币币值不稳定,外汇管制较严,外汇收入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汇率变化和货币贬值压力较大,外商投资面临较高的汇率损失。同时,非洲国家劳动和移民部门日益抬高对中国劳工的准入门槛。此外,非洲国家吸引投资的观念仍有待加强,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还面临着文化、语言,劳作时间等其他方面的不利影响。   (二)中国方面存在的风险
  多年来,中国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中资企业赴非洲投资,目前,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的意愿和动力均较为强烈。但在中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与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政府方面,首先,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宏观管理仍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现象,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质量及投资回报率参差不齐;其次,我国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政策不够健全,没有紧跟全球经济形势及时调整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相关事项,不具有时效性;一些重要的法规条例并不规范,没有系统性与稳定性。再次,我国的融资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可融资渠道少,银行信贷门槛较高,信贷、抵押等条件不符合银行要求,依靠银行融资困难,制约了企业在非洲投资的效率。企业方面,目前对非洲直接投资主体当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部分,但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评估能力,会低估对非洲投资的风险性,对当地法律和政策了解不足,忽视当地法规开展盲目投资,未人力资源成本的价格,未能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以至在商品质量、劳务管理、当地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出现一些不当做法。同时中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建设的方向具有交叉,生产出的产品有些具有同质性,因此在企业间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给自身和国家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制约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三)第三方因素带来的风险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风险不仅仅是中国和非洲两个方面的风险,第三方的风险也不容忽视。非洲是最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地,西方国家对非洲资源有着一定的控制权,但随着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电力、石油、矿业等行业一定程度的挤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非洲的投资市场份额,因此中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第三方国家的投资竞争。同时部分西方国家利用舆论片面放大一些中非贸易争端及经济问题,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等不实言论,抹黑中国在非形象,干扰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给国良性进入非洲市场、开展健康持续投资造成不利影响。;欧洲的部分人士则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侵犯欧洲和非洲的经济利益,为此向欧洲国家施加压力,要求非洲拒绝中国的投资与合作。印度、韩国、新加坡、巴西、等新兴和发展中国家也日益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力度。非洲因此拥有了更多选择余地和谈判话语权,可以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立场和视角来选择合作伙伴。这些第三方因素均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四、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根据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针对其存在风险提出以下两大层面的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
  首先,应注重宏观经济层面中非合作关系的进展,通过积极友好的政治、外交功能,充分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平台的作用,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双边交流与沟通合作。同时建立健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监管严格、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使执政效率提高;其次,加大金融、税收方面的支持力度,为中小型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提供相应政策措施,如政策贴息、优惠贷款、中非发展基金等,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融资服务,放宽贷款条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再次,要解决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相关信息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整合社会及网络的各项资源,帮助企业对投资国加强风险评估,制定完善的防范预案、有效规避各项风险。为促进非洲民生发展,赢得当地欢迎与信任,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企业层面
  首先,要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投资战略,同时加强风险评估。因为相较于发达国家,非洲的投资环境更为复杂,存在较强的政治、法律和市场风险,因此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前,应当开展谨慎的调查,研究当地市場的基本情况及行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全面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明确的投资战略。其次,应因地适宜,推进本土化策略,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应当增加与非洲当地居民、企业、政府的合作,积极招募当地员工并组织技术培训,努力探索与当地风俗文化相融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保障自身投资收益的同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规范投资行为,积极履行企业在非洲的社会责任。
  五、结论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展速度较快,中非合作关系逐渐深入,本文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以及其特点,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进行直接投资时要因地适宜。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非洲方面、中国方面、以及第三方的风险与挑战,尽管面临上述挑战,中国在非洲投资前景依然非常广阔。最后从政府与企业方面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惊醒了政策建议。愿中非合作机制不断强化、合作内容更加深化,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领域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春宇,蓝艺华,朱鹤. 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对中非双边贸易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8.6.
  [2]胡艳.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5.6.
  [3]王嫚,闫黎丽.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效应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12.
  [4] 张宏明. 非洲发展报告(2016~2017)——非洲工业化与中国在非洲产业园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7.
  [5] 刘爱兰.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黑龙江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中非贸易与投资合作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19-030HLJU。
  作者简介:孙磊(1995-),女,汉,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硕士研究生在读,黑龙江大学,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4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