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格

  摘 要:自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国内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不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俨然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引擎。运用扎根理论,得到了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水平、区域关联、科技水平和资源水平,并据此提出建议,以期为政府充分发挥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9.007
   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是指产业创新中心的知识技术、人才及经营管理经验会逐渐向周边区域进行扩散,使产业创新中心能和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延伸产业发展链,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产业创新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便成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影响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正确发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扎根理论分析过程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研究从研究层面上来讲,属于中高层面。其中涉及数量较多的各类要素,这些要素既复杂又会发生动态变化,因此较为适合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相关话题入手,检索的目标包括产业创新中心、区域辐射效应等,将找到的文献、访谈、视频资料逐个分析,写备忘录;并挖掘学者、被访谈者、演讲者提出的理论线索。截至本文初次尝试构建理论,一共下载和“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相关文献共计67篇,其中期刊论文38篇,各类新闻报道18则,杂志专访、论坛演讲等文字资料共计11件。根据以上资料,撰写的备忘录共计48条。
  1.1 开放性编码
  本文将所有的原始资料汇总后,进行逐一阅读分析,有重要启示的时候利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了备忘录标识,通过初步的归纳、整理、命名,一共获得了95条原始资料或备忘录,从中观察到了百余种现象并标注了178个标签。其次,将本质相似的标签进行归类,赋予其新概念,本文共确定提炼出初始概念69个。再次,为了对重复出现或本质相似的概念进行提炼,本文对标签和概念进行了多次甄别与比较,最终形成了9个范畴。表1展示了几个主要概念和范畴的开放性编码过程示例。
  1.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抽取共同的特质并进行命名。遵循主轴编码的研究思路,本文将开放性编码中提炼的9个范畴进行联结,通过发展和建立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4个主范畴(见表2)。
  1.3 选择性编码
  本文确定选择性编码的核心范畴是“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围绕这一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表述为:影响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因素大致归纳为制度水平、区域关联、科技水平和资源水平。以此“故事线”构建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理论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
  2.1 资源水平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凭借政策优势会不断吸引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并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在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涓滴效应的带动下,产业创新中心的科技、人才与管理等要素向周边地区延伸,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创新资源的集聚有利于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的提升,区域资源要素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创新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越强。
  因此,区域资源水平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具有正向影响。
  2.2 制度环境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是地区政府响应国家号召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地方性政策的支持。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相较于其他地区,在社会、经济与资源等方面享有政策优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产业创新中心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资源与管理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时,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从而拉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制度支持也帮助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对周边地区通过技术扩散、消费、就业等方面产生惠及效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和繁荣。
  因此,制度环境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具有正向影响。
  2.3 区域关联
  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梳理,区域关联程度可以理解为辐射源与被辐射区域在地理区位上的相关性以及区域间的合作程度。首先,辐射源与被辐射区域在地理区位上的相关性越高,地理距离越近,资源的流动成本越低,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越强。并且由于地理区位的临近,产业创新中心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较小,在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较小。其次,区域之间通过合作产生良性的滚动效应,对区域间的辐射效应有正向影响,并且区域合作往往伴随着政策的导向与扶持。
  综上,区域关联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区域关聯在制度环境影响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2.4 科技水平
  区域科技水平对辐射效应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当科技进步水平低下时,辐射效应主要以简单的商品交换和协作为形式,呈现为初级阶段和低层次的辐射。当科技进步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后,辐射源发挥技术的优势,管理体制也趋于正规化,形成生产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科技进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辐射源将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资源集中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此时,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这一阶段中,辐射强而有力,主要以科学技术和知识输出为形式,呈现为高级层次上的辐射。   因此,科技进步水平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科技进步水平在资源水平影响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3 发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建议
  3.1 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推动作用
  政府要坚持将各地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发展策略,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管。其次,国家与各地政府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资源要素与高新技术产业向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政府要改变传统思路,以战略性思维完善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
  3.2 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需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产业创新中心需要依托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与经济基础,周边地区基础越好,则可提供的市场与机会也越多,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政府需指导周边地区依据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与产业创新中心相关的产业,争取与产业创新中心做到合作发展、互联互通。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创新中心将核心技术和核心产业保留,周边地区向下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使各地区实现优势互补。
  3.3 以科技作为支撑
  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需要以科技作为支撑。释放区域创新活力,提升区域科技水平,对发挥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技水平提升的基础是科教资源与创新资源的集聚,针对资源状况不同的地区需要有不同的政策导向。对于科教资源与创新资源匮乏的地区,政府需加强基础性研究投入,提升地区对新技术、新科技的吸纳能力,以提升地区的科技水平;对于科教资源与创新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相关的文献、报道、演讲和谈话等质性资料进行了扎根研究,得到了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制度环境、资源水平、科技水平和区域关联程度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有正向影响,其中区域关联与科技水平分别在制度环境与资源水平对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政府正确发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彭华涛,林琳,全吉.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7,(11):180-186.
  [2]包群,张扬,唐诗.经济开发区、辐射效应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15,36(06):19-32.
  [3]尹艳冰,宝伟君,朱春红,等.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天津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06):73-76.
  [4]Strauss A,Corbin 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M].London:Sage,1998.
  [5]陳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张虹冕,赵今明.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研究——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7,37(03):44-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6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