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落实易地扶贫搬迁 打造美丽幸福家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端、豫鄂两省结合部,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区、街道)、206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8万,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县。2017年底,1863户7490名贫困群众全部搬入新居。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在新县召开,向全省提供了“新县经验”,2018年11月,在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上,再次作典型发言。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准识别,实现“应搬尽搬”
  扣紧精准识别“头粒扣”,下好“先手棋”。成立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乡、村易地搬遷精准脱贫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贫困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两委会研究、村内公示、乡镇审核及公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六步工作法”,把“搬不搬、搬哪些人”的选择权交给群众,落实“4+2”工作法,通过层层识别把关,公开透明,确保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一个不漏。
  二、科学规划,分类合理布局
  出台《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和《新县鼓励住房消费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统筹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和后续产业发展前景,按照“四靠”原则,将安置点布局在产业聚集区、集镇、乡村旅游景区和靠近县城。并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着力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优化发展环境。选择最优越的地理位置、最优美的环境来建设集中安置点,让群众出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住的安心,发展有后劲,脱贫有信心。
  三、完善设施,提升建设水平
  在高标准建设搬迁安置房的同时,统筹抓好配套设施完善提升,着力建设功能齐全的新社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跟进。坚持社区建设与集镇发展、中心村建设、美丽社区建设相结合。累计整合涉农资金51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连接道路21公里,硬化道路7万平方米,绿化1.7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17个,健身休闲公园29个,新建公厕32个,安装路灯284盏,添置垃圾桶(池、箱)65个,配置环卫工人79人,实现了所有安置点公共服务“五有全覆盖”。二是公共服务跟进。全面完善集中安置点公共设施和辅助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新建幼儿园4所、便民超市18个、卫生室16个、金融电信惠民服务网点12个,设置宣传栏56个,新建改建各类车棚23个,安装体育设施29套,治安管理摄像头230余个,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四、产业配套,打造“10分钟”就业圈
  落实“五个一”专项行动,从六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搬迁户后续扶持发展问题。一是建成投用安置点光伏电站。抢抓国家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机遇,投资4200余万元,建设光伏电站105座,(其中贫困村建设61座,安置点配套建设23座,乡镇集体经济组织21座),总规模5.91兆瓦,带动1222户贫困户稳定增收,运行正常,成为安置点贫困户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出台了后期管理维护办法,加强电站管理使用,定期维护,提高运营效益,发挥带贫作用。其中泗店乡吉祥社区安置点兴建160千瓦光伏电站,规模大、效益好、年实现收益16万余元。二是大力扶持扶贫车间建设。县政府出台《新县支持扶贫产业(就业)发展奖补暂行办法(试行)》,根据扶贫车间建设规模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分类奖补,有效推动了全县扶贫车间发展和搬迁贫困户就业。全县目前共有扶贫车间27家,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安置点附近,车程10分钟以内,其中专门为安置点配套建设扶贫车间4家。主要从事玩具加工、服装加工、箱包加工、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留守妇女和部分年轻劳力既能照顾家庭和孩子上学,又能就近务工获得劳动报酬,实现楼上安居,楼下就业,带动500余名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增收,月收入在1800—2800元。泗店乡和美服装厂产品销往武汉等地,世英玩具产品销往广东,新集鸭至臻产品销往临近省市20余个市县,供不应求,带贫效益明显。三是实施产业拉动。立足新县茶叶、油茶、中药材种植、淮南猪养殖等有一定基础的传统优势种养业,挖掘丰富的“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富民产业,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搬迁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以种养业、乡村旅游业为主的“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75个,覆盖39个安置点,632户2708名搬迁群众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四是发展电商扶贫。借助建成的电子商务孵化园、阿里巴巴村淘运营中心和59个村淘服务网点,37家电商企业,推动“网货下乡”“农产品进城”,绿达山茶油、豫南葛根粉、茅屋冲大米等一批农特产品实现网上销售,让贫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脱贫。五是开展技能培训。依托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信阳首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对搬迁群众家庭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根据群众的就业需求,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劳动力培训资金,对青壮年劳力全方位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开展“红城月嫂”、汽修、电焊工、畜禽养殖、茶果栽培、小型农机具使用等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有序组织引导,135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县外就业,580余名实现县内就业。六是合理安排公益性岗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年老体弱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安排从事劳动强度较轻的社区管理、卫生保洁、护林员、农村公路养护、保险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共有127名搬迁群众通过从事轻体力劳动获得报酬。七是盘活资产,用好“三块地”。对搬迁户原承包耕地、林地和宅基地,实行折股量化,打包开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又可在产业中从事劳动,实现“双收益”。县羚锐公司与沙窝、浒湾等乡镇搬迁贫困户签订协议,发展颠茄草、芍药、牡丹、朝天椒等种植,让闲置土地发挥增收效益。同时,对无劳力户、重度残疾户、长年疾病户等,采取低保、残保和政府兜底等政策,确保每一户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有一份稳定收入来源。
  五、强化社区服务,建设和谐幸福家园
  采取新建服务中心和依托所在村(居)委会管理等形式,建成社区服务中心34个,实现安置点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依托中心有效开展管理服务。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楼长制,民主评选出楼长60名,安排卫生保洁公益岗79名,配齐热线联络员34名,做到政策有人宣传,社区有人管理、事情有人办理、纠纷有人调解、卫生有人督导和及时清运。利用光伏电站收益、安置点门面房收入、县乡财政补贴等形式,为社区管理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安置点党组织。在符合条件的安置点建立党支部,加强搬迁党员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和服务,发挥党组织团结引领群众的堡垒作用和党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安置点管理服务中来,形成“比发展、比和谐、比卫生、树新风”风气,营造齐心协力建设美丽新家园的浓厚氛围。三是开展“清洁庭院·幸福家园”活动。常态化开展社区庭院美化创建和“五好文明家庭”“最满意楼长”等评选活动,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室内和个人卫生整治,爱护公共卫生,人人参与管好治理好新社区。设置积分兑换爱心超市、幸福驿站,鼓励好人好事,倡导新风尚引导群众乐观向上,建立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开展“5个新”活动宣传、“昼夜访谈”“幸福大讲堂”、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送文明下乡、广场舞培训、传统文化节目汇演等活动,引导搬迁群众改变生活习惯,提高文明程度,提振精神面貌,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8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