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設宁波前湾新区,既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宁波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和历史性机遇。由于宁波前湾新区的规划整合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产业新城、余姚工业园等平台,区域协同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三大平台协同发展,其中科技创新协同是重要的推动力,科技创新也是湾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现状的把握,对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创新程度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进行分析,找出制约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行动策略或对策建议。
  关键词:前湾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宁波前湾新区地处长三角金南翼沪杭甬地理几何中心,主要由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意宁波生态园组成,谋划面积大约600平方公里。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前湾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交通等综合优势,是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期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带动浙江,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最佳区域之一。由于宁波前湾新区整合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产业新城、余姚工业园等平台,区域协同发展显得尤为关键。三大平台协同发展,其中科技协同是重要的推动力,科技创新也是湾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因此,本课题研究对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具有极强现实意义。
  1 前湾新区科技创新的发展态势
  1.1 前湾新区科技创新要素投入态势
  1.1.1 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经费是权衡区域科研活动规模、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核心指标,其中规上企业R&D研究经费试验发展支出是地区研发经费投入中较有代表性指标。前湾新区的规上企业R&D研究经费试验发展支出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2008年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发展高科技的需要,其研发经费支出从2008年的 20.0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6.69亿元,增长2.8倍。
  1.1.2 研发人员投入快速增长
  从规上企业R&D研发人员总量看,2017年前湾新区三地R&D人员总数相比2008年增加近2倍。2017年,前湾新区每万人拥有R&D人员43.9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出19.9人。2017年前湾新区女性研发人员总数7188人,占总研发人员的比重为 20.5%,年均增长率达到18.80%,女性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较快。从变动趋势看,前湾新区2009年之后呈现平稳而快速的增长态势。
  1.2 前湾新区科技创新的产出态势
  1.2.1 直接知识产出
  2017年与2008年相比,前湾新区专利授权量增长率179.96%,科技成果增长107.69%,增长之势迅猛,专利授权量和科技成果在2013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回落。就前湾新区内部看,2018年杭州湾新区专利授权量占前湾新区专利授权量总和17%,慈溪占比47%,余姚占比36%,虽然杭州湾占比最小,但是增速在三个地区中最高,达到48%。
  1.2.2 间接经济效益
  截至2018年末,前湾新区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增加值达695.68亿元,占宁波市37.2%,增幅高于宁波市平均水平6.9%,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远高于宁波市平均水平32.5%。从前湾新区内部来看,杭州湾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3.8%,且高于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引领前湾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
  2 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研经费投入与高能级开发区投入水平相距甚远
  2017年前湾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5%,虽超出宁波市平均水平20.6%,但低于宁波国家高新区7%水平,并远低于杭州滨江高新区13%水平。杭州湾新区作为前湾新区高新企业快速发展之地,其科研能力相关评价指标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前湾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在2017年,杭州湾新区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1.02%,位列宁波市14个区县(市)后四位,低于市平均水平1.51%和省平均水平1.56%。另外,根据科技局相关统计,从技术成交地区看,前湾新区地区科技成果近60%的份额都流向前湾新区地区之外,体现出科技本土转化能力、技术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科技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所欠缺。
  2.2 前湾新区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2016、2017年前湾新区技术改革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下降10%,而宁波市技术改革投资占工业总投资比重在2016年达到76.5%,2017年达到71.2%,远高于前湾新区不足50%的水平,前湾新区的企业需要加大在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创新化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2.3 前湾新区科创资源集聚度不高、产出效益不足
  前湾新区内缺少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一体化程度较低,制造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不足,缺少公共研发、设计及科技服务平台,创新产出主要依赖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下属的企业研发,以及技术中心,中小、微企业及初创团队难以获得技术支持。此外,前湾新区虽然拥有多个战略平台,但战略资源的激活利用程度远远不够,尚未发挥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尤其是慈溪出口加工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现有功能和政策未充分利用、国际化科创资源的集聚功能有待进一步激活。
  2.4 前湾新区科技对外合作日益增强,开发水平亟待提升
  前湾新区中的杭州湾新区作为浙沪合作示范区,历年来承接上海的要素溢出领域涵盖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但从实践看,浙沪合作示范区建设过程当中,重大示范性项目数量有限,深度合作与质量有待提升,如复旦科创园对杭州湾新区产业带动效应不足,经济效应不明显,与前湾新区中慈溪、余姚缺乏联动,产业与公共配套建设层面缺乏实质合作行动。   2.5 前湾新区科技创新链布局不合理,缺乏资金支持渠道
  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创新链没有普遍形成,缺乏优质的知识产权评估中介公司,导致技术与产业不能高效对接,从而影响科技创新协同效应。在科技与金融结合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同融资约束,多层次金融体系在风险评估,服务对象以及内容上仍需探索创新。
  3 前湾新区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强化转略协同,增强前湾新区建设的合力
  3.1.1 强化各级战略协同和重点平台的战略对接
  前湾新区建设要充分融入到浙江省大湾区战略建设中去,确立自身战略定位,在湾区内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产业新城、余姚工业园三大平台战略協同。也应站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度谋划,主动对接上海战略,推动长三角创新战略联动发展。
  3.1.2 突出科创规划空间的指向性
  应将前湾新区内的高新区或创新区、科研院所等节点平台连接起来,政府协同推进共建共享创新综合体,合作实现产业平台共建共享以及推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载体的人才要素的协同共享,突破行政机制和区划的障碍,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科学谋划科创综合体的空间布局,提高科创规划空间指向性是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
  3.1.3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的协同战略
  应加强全面扩大开放合作的力度,构建开放型创新生态网络。加强高校间,校企间以及与国际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异地兼职,实现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专业服务等创新资源的跨区域高效配置。通过设立产业需要的专项研究资金和建设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大力集聚外资研发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来前湾新区共建高层次科研平台、研发机构、实验室、中试基地、创新组织合作模式,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
  3.2 提高产业协同效率,强化产业到配套,提高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和流动效率
  3.2.1 注重产城融合
  坚持以科创为核心,促进前湾新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将前湾新区打造为“宜学宜业宜居”之地。重点建设产服、科教和休闲设施,完善多元化公共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生活环境,友好的政策环境,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延伸全覆盖,高位谋划打造支撑创新要素的环境。
  3.2.2 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知识产权评估公司、专利代理公司等专业的知识产权中介组织为企业搭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预警机制,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企业,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确权方面,帮助企业从初级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开始,明确知识产权法律权属问题,为拓展市场打好基础;用权方面,如:知识产权,用作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具体一点如:专利运营、商标转让等;维权方面,通过前两个过程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保证企业合理使用知识产权带来的价值,同时防止他人恶意侵犯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
  3.2.3 促进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
  取消“即征即返,财税返还”等明显有碍于区域之间公平竞争的地方财税政策,加强地区间税收征管协作,推进税收凭证的互认,减少异地经营企业税收清算环节,逐步统一区域之间纳税信用、税收执法等标准,为人才,资本,企业等跨区域流动营造更便利化,更规范的政策环境。
  3.2.4 强化资本支撑
  加强对金融服务组织的集聚吸引,科技以最快的速度对接资金,发挥高效效能,形成环杭州湾区的创新集聚区。首先,加大政策性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建立前湾新区科创投资引导基金,为前湾新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贷款和担保。其次,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风险投资机构落户前湾新区,通过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和服务环境为资金和科技的结合构筑最佳生态环境。再次,切实发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融资功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在长三角科技资本市场股权交易中介的地位。最后,放宽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融资门槛,创新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发挥宁波保险综合试验区的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质保险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利权.宁波发展蓝皮书2018[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2]王庆金等著.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陈劲.协同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汤丽霞.建设国家化湾区名城-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比较研究报告Ⅱ[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5]解雪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02.
  [6]吴群刚,杨开忠.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考[J].城市科学,2010,01.
  [7]宁波通讯编辑部.宁波杭州湾新区:将成为全球湾区经济的后起之秀[J].宁波通讯,201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9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