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P2P网贷平台的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以P2P为代表的网贷平台数量快速增长。P2P网贷与传统贷款模式相比,主要有门槛低、收益高、期限短、操作简单等特点,给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随着监管的不断加强,行业开始走向分化,发展好的平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发展不好的平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摒弃,频繁爆出的跑路事件让人们重新思考P2P行业面临的巨大风险。因此,在对P2P风险及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 P2P 网贷风险的建议: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关键词:P2P;网贷平台;金融风险
  作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短短几年间P2P网贷平台曾出现爆发式增长,很多投资者将P2P平台视为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也一度成为了小微企业的“福星”。但爆发式增长的背后,跑路潮和倒闭潮一直如影随形,由于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以金融创新为幌子、行集资诈骗之实的问题平台。随着P2P爆雷潮屡次出现,也让我们重新意识到整个行业面临的巨大风险。
  一、P2P网贷平台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且足额偿还债务导致违约,给平台及投资者造成损失的风险。P2P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网贷和银行信贷相比,通常缺少实质的抵押或网贷平台对抵押物实际掌控力较弱,这样极易造成一旦借款人财务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及时足额归还贷款,平台却没有效的手段及时进行弥补;而且还会助长借款人恶意转移资产,刻意逃避归还借款的心理。不仅如此,由于网贷平台的野蛮增长,信息共享平台却未能及时有效建立,这也催生了一个信用主体在多个网贷平台进行借款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增加了信用风险。尽管各个网贷平台相继采取了多种手段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查,但违约情况依旧不减。
  (二)技术风险
  出于扶植小微、助力三农的战略考虑,我国金融政策相对宽松,P2P平台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这导致了P2P平台的无序发展,埋下了爆发技术性风险的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P2P平台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专业水平偏低。而P2P平台高度依赖互联网技术、专业的金融知识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如果员工的专业素养不合格,很有可能对平台内的资金安全、个人信用和平台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二,三方监管机构的缺失增加了资金被挪用的风险。P2P平台一般会提取借款人一定比例的借款金额作为保证金,但是保证金账户却处于自行管理的状态,这也是网贷平台频繁发生跑路现象的主要原因。第三,网贷平台用户信息数据库非常庞大,一旦受到黑客以及病毒的入侵,就可能使网络系统瘫痪,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仅会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也会给运营资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或者急剧波动而导致投资双方资产价值变动的风险。由于在网贷市场的各个平台申请的最后资金额度不同,导致在利率以及资金上问题极为突出,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P2P平台的常用办法只是粗暴地提高利率,降低手续费,以便提高市场占有率,这种野蛮的措施加剧了网络借贷平台在面临价格波动时发生风险的可能。其次,网贷平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垃圾注册,冒用身份信息等情况,这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
  (四)法律和声誉风险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P2P平台不仅要竞争借款人,还要竞争出借人,这也助长了对投资收益进行虚假宣传的不良之风,甚至有些平台还游走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违法边缘,通过默许借款人在该平台中利用假造信息的名义散布借款信息,招募大量的资金进行自我使用,并大量吸收公众存款。一些涉及电信诈骗的不法個人,也假冒P2P的名义发布不法信息,加剧了市场的乱象,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造成了声誉问题。并且,由于很多P2P平台正处于网贷行业的发展初期,除《合同法》外,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借贷行业的业务管理与指导进行约束,市场准入不规范,使得网贷行业暴露出许多法律风险。
  二、P2P网贷平台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充分
  P2P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机构,对接借款人和投资人。其中,投资人判断项目真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息披露的,信息披露可以说是验证平台真伪的重要指标。信息披露是保证网贷行业健康有序运行、营造良好市场氛围的基石。P2P网贷平台对项目进行细致、审慎的调查并及时将借贷双方信息及时进行披露,不仅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保证投资者资产安全的基础,也是整个网贷行业安全运营的核心。但是,目前很多P2P网贷平台对其项目审核并不完整,甚至还有一些平台委托其关联公司对项目进行审查,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甚至出现虚假披露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项目的不确定性,误导了投资者,使投资者的资金面临风险。
  信息披露不充分带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不充分的信息披露会让投资者难以真正了解到网贷平台的实际运营状况;另一方面投资者也无法获知具体项目的资金去向、还款途径、担保情况等,对投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疑。
  (二)监管机制不到位
  我国网络借贷行业自产生以来在监管层面存在诸多问题,一开始是爆发式增长下的监管缺失,再后来是监管趋势不明,监管政策迟迟确定不下来,这给很多平台业务发展造成很大阻碍;当前法律虽然明确了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主体地位,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职责,正是这一特殊性导致了P2P平台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体系。
  201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监管分工细则,银监会开始加快制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细则,并向十多个部委征求意见,但耗时较长。直到2015年7月,十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许多空白地带得到填补。2017年12月份以来,P2P网贷风险整治工作小组下发了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通知,此后网贷行业整改验收备案工作备受社会关注,但进入最后阶段,网贷备案工作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最终以延期收尾。但具体延期多久没有明确,网贷监管问题依然扑朔迷离。   (三)行业自律组织不完善
  良好的行业自律能规范整个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在P2P行业发展过程中,很多跑路的平台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排名行业前列,超过很多经营数年的老牌P2P公司,并且没有引起怀疑,这不仅仅是因为政府的监管不到位,更是因为缺乏严格的行业自律管理。很多P2P平台存在的自融行为并未受到有效的监管。虽然也曾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而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但当时由于我国网贷行业还属于新兴行业,自律组织也并未发挥出有效的管理职能。
  三、完善P2P网贷平台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P2P网贷行业属于信息中介行业,在资金借贷过程中投资者需要自己承担风险。而投资人对项目可投性的评估主要依靠信息披露,所以真实、可靠的信息披露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同时也可以为平台自身的稳健运营及网贷监管提供保障。在具体信息披露上,P2P网贷平台不仅应在其官网上真实披露各类产品、各项业务的情况,帮助投资者对项目的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而且应该披露平台历史成交额及笔数、逾期金额及笔数等交易数据,有效帮助投资人加强对平台运营情况的了解,甄别网贷平台。此外,平台还应该构建数据披露管理制度,比如安排专业的岗位、专业的人员负责平台定期的信息披露,按照规定提高信息披露的完成度和质量。
  加强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为有了详细的信息披露,投资人才有参照的标准,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项目投资。
  (二)完善监管体系
  P2P网贷平台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从目前来看,虽然监管主体已经确定,但是监管主体的具体职责以及行业法规和实施细则还没有明确,其运行仍能在法律边缘,这就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整个行业仍然暴露在风险之中,所以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网贷行业的监管,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一方面,应该明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这一监管主体的具体职责,明确具体内容和具体措施,同时也应明确地方性监管部门的职责,在准入审查、退出审查、违法违规操作处罚等方面进行细化。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网贷监管体系。第一,构建实时监管系统,及时获知该平台的利率状况及资金运营状况,避免高利贷、洗钱、私设资金池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第二,指定第三方机构管理资金,防止平台自身进行违规操作,切实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第三,监管机构应要求金融指标管理部门按时向网贷平台收取业务报表,以便及时了解网络借贷的金融信息。
  (三)完善自律管理体系
  网贷行业长期以来的发展乱象,如果只依靠外部监管是不够的。为促使P2P网贷平台良序发展,控制相关风险,加强对平台的约束,行业自律也特别重要。为此,必须在地方性小规模自律组织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网贷平台自律组织,以行业专项整治为契机,借助互联网科技建立统一的数据登记平台,完善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全面夯实网贷行业自律基础。借助于监管科技加强网贷行业自律管理,辅助金融非现场监管,是顺应行业健康发展需要的监管手段创新和探索,在规范P2P网贷平台市场行为和保护网贷行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P2P平台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树立网贷行业的正面形象,营造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曾雨薇.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监管[J].中国经贸导刊,2017,(5):35-37.
  [2]  張职.P2P网络借贷平台营运模式的比较、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3]  张玉梅.P2P小额网络贷款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163-165.
  [4]  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金融论坛,2015,(1):3-6.
  [5]  余开昕.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与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7,(2):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96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