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06年2月颁布的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其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有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化,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的空间。过度的盈余管理不仅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且还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甚至是危害到社会经济的安定。文章主要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博弈关系的研究入手,发现现行资产减值政策的运用对盈余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盈余管理空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不完善、会计准则规定不规范、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外部监督力量薄弱等。文章就是基于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公司治理机制、外部监督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进一步规范和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现行资产减值准则
  1 引言
  早在30多年前,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了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我国,越来越完善的资本市场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包装”上市,随之其盈余管理问题慢慢地受到会计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形成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企业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利润进行操纵行为,以期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及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由于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明确的规定:如果某一项长期资产进行了相关的减值准备,那么在后面的会计期间不能将此减值准备进行转回。在这项规定的作用下企业就通过计提短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并最后达到其盈余管理的作用。所以说研究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必须探讨的课题。
  2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2.1 积极影响
  2.1.1 减少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随意性有利于遏制盈余管理行为
  为了帮助企业投资者更好地掌握公司运营的真实情况,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投资决策,现行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对已经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准备。比方说,对于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只有在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进行减值测试,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对于难以确认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单项资产,准则第一次提出了“资产组”这一概念,规定通过确认该资产所在的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来代替单项资产的确认。诸如以上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随意性,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和可靠,维护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2.1.2 禁止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在2006年颁布的现行准则中就明确地提出“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的规定,只允许企业在处置资产时对资产减值进行相关的处理。不同于旧准则中提及的导致资产减值的因素消失后可以将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回的规定,这种禁止转回的规定,明确地规范了企业管理者的行为,约束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2.1.3 提高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助于控制盈余管理行为
  基于原有准则规定的考虑,2006年颁布施行的现行会计准则中提高了企业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比如,对于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在旧的准则中并没有特别多的要求,仅仅是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转回金额方面要求披露,给企业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创造了空间。现行准则要求企业对资产组的取得、处置,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计提方法等多方面情况在财务报告中进行详细地披露,给投资者提供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信息,方便其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促进企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消极影响
  2.2.1 资产减值的主观认定性给盈余管理保留了空间
  在我国现有的准则体系中,对资产减值迹象的认定缺少量化标准,确认和计量难度比较大。例如,在分析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要了解企业所处市场近期是否存在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确认企业资产的价值当期是否存在大幅度的缩水,缩水的幅度是否明显高于正常情况下的减值。而这些都是需要根据会计人员的个人专业判断,以及根据综合因素的考量进行判断。
  2.2.2 资产减值测试操作的随意性导致了盈余管理的产生
  在实际操作中,可回收金额的确认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同时,可回收金额又是难以确定的。企业的管理者就会利用可回收金额的难以确定性,随意操作资产减值测试,使结果有利于自身的利益,控制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盈余,最终实现盈余管理。例如,准则中规定商誉的资产减值测试需要依照其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但是如何确认其所属的资产组是一个问题。如果随意地把商誉分配到过大或者过小的资产组里,都会直接影响到测试的结果,最终反映在企业的利润表中。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会违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资产减值政策随意操纵。
  3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的相关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交易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产的市场价格经常性波动,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一般都由市场价值,即公允价值来决定。因此,公允价值成为衡量企业资产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目前仍然不是特别的完善,上市公司很难真正意义上获取公允价值。但是,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确定资产未来带来的经济利益显得更为容易些。
  3.2 提升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水平
  资产是公司很重要的一部分,上市公司在估计减值时,基于相关因素的考虑,存在较大的利润调整空间,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便能减少上市公司错报的可能性,提升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从目前来看,受我国具体情况的约束,注册会计师缺少应有的独立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独立审计准则,强化审计师的职责,明确审计程序,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同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建设,加重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规行为的力度,提高审计的风险和法律意识,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3.3 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都不完善,所以企业的治理机制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能够保持一致,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3.4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核心的组成部分,而会计人员对于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财务人员要依据职业判断来进行选择,这就要求财务从业人员自身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我国的各项会计准则与制度,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
  4 结语
  文章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资产减值准则应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戴德明,毛新述,邓播.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5(7):71-82.
  [2]周冬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变更与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3(5):22-28.
  [3]张磊.上市公司资产減值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9(11):2-4.
  [4]毕选涛.浅谈中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4):20-25.
  [5]高飞.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4(5):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1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