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油品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油品贸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路为研究主线,通过油品定价权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机制为研究出发点,探讨美国和英国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进程。然后提出油品贸易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启示,分别从提升综合国力为基石、增强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加快“石油人民币”进程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关键词:油品贸易;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2-0051-02
在能源领域人民币国际化更是自由贸易过程中公司经济实力的象征,且为贸易竞争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能源供给与消耗惊人,同时也产生了极为快速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其2017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再次突破4万亿美元,与能源相关的化工、集输和机械等板块同比增速达到5.4%。国际贸易方面,金融业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近20%的增长水平。GDP的全面占比上涨至8.12%,促进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当前的人民币已经在周边国家的支付结算服务中占据极大比例,在东南亚国家更是主力币种的代称[2]。但是随着油品贸易和贵金属行情的波动,我国货币的金融市场监管与互补性尚未形成良性发展,相关的多维框架下的可兑换协议尚不成熟。一些资本管制较为严格,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需要长远发展。油品作为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储备,而我国在油品定价权上缺少主动权,以至于在全球石油战略体系中没有得到重视。
一、油品定价权影响货币国际化
货币的国际化必须具备多重要素,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够大、国际贸易地位较为稳固、国内金融市场和监管体系规范成熟,且发行的货币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相关的可兑换性业务较好。经济发展现状告诉我们,现今国际金本位体系依然以美元为主导,虽然有欧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实现了国际货币的上位,但是美元和英镑仍然是国际货币的垄断者,这也体现出了美国和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世界贸易发展中,金融市场首选或者必选美元和英镑进行国际贸易的结算和支付,而欧洲国家相关的市场贸易协作模式和政策互补也为拥有重要战略性贸易资助和交易权替换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油品定价权影响货币国际化的机制理论方面,目前,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很多,但在中国经济贸易进一步开放的前提下,通过石油等大宗商品贸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还相当不成熟。因此,研究石油商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和传导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可以丰富现有理论。实际上,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石油等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示范区,对探索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以大宗商品为突破口
人民币作为中国这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的货币,其经济体量和市场需求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登上国际化舞台必须从传统单纯的贸易结算功能升级成为金融定价为主导的货币类型,逐步完成职能递进,适应综合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近年来,由于国内供给侧改革和经济下行引起的市场担忧,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与此同时,中国的石油等战略能源商品尤其依赖外国。2017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3%。然而,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缺乏定价权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原油价格的“亚洲溢价”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损失,加上全球贸易增长萎缩的刺激,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以人民币大宗商品的定价和结算为突破口,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5年前由于当时国情和贸易需要性调整,以至于跨境业务和离岸市场迅猛增长以及当时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上涨势头显著。资料显示,其2015年三季度数值更是达到了3.91。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在供需方面震荡的前提下,2015年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形势就开始下滑陷入了调整等待期。而这种情况是不可预期的,更不能凭借一己之力进行权衡,至此到了2016年,我国的相关行业只能扩大内需寻找自保。2017年的一季度RII深度回调至1.49。这充分表明,国家的供给侧改革能有效刺激内部市场,在扩大内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国际金融形势低迷带来的负面影响和货币风险化。所以市场的波动是无法预判的,长期的市场繁荣需要一定时间的振动调整,以带来新汇率、新制度和新机制下的人民币汇率弹性窗口调整。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等国际不利事件和区域性政治争端更是给美元的避险功能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些影响因素需要相关金融运作机构的密切关注。
自2017年一季度开始,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就开始了新的增长期,其后续走势也较为明朗。全球经济形势的趋稳和贸易投资的恢复,增强了国内市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2015年底,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的红利明显显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表现好于预期。新驱动因素的强劲表现,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四次上调2017年GDP增长预期。2017年第四季度,里氏指数达到3.13,同比增长45%,基本回到2015年的高点,接近英镑和日元的国际化水平。但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与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要赶上美元和欧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日元和英镑的国际化水平也就在眼前。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任重而道远,其相关增长点需要全面权衡各方影响因素,摒弃僵化的单纯跨境贸易进行驱动考量而进行的老模式。新时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先导体系下的贸易、金融协同机制进行完善,让相關经济发展朝着“贸易结算+金融计价+官方储备”的合理化组成方向前进。
三、油品贸易推进货币国际化的启示
1.以提升综合国力为基石。国家货币在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中得到广泛认可,是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互为繁荣的红利,更是世界对一个国家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认可的标准。通过美元的国际化历程不难看出,美国多年的资本积累以至于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获取了多方资源才赢得国际货币崛起这一契机的,更加深度地剖析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金融规则发展变更,不难看出美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是其在国际活动中综合国力的体现,以至于逐步形成美元为主导的国际化主权货币习惯。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关系往往是互助的,一个国家的货币首先国际化,那么其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就会抢占先机。所以通俗来讲,货币国际化的实际现实意义就是凸显国家综合实力,强化其在金融领域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元发展历程用真实的案例诠释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需要一个主权国家漫长而努力的经营,基于我国现状,一定要在注重实体经济的前提下强化资本市场杠杆优势,在全面优化贸易结构的同时强化系统管理,最终夯实人民币国际化地位,将经济发展的国贸竞争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2.增强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国家金融体系水平的进程能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情景造成波动。宏观来说,想让本国货币变得国际化,首先要将本国的金融体系进行升级和规范,在开放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自我经济的发展。本国的金融系统能为全球贸易投资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撑和服务能够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和市场波动,在机制良好的同时高效运转、不断创新,以形成优秀的金融衍生品。
3.加快“石油人民币”进程。国际货币的最关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就是进行全球商品贸易运作时的交易与定价。如果能被纳入一类或几类大宗商品的交易定价过程,那么可以断定该类货币具备区域性认可度和极大的抗风险能力。国际货币中以美元为典型广泛代表而存在这么多年,最为关键的还是国际商品贸易中,除黄金之外的大宗商品定价结算用得最多、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就是美元。但是,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需要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中国更是占世界石油市场的13%,其经济发展与石油需求量还在不断地增长。随着自身矿产资源有限的情景得不到直观改变,其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所以中国必须具备绝对的话语权和分量改变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窘境。当前中国已经制定并执行了以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交易体系,并在国际上签署相关合约,有效避免因为经济影响导致的汇率波动风险,全面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中国在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是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贸易大国,在进一步的金融市场开放环境下普及并推广“石油人民币”的贸易约定和形式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完整闭环标准的形成。
将人民币的结算货币功能升级成计价货币,且开拓更多的人民币货币功能,最终形成有价值的金融定价权。当前由于我国经济体量庞大,内需活跃且充分,所以我国在大宗商品市场占有极高的份额,以大宗商品作为人民币计价的突破口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俞树彪.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5):22-26.
[2] 徐海丰.世界石油贸易状况与发展前景[J].国际石油经济,2009,(8):4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12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