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生产与运营角度的供销社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企业竞争力在生产与运营职能上能得到突出体现,一些供销社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弱小或先天不足,在生产运营中处于劣势,因此它们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产运营方法,强化生产运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竞争力生产作业计划控制力质量管理执行力
  
  竞争力是供销社中小企业生存之道。在生产与运营方面,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是质量、成本、柔性和交货期。企业企图在所有方面都优于竞争对手是不可能的,所以应从实际出发,有侧重地选定优势因素,其原则是强调顾客价值。
  选择竞争优势应遵守两个规则:首先,合理选择竞争焦点。该焦点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使企业获利,还能发挥企业特长。其次,动态调整竞争优势。企业应与时俱进地调整、提升竞争力。
  供销社中小企业的生产与运营优势来源有:研究开发、减少浪费、低成本、与供应商和顾客关系良好、坚强领导、超值服务。
  一、构建生产作业运营平台
  (一)生产运作系统战略性结构
  一个完整、独立的生产运作系统应该包括结构性要素和非结构性要素。
  1。结构性要素
  结构性要素是指构成生产作业系统的各种硬件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它是系统的物质基础,是系统的框架、结构和零件。它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与保障,看得见,摸得着,需要较大的投资,构建费时、费力,构建后难更改,风险大。它包括生产运作技术、生产运作设施、生产运作能力和生产运作集成四个方面。
  2。非结构性要素
  非结构性要素是指支持和控制结构性要素的软件。这些无形资产为知识、技能和智力因素,获取不需大量投资,取得省时,风险低,调整容易。它包括人员组织、生产运作计划、库存方法和质量管理。
  3。在提高竞争力中的应用
  供销社中小企业必需先构建一个完善的生产运作战略性结构,赢在结构,胜在起点。首先,同时重视两类要素建设。结构性因素对系统起决定作用,非结构性因素起运行机制作用。其次,两类因素必需互相匹配。必需将它们有机结合,配合运用才能发挥整体功效。第三,对生产运作系统必需作动态调整。根据环境和时间变化,动态调整系统内各组成因素,发挥系统最大功能。
  (二)组织生产空间
  生产空间是企业运作的场所,组织生产空间应本着以下原则:节省生产时间;方便操作;提高效率;利用空间;节约空间;减少运输量;节约劳力;发挥技术优势。供销社中小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空间,能产生空间竞争力。空间优化策略有:
  1。工艺专业化空间
  即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在这样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2。对象专业化空间
  即按相同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在这样的生产单位中,集中了为加工某种产品工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和有关工种的工人,对相似的产品工件进行全部加工。
  3。选择空间
  供销社中小企业规模、实力有限,更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选对空间。如果产品为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产品变更性大,设备生产适应性强,可选用工艺专业化空间;如果产品品种、结构比较稳定,是大批大量,流水生产,则可选用对象专业化空间。当然,也可将两者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两种专业的综合优势。
  (三)组织生产时间
  组织生产时间就是使劳动对象在各生产单位之间、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衔接和结合。其应遵守的原则是: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减少在制品占用,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资金占用。其方法有三种:
  1。顺序移动方式
  即一批制品在前道工序上全部完工后,才能整批地从前道工序流转到后道工序继续加工。同一批制品在各工序上的加工时间没有交叉。
  2。平行移动方式
  即每个零件完成了前道工序后,立即流转到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前后几道工序平行或同时对一批中的若干零件进行加工。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它是顺序移动方式与平行移动方式的结合。每批中的各个零件在上一道工序还没有全部加工完毕,就将已加工好的一部分零件转到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以恰好能使下道工序连续地全部加工完该批零件。
  4。选择移动方式
  为了在移动方式上具有竞争力,供销社中小企业应考虑产品本身特点、企业生产特点。选择方法是: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及工艺专业化生产单位宜用顺序移动方式;大批量生产类型及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宜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零件体积小、重量轻、工序劳动量小和单位加工时间短的宜用顺序移动方式;零件体积大、重量重和单件加工时间长的宜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紧急件、关键件宜用平行移动方式。
  二、优势始于计划
  生产计划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能力和其他资源,保证按质/按量/按期完成订货合同,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企业效益。善做生产计划是企业竞争力强的标志,它包括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属于战略层面,本文只讨论供销社中小企业中期和短期计划制定。
  (一)制定中期生产计划
  中期生产计划属于年度生产计划,要在计划年度内对生产统筹安排,规定年度生产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编制计划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编制的随意性。编制步骤是:调查掌握编制计划的依据―制定生产指标―综合平衡后确定指标。
  1. 滚动计划编制
  先制定一个连续三年的年度计划,第一年结束后,根据该年计划完成情况和市场变化,修订又一个连续三年年度计划,接着再完成,再修订,如此循环滚动下去。滚动计划使中小企业的计划有灵活性,富有弹性,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计划,使计划符合实际;同时,计划前后连贯性好,考虑了长中短因素。它是动态性,连续性和严肃性的统一。
  2.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线性规划模型
  掌握并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能强化计划性,提升计划竞争力。此模型能解决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问题,能用最少的活劳动消耗与物资消耗生产跟多跟好的产品,因为它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市场需求已定,如何用最少资源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资源数量已定,如何取得最大的产出。该模型包括四个部分:(1)变量。即待确定的可控未知因素(2)目标函数。即目标的数学表达式(3)约束条件。即限制目标达成的因素(4)变量非负限制。即变量都大于等于零。其中的目标函数是线性函树,它是实现系统单目标的最优指,如产值,利润,效率最大值,或消耗,成本,费用的极小值。
  (二)制定短期生产计划
  短期计划是作业计划,其任务是根据定单科学安排生产细节,使作业顺利,高效益,按质按量并及时完成生产任务
  1.在制品定额计划编制
  企业每月末检查一次在制品剩余数,并同标准的在制品数比较,由得出的差值制定下是个月的生产数,计算公式为:
  本月实际计划生产数=本月生财之道计划数+在制品定额-期初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2.提前期计划编制
  在同一时间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号数,同成品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叫提前量。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由上式知,各生产环节的提前期定额能转化为提前量,保证各车间生产数量衔接均衡。计划编制步骤为:
  (1)计算产品在各车间期末应达到的累计生产和投入的号数某车间出产(投入)累计号数=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产(投入)提前期定额×成品平均日产量
  (2)计算各车间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出产量和投入量
  计划期出产(投入)量=计划期末出产(投入)累计号数+计划期初已出产(投入)的累计号数
  (3)将计算出的车间出产量或投入量按各种零件批量进行修正。

  3. 生产周期计划编制
  在单件小批生财之道任务下,首先要为每一批订货编制一份生产周期进度表;然后为每一项订货编制一份定货生产说明书,其中规定该产品及其部件在各车间投入与出产时间;接着编制月度作业计划,将应投入和产出的部分摘出来按车间归类,将各批订货汇总;最后对于摘出汇总的生产任务进行设备能力负荷核算,经过平衡后下达到车间。
  4.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的应用
  供销社中小企业应结合企业特点、生产任务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计划编制法。如果生产是流水作业或大批大量生产,宜用在制品定额法;如果是成批轮番生产企业,尤其是生产大型高价产品企业,宜采用提前期法;如果是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宜用生产周期法。用合适的方法编制合适的作业计划是生产竞争力的开始。
  三、控制力=竞争力
  生产控制是生产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实现生产计划的保证。其中的生产进度控制是根据作业计划,检查零部件投入和出产时间、数量和配套性,保证产品准时装配出产,实行准时化生产。控制力强的中小企业执行力也强,其生产竞争力也强。提升控制竞争力的措施有:
  (一)生产预计分析
  在计划期结束前,调查实际完成计划的情况和进度趋势,预测计划完成的可能结果,适当调配,增减投入量,保证计划实现。
  (二)控制均衡生产
  利用图表法或均衡系数法,控制各生产环节互相衔接,任务均衡,负荷合理,按比例生产,避免停工待料或产品积压。
  (三)控制成套性
  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可利用甘特图1成套性投入和成套性处处,使各零件及时、合理组配,组装成成套品,避免零件不足、过多或不成比例。
  (四)控制在制品
  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在制品数量稳定,有标准定额,流转有节奏和规律,可用轮班任务报告控制。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品种与批量经常变化,在制品数量不稳定,可用加工路线单控制。
  四、运营中提升竞争力的质量管理
  (一)全球化竞争下的全面质量管理
  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迫使供销社中小企业奉行全面质量管理,它是一种管理哲学,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识别、满足和超过客户的期望上,企业有协作环境和知识型员工,员工被充分授权,激励他们持续改进产品和流程。中小企业应努力做到:(1)有强烈的质量愿景和目标(2)与供应商和顾客关系良好(3)熟悉运营流程(4)了解顾客需求(5)持续改进。
  (二)善用质量管理工具
  中小企业如果能掌握、运用各种有效质量管理工具,就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质量竞争力。例如PDCA循环图,他是一个支持持续改进的循环方法。P-计划。指问题识别、数据收集分析,制定改进计划。D-执行。指按照计划运行。C-检查。指检查评价,看执行是否满足计划。A-行动。指调整或采用计划。缺陷清单用于识别问题,比如操作错误、排序不当;因果图用于追溯产生问题的原因,比如设施不良,可能是环境不佳,应找到环境不佳的原因;问题-方法图用于帮助提出问题的解决建议,比如对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可以自问是否可以转让掉?
  (三)提升质量竞争力的措施
  1.标杆管理
  标杆是一个可比较的标准,企业选择行业领域最先进的组织作为标杆,该标杆作为企业学习、追赶的目标,企业在追赶标杆的过程中质量不断提高。
  2.成立QC小组
  QC小组是由员工自愿组成的质量小组,员工自觉、共同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使质量缺陷减少,生产率提高,顾客满意度上升。
  3.ISO9000质量认证
  企业制定了详尽的质量过程文件并通过认证后,企业就在ISO目录中注册。此标准被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是高质量的象征,是企业的脸面,对开展国际贸易的企业尤其重要。
  4.供销社中小企业应有的质量观念
  (1)有关于企业优劣势的文件(2)对选择的质量水平描述清晰(3)强化实现目标的系统、程序和控制(4)应用JIT、MRP-Ⅱ等现代质量技术(5)识别并持续满足顾客需要(6)应用持续改进工具(7)授予员工自主权(8)建立客户关系管理(9)员工和顾客的利益高于股东(10)利用财务杠杆(11)长远利益至上(12)加强培训(13)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14)全员参与管理
  五、运营执行力
  优良的运营计划靠执行力完成,供销社中小企业应从库存控制和设备管理增强执行竞争力。
  (一)库存控制
  1. ABC库存控制
  企业对库存品进行分类,其中最重要、价值高、资金占用大的少数库存品A为品,与其相反的大多数品为C品,介于中间态的为B品。企业重点管好关键的少数A品,一般管理B品,合并管理C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能起事半功倍的效率。
  2.确定性需求的库存控制
  当库存需求率和订货提前期已知、恒定,可以分情况使用四种订货标准模型:定量订货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提供数量折扣时的经济订货批量,不同价格折扣的订货决策。
  3.动态需求的库存控制
  此时库存需求随时间而改变,其中每一期需求已知,但由一期转到另一期时,需求可变,因此它是一种确定性的非均匀需求。库存控制法有:
  (1)按照每一期实际需求订货。它能压缩库存,降低一次订货成本和保管成本。
  (2)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由于需求不均衡,期间库存可能较大。
  (3)用动态规划法求最优解。
  4.随机需求的库存控制
  当库存需求是随机的,需求量和需求率不均衡、不固定,或者供应商交货时间不恒定时,应设置安全库存来缓冲不确定性的影响,防止缺货损失。
  (二)设备综合管理
  1.供销社中小企业应有的设备管理理念
  (1)全阶段管理。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2)全面管理。不但管理技术因素,而且管理经济因素和组织因素。
  (3)开放式管理。既管理设备使用,又管理设备研究、设计、制造、销售和信息反馈。
  (4)全员管理。决策者、技术人员、操作者均参加管理
  (5)目标管理。以最低设备寿命周期费,最求最高设备综合效率。
  (6)综合管理。技术上求先进,经济上求合理,组织上求科学。
  (7)设备信息管理。交流与反馈设备使用信息。
  (8)全效率管理。使设备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故障最少,生产最安全。
  2.设备管理措施
  (1)合理使用设备。设备使用注意点:①根据生产特点及工艺要求,配置各类型设备②保持设备精度 ③建立设备使用规章制度和责任制 ④加强现场管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⑤培训操作者
  (2)积极开展设备维修。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的措施,企业应综合采用以下七种维修法:计划预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计划保修,改善维修,预知维修和维修预防。
  (3)设备更新。供销社中小企业应在设备上不断进步,追求先进生产力,赢得设备竞争力。用技术上更先进,经济效益更显著的设备,代替技术陈旧落后,经济上不合算的设备。当设备的效能已衰退,技术陈旧落后,不宜继续使用时,就应当及时进行设备更新。
  (4)设备改造。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对原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改善技术性能,提高综合效益,补偿无形磨损。设备改造针对性强,适合生产需求,有良好的经济性,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人员素质,是中小企业提高设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约瑟夫G.蒙克斯著,任建标译。运营管理学习指南与习题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杜智勇,刘建利。生产与作业管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3.江雨蓉。生产部作业指导手册。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4.滕宝红。生产绩效管理解决方案。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5.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所属课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供销合作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优化设计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1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