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材料的语言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是建筑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形式、建筑质量和建筑造价,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面貌的变化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正确选择与表达建筑材料,是每一个建筑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材料 色彩 质感 表达原则
  
  一、建筑材料的概述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工程结构物的各种材料之总称,是建筑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而所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性能、经济性以及纹理、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功能、适用性、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和艺术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材料的运输、存放及使用方式和施工方法。
  
  二、建筑材料的色彩
  1、建筑材料的固有色
  建筑材料的固有色即材料本身的颜色。现代建筑表现中,对材料的自然属性的表达是表现重点之一。在设计中有效的利用材料的自身色彩可以对建筑信息的
  表达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2、建筑材料的环境色
  随着高反射性材料的广泛使用,在色彩表现上不再一味呈现建筑材料的物理色。玻璃等建筑材料往往能倒映周围环境色彩,把建筑融于环境之中。
  3、建筑材料的不变设计色
  建筑材料的设计色是指强调色彩的独立性、自由性,突出其渲染气氛、烘托建筑形态的作用。19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拉斯金认为“色彩总是由上帝安排成简单的或不成样子的形状,建筑上色彩的第一条重大原则就是让色彩看上去与形
  状无关。”在实践中,拉斯金建议将建筑材料的色彩限定于不规则的形体和部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点、限定于棋盘格和齿形饰。
  
  三、建筑材料的质感
  1、建筑材料的不透明性
  建筑材料的不透明性,顾名思义是材料本身的视觉不可穿透性。例如古典建
  筑的材料往往和结构材料相同,同时受到其他种种条件的限制,材料不可以用透明材料,即为不透明的建筑材料。
  2、建筑材料的半透明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筑师在充分表达了透明材料与透明材料(如玻璃)的物质视觉特性之后,转而注重表现那些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的半透明物质视觉特性。通过对玻璃表面的处理,如磨砂、丝网印刷、雕刻或用多层玻璃的重叠;在建筑材料的外部叠加、悬挂各种孔板或编织网;直接利用半透明的聚碳酸酯纤维板或薄膜作为建筑材料等,我们得到了介于不透明与透明之间的无数种半透明层次。
  3、建筑材料的透明性
  建筑材料的选择范围从结构中解放以后,透明性材料得以在建筑表皮上广泛应用,直接导致透明建筑或材料的出现。英国的水晶宫是玻璃在建筑上大规模使
  用的开始,同时也预见了透明建筑的未来。
  
  四、建筑材料表达时应遵循的原则
  1、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时,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材料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及其受到的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等,考虑材料所应具备的性能。设计者对建筑材料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使材料在建筑物上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
  2、熟悉建筑材料的加工、构造方法
  新材料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每种材料的背后都有着博大的技术系统,建筑师在学习材料的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每种材料的原理、生产过程等研究透彻,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材料的基本特性、适合的应用对象和范围、构造方式的基本原理等。在设计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与材料生产商、安装施工单位协调合作,创造出崭新的建筑形象。
  例如德国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他与格哈雷尔合作发展了专门的干挂空心陶土墙砖工艺系统,既达到了墙体节能的目的,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立面肌理效果,同时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工作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建筑精度。
  3、挖掘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力
  建筑材料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是指对材料质感的表达。材料的质感可以在视觉和触觉上同时反映出来,因此,质感给予人的美感中还包含了快感。建筑材料的质感主要体现在:粗糙和光滑、软与硬、冷与暖、光泽与透明度、弹性、肌理。同时,材料内部充满了张力,这种隐藏的内在张力,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任何材料都充满了灵性,任何材料都在静默中表达自己。
  当建筑的基本形式如平面、体块类似时,不同的建筑外表材料以及不同的材料构造方式同样能够给建筑带来脱胎换骨的形势变化。荷兰MVRDV设计组设计的荷兰海牙的一处居住项目通过运用聚酯类波形板、铝质压型板、木瓦板、陶土瓦、水泥板等不同材料覆盖在基本体块形式类同的建筑单元上,不同单元显示出各自强烈的视觉特征,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好的视觉分辨性。
  在许多国外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其不同的表面材料质感、特殊的纹理、特殊的构造甚至对传统材料及概念的颠覆性设计,建筑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十分深刻。例如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用他纤柔若丝般的混凝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神话。国家游泳馆采用四氟乙烯聚合物薄膜搭建了一个梦幻般的神奇空间。无论是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创造性利用,还是对新材料的勇敢尝试,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4、建筑材料的地域性
  材料的地域性是关系或影响到建筑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原料的供应是否充足,工匠技艺是否纯熟,材料是否适宜当地气候,是否与周遭环境融合――这些都是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建筑物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建筑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以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西塔里埃森为例,这一建筑是合理利用当地材料达到适用与艺术表现双重目标的典范。西塔里埃森的建筑方式很特别,先用当地的石块和水泥筑成厚重的矮墙和墩子,上面用木料和帆布遮盖。需要通风的时候,帆布板可以打开或移走。西塔里埃森的建造没有固定的规划设计,经常增添和改建。这所建筑的形象十分特别,粗厉的乱石墙、没有油饰的木料和白色的帆布板错综复杂地组织在一起,有的地方像石头堆砌的地堡,有的地方像临时搭设的帐篷。在内部,有些角落如洞天府地,有的地方开阔明亮,与沙漠荒野连通一气。
  5、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性
  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材料和能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大课题。许多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巨大,节约能源是与节约材料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建筑物使用期间,空调建筑、采暖建筑需要附加的使用能耗。为了节约能源,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费,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地采用绝热材料或考虑材料及构造的热工效能,是十分重要的。
  
  五、结语
  现代建筑形式的千变万化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持,充分认识建筑材料的表达语言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其它的建筑概念而言,建筑材料语言显得十分模糊不清。这里对材料语言的分析和把握主要是从材料的视觉属性上进行的,从建筑形态、色彩和质感角度对建筑材料语言进行总结和概括,进而了
  解它们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建筑师们在材料语言领域必然会创造出新的认识方法和理论,为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季翔,刘海波.建筑形态与构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
  [2]魏晓.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3]王筱倩,杨茂川.扬州职业大学学报[J]. 第十一卷第二期,2006(6).
  [4]孙超法.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J].华中建筑,第29卷2007(9).
  [5]李峰.建筑表皮材质与形体的互动分析[J].四川建筑研究,2004(9).
  [6] 王荟荟,张文韬.营造氛围――建筑表皮色彩探析城市设计[J].城市设计,200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4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