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更要带着他们深入文本,走进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具体方法有:提取信息,领会语言表达的独特性;比较阅读,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借力想象,感知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分享交流,洞见语言表达的思想性。
  关键词:语言表达提取信息比较阅读想象分享交流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观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更要带着他们深入文本,走进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体悟语言表达的精妙。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为例,阐释相关做法。
  一、提取信息,领会语言表达的独特性
  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具有不同语言表达风格的文本具有独特性,对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其获得审美体验大有益处。可以引导学生捕捉文本内容的关键点,关注上下文,准确提取信息,整体把握文本语言表达的独特性。
  【片段1】
  师同学们看过大海吗?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看到了蓝蓝的海面,听到了“哗哗”的海浪声。
  生蓝蓝的海里有珊瑚和鱼。
  师(出示大海图片)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海面或者是浅海的样子。今天,老师将带你们走向大海深处。(配合简笔画进行讲解)看,距离海平面1000米才是深海,大海的最深处有10000多米,能淹没世界最高峰。读读课题,这里面有一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今天要读与大海深处相关的文章。
  (学生读课题。)
  生“底”字告诉我们要去大海的深处。
  生“底”字最后一点告诉我们是最底下。
  师是的,所以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点要贴着地平线。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子了吗?
  生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生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生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生海底植物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是呀,“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前后照应,概括了全文,给我们留下了整体、深刻的印象。读读课文,你们有何发现?
  生课文第2至第5小节分别从声音、动物、植物、地形和矿产这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
  小学生读文章,容易提取其中零碎、分散的语言信息,不能很好地领会语言表达的独特之处和整体把握文本语言表达的基调。上述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唤起他们对大海的基本认知,自然而然地“走向大海深处”,然后,让学生围绕“底”字,边读边思考,梳理出相关的语句,进而提取出了每一段的中心句,由点及面,将大海深处的声音、动物、植物、地形、矿产等联结成一张网,发现了文章由细微走向宏大的表达特点,即其独特性。
  二、比较阅读,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性
  比较阅读,就是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素材放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在头脑中形成更为合理信息群的方法。比较阅读能使学生在前后关联的思考中,在“发现同与不同”的追问中,关注到语言表达的细节,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精准性,进而形成系统、全面的语言认知,获得更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
  【片段2】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猜动物的小游戏。老师出示图片,你们来抢答,注意不仅要说出这是什么动物,还得说出理由。
  (教师先后出示“海参”“乌贼”“章鱼”“贝类”的图片,学生猜测。)
  师(出示“深水鱼”和“梭子鱼”的图片)这两个海底动物,老师听到了不同的答案。再读读课文中相关的描写,想一想该如何区分。
  生我认为这是深水鱼。因为刚上课时老师说过,很深的海底漆黑一片,而课文中写:深水鱼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另外那个就是梭子鱼了。
  师你不仅会听还会读!那你们猜猜深水鱼为什么会发光?
  生它要给自己照亮道路。
  师对!除了为自己照路,它的光还可以作为鱼饵吸引猎物。大家再读读课文,比较比较,看看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都有哪些不同。
  生海参速度特别慢,梭子鱼速度特别快。
  师语言文字中有密码,读读想想,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它们一个快、一个慢的原因?
  生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师同学们用手模仿一下海参的爬行方式。
  (学生用手比画,伸一下,缩一下。)
  师这样爬行果然很慢。(出示梭子鱼的图)梭子鱼两头尖,阻力小,游动速度就快。
  师这说明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和它们的外形有很大关系。
  生我比较了乌贼、章鱼同其他海底动物的运动方式。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师读一读,演一演。
  (学生模仿乌贼喷水,倒退着前进。)
  师你读懂了文字,真会学。
  生大多数海底动物都直接前进,章鱼和乌贼却以退为进,的确很特别。
  师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自己不动靠别人,有的自己发光照亮前行的道路,还有的靠喷水前行……这与它们的外形以及生存环境都有关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上述教学中,教师紧扣“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借助看图猜动物的游戏,让学生比较海底各种动物的爬行方式。在细读比较、形意结合、想象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逐步洞察了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发现了作者聚焦动物细节描写的“密码”,领会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三、借力想象,感知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想象作为人在大脑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为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搭建了桥梁,也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调用各种文本资源,立足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使他们更亲近作者,更接近文本,并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中,感知到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片段3】
  师通过阅读,我们已经知道海底世界很美,并分别从声音、动物、植物、地形、矿产等层面描绘了这种美。在描写海底声音的时候,作者用到了一个词——窃窃私语,它的意思是——
  生说悄悄话。
  生小声说话。
  师好,我们一起读出“窃窃私语”的意思。老师读,你们来模仿。注意,小动物们可是在窃窃私语哦!
  (师生配合朗读。)
  师我们再来听听海底动物是如何“窃窃私语”的。(播放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音频)大家边听边想象,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没想到海底有这么多的声音,真是美妙。
  生就像一个大家族在开会,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太神奇了。
  生虽然不借助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听不见海底动物们的声音,但作者这样生动、细致地描写,就好像让我听见了一样。
  师描写海底动物们的声音时,课文中还有一个省略号,这就说明海底还有其他很多声音。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听到”的声音。
  生鼓鱼发出“咚咚”的声音,就像在敲打小鼓。
  生黑背鲲在交谈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秋风扫落叶。
  生沙丁鱼发出的“哗哗”声,就像波涛拍岸。
  生大海虾碰头交流时发出“咔嚓咔嚓”声,就像在打拍子,很有节奏。
  师你们听得很认真!是啊,海底世界美在奇异,美在多样。作者的描写让我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描述一下你们听到的声音。
  生下著小雨的春天很美,不经意间就能听到雨滴落在房顶的“滴答滴答”声,有时候还能听到“沙沙沙”的声音,和海底黑背鲲的声音有些接近。
  生我养了一只小猫,它又淘气又可爱,饿了、困了、高兴了、生气了,都会“喵喵”叫,感觉海底也有这种声音。
  生春天的风多,所以我们就经常能到“呼呼”声,感觉风像在生气,又像在睡大觉。海底的“呼呼”声就和风的声音一样。
  ……
  师海底的声音真是神奇多样!作者形象、生动、科学的描写,让我们见识了超越以往认知的海底世界,也让我们了解了描绘一个奇异场景的方法。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美,更是其魅力所在。
  上述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核心词“窃窃私语”说开去,让他们在阅读中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由此,原本静止、抽象的文字“活”了起来,海底世界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止到灵动,形成了一幅幅生动而立体的海底画卷。在阅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创造,学生不仅得到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更洞悉了文字的趣味性。
  四、分享交流,领会语言表达的思想性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多多参与分享交流,进行思维碰撞,持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进而逐步领会语言表达所蕴含的思想,也让自己的表达有思想。
  【片段4】
  师今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了大海深处,初步了解了大海的丰富、博大和深邃。你们从哪些句子读出了它的这些特点呢?
  生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是啊!大海就是这样丰富、博大和深邃。但课文介绍还仅仅是冰山一角。课前,老师听说我们班有不少海洋小专家,联系你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说一说你们还有哪些发现?
  生大海是一个宝库,自古以来,我们就享用着大海丰富的资源。
  生但是人类对大海的过度开发也让大海承受了很重的负担。
  生环境污染破坏了大海的生态。
  生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全世界海洋里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变得越来越少。
  生人类大量往水中倒垃圾,排废水,使得海洋不断被污染。
  生我看到过海洋学家的统计:全世界每秒钟有超过200公斤的塑料被倒入海洋。
  师是啊,大海是人类的朋友,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资源,但人类却对大海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式的攫取,成为大海不能承受之重。面临此境,我们该如何去保护大海?
  生我们要保护海滩环境,做到随时带走垃圾,并主动清理他人遗留的废弃物。
  生我们要在研究海洋的同时做好宣传小使者,号召人类不要过度采掘海洋资源。
  生除了禁止人们往海中投掷垃圾,还要采取各种方式保护水资源。
  ……
  师是啊!大海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理解大海,更要保护大海,与大海和谐共生。这也是《海底世界》这一课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推荐大家课外阅读《海底两万里》《小蛙人游大海》,更深入地了解不同作者对大海的关注,也写一写你自己对大海的理解。
  上述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分享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形成了对大海、对自然更深远的认识,体悟到了文本传递出的“大海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类应该全心全意地保护大海” 的思想。
  课堂是习得语言的重要渠道,也是积累语言、品味语言的主阵地。教师应当立足学情,吃透文本,引导学生在领会文本表达基调,明确文本表达细节,感知文本表达之美,领悟表达深度的过程中,练好发现语言妙趣的基本功,提升表达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