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所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对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个体,它的经营状况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密切相关,而由于内部控制不力所引发的问题有可能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COSO报告第一次提出“内部控制系统”的概念,并正式提出内部控制系统由五部分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控。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内部控制应该同样地具有这些内容,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第二条规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确保银行业务与法律、法规、监管要求、银行的政策和程序相符合;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确保披露的信息及时、真实、可靠;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全面、审慎、有效、独立。具体表现为:首先,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中,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其次,内部控制应当从防范风险、审慎经营出发,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再次,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最后,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这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内部控制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商业银行的良好运营。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的偏差
  许多金融机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项工作和业务规章的汇总,有了规章制度,金融机构就有了内部控制,而忽略了内部控制是一种机制。部分银行管理人员还未深刻认识内部控制的内涵,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高,认识也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某些银行高级管理层错误地认为内部控制是业务发展的矛盾体,发展内部控制可能妨碍业务的发展;二是他们不愿制定对执行内控工作人员的奖励提升,认为这会提高银行的经营成本。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产生经营管理者过分强调业绩或经营成果,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风险,造成滥用银行资产或隐瞒损失等负面影响。
  (二)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虽然各商业银行已基本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有关要求,设置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但某些方面的具体设置、分工不尽合理。部门间及部门内部岗位职责不清,岗位职责设定没有体现岗位监督的原则。由于岗位设置不合理,从而削弱了内部控制监管职能,不相容岗位未能实施有效分离,为营私舞弊创造了有利条件。缺少专门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部门负责,没有一个协调部门。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银行办理业务的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内控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一些新业务的发展,导致运作上带有盲目性。有些制度过于概括、简单和条文化,操作性不强,不能为业务提供实际的指导。在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上,激励机制扭曲,偏重抓规模、抓效益,过分强调“存款立行”,忽视了内部控制,导致逆向激励和道德风险问题,致使违规经营。
  (四)未形成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对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落后,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及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偏少,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多数银行信贷业务仅满足于决策环节的“审贷分离”,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监控手段,不能进行正确决策。对已识别风险不能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突出表现为监控手段、措施不适当,不能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反映董事会及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它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基本要求及框架,包括员工的正直、职业道德和进取心,企业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具体表现为:1.增强全员的内控意识,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2.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合理设置管理层部门和划分职权,界定银行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3.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归根到底是由人进行的控制,因此要强化内部控制理念,使所有工作人员都了解内控的重要性,熟悉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二)建立和完善银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商业银行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内控的前提条件,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风险评估:1.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有利于商业银行及时地识别和化解风险,有利于确保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2.加强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评估。要充分揭示风险,就要完善风险评估,一是要借鉴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在长期的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评级方法体系;二是要充分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的技术力量。
  (三)完善稽核审计体系,发挥其在内控中的作用
  在银行机构中进一步推动内部稽核体系的建设,提高稽核审计质量,制定审计规划,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内审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加强稽核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稽核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为有效内部稽核提供保证。积极推进业务流程整合,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督。发挥银行机构各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制定专业检查制度,加大专业检查力度。对内外部检查提出的意见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整改。
  (四)构建高效的信息系统
  构建高效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终的决策支持。同时使管理层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发现各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定位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二是信息来源应是多元化和多向式的,信息之间应具有关联性;三是信息的真实性应以规章的形式予以明确,对提供虚假信息者的责任进行界定与处置。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J].财会通讯,2008(6).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Z].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
  [3]赵勇,邹积亮.基于COSO报告构建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J].生产力研究,2009(4).
  [4]张小霞.现代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刘鹏飞.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途径[J].财务与会计,2009(11):42.
  [6]董惠良,王浪庆.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9(7):78-80.
  [7]宋良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505.htm